首页 > 都市言情 > 中国历代公主精选传 > 第三十四篇 升平公主——唐代宗李豫

第三十四篇 升平公主——唐代宗李豫(2/2)

目录
好书推荐: 新时代传奇 网游之神射手 梦归解放 火影之妖帝 终极真仙 狐落君床 墓途 超级模拟器 异界妖娆行 心灵眼

升平公主降生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天空风云变色,从此由盛而衰。升平公主的曾祖父唐玄宗外怠政务,内宠杨贵妃。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国事日非,朝政**。大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唐玄宗惊慌之中放弃京都长安,率领众皇族宗室逃亡蜀地,这其中也包括广平王府上下,升平公主还在襁褓,也跟随父母开始了长达三年多的颠簸生涯。途中,发生了马嵬坡之变,唐玄宗不得已下令杨贵妃自缢,杨贵妃一门被诛。这其中便牵连了升平公主的母亲广平王妃崔氏一家,崔氏由此郁郁寡欢。“及西京陷贼,母党皆诛,妃从王至灵武,恩顾渐薄,达京而薨”。马嵬坡之变后,唐玄宗大受打击。便与升平公主的祖父太子李亨于马嵬驿分道扬镳。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肃宗继位后,便图谋收复两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升平公主的父亲广平王一家也随肃宗到达灵武,升平公主应随父母左右。广平王被封天下兵马元帅,开始为收复两京筹划,这时影响升平公主人生的一个重要人物也开始崭露头角,此人便是日后升平公主的公公,令叛军闻风丧胆的大唐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的父亲祁国公郭敬之,历任绥州、渭州、桂州、寿州、泗州五州刺史。郭子仪相貌秀杰,武艺高强,公正忠勇。在此之前已被唐玄宗擢升为朔方节度使,奉命率兵东讨叛军。肃宗到达灵武后,下诏命郭子仪班师。八月,郭子仪与李光弼率领步兵骑兵5万人从河北来到灵武。这时,新的朝廷刚建立,军兵少而且弱。及郭子仪、李光弼全军来到皇帝的行在,军声遂振,兴复之势才形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依旧兼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军节度使。待广平王封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即为副帅,可以说,郭子仪对肃宗、代宗两代帝王有匡扶之功,郭子仪从此成为影响唐朝中期走向的重要人物。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升平公主的父亲广平王与公公郭子仪率军15万进攻长安,回纥派遣叶护太子率领4000骑兵帮助唐朝讨贼。从午时至酉时,斩贼首6万级。贼将张通儒放弃长安,逃到陕郡。次日,广平王*京师,城中老幼百万人,夹道欢呼,流着泪说:“没有想到今天又见到官军。”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宣告收复后,肃宗还京。对于年幼的升平公主而言,人生又一次面临转折,刚刚回到家中便要经历人生大喜大悲。广平王因居功甚高,被肃宗晋封为楚王,也就在全家庆幸尚能够平安重返长安之时,升平公主的母亲王妃崔氏不久郁郁而终。幼年丧母,升平公主和兄长的悲痛可想而知,此时广平王心情如何不得而知,但从代宗对待升平公主和昭靖太子的情意上,若说未有一点夫妻之情也有失常情。

升平公主的父亲代宗即位也堪称惊涛骇浪。广平王虽然晋封楚王,后又晋封皇太子,但却不是肃宗所愿。肃宗宠爱张皇后,先是听信张皇后等人诬谮冤杀了建宁王倓,又寻立自己儿子为皇太子。“自是太子忧惧,常恐后之构祸”。[6]宝应元年四月,肃宗大渐,张皇后与内官朱辉光等谋立越王系,矫诏召太子入侍疾。此阴谋被中官程元振、李辅国得知,二人在宫中截住太子,请太子在飞龙厩,诛杀张皇后一党。升平公主的爷爷肃宗在病中受到惊吓一命呜呼。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以立帝有功,尊为尚父,恃此骄横。不久,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历代皇室为大位之争,不顾人伦,血溅屏风已成为家常便饭。升平公主可叹生于帝王之家,便要时时刻刻目睹这般惨剧。

王姬肃雍降嫔郭门

唐代宗以雷利果决的手段处理好内外廷之后,朝局大稳基础上封雍王李适(代宗长子)为统兵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不久完全平定了长达七年三个月的安史之乱。由于忌惮战功赫赫的郭子仪功高震主,代宗此时以帝王权术对郭子仪采取了压制策略,郭子仪竟被派去做监修肃宗陵寝的山陵使。但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东有藩镇割据,西有吐蕃侵扰。吐蕃乘虚深入内地,大举攻唐,占领了陕西风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余州,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兵临长安城下,代宗惊慌之中逃亡陕州。这时他才明白时势易变,郭子仪对唐朝已不可或缺,面对大唐危局,权衡利弊之后他必须再次起用郭子仪,但怎么昭示他的恩泽呢?他思前想后目光最终定格在刚刚度过十一周岁的小升平身上。

自古以来,公主出降常常便伴随政治联姻,公主出降的家族多为权势显赫的功勋臣属之家。在此背景之下升平公主的出降也显得意义非凡,不仅成为代宗牵制郭子仪的筹码,也成为代宗重新起用郭子仪的信号。永泰元年七月甲午,《唐代宗本纪》记载“升平公主出降驸马都尉郭暧”,二人在长安光顺门行册礼,当时的礼仪应当非常隆重。父亲唐代宗望着女儿出嫁的车队五味杂陈,虽然政治联姻的意味浓烈,但代宗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尽可能为女儿择选到最好。首先,升平公主与驸马郭暧年纪相仿,郭暧仅仅年长升平公主一岁左右。比起那些许婚给年长一二十岁勋贵的公主要幸运的多。其次,郭暧文武双全,贤明多才。“时郭尚父少子暧尚代宗女升平公主,贤明有才思,尤喜诗人,而端等十人,多在暧之门下。每宴集赋诗,公主坐视帘中,诗之美者,赏百缣。”,有夫如此,女亦何求。其三,郭暧成为驸马都尉以后,唐代宗大加封赏,恩宠异常。“大历中,恩宠冠于戚里,岁时锡赉珍玩,不可胜纪。”,可以说,唐代宗作为父亲对升平公主是相当称职的,不仅为女儿选择了一个最好的人家,也为女儿选择了一个优秀的夫婿,尽到了一个父亲所能尽到的责任。至于用公主出降作为政治联姻的筹码,历代帝王哪个又能逃离得出此轮回,这一点对于唐代宗则无法苛求。

根据历代公主册封制度,一般规律帝女出嫁之时进行册礼,授予帝女正式的封号。公主的封号有时按照郡、国之名,有时又取美好吉祥之名。[8]例如襄城(郡)公主、高阳(郡)公主等就是以襄城、高阳郡为封号名,按照唐代制度,帝女一般受封为郡公主,同时也预示着公主的汤沐邑(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在此。而唐朝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则是取美好之意更多。那么关于升平公主的封号名,仅仅粗浅一观,也是气势不凡。如果按照取美好之意,那么升平公主的封号“升平”二字,本意太平。便寄托着唐代宗盼望天下回归升平之治的愿望。虽然说公主的封号和其受宠的程度之间没有必然因果联系,但若循此意,也足见升平公主在唐代宗心中的地位与众不同。如果是以升平郡为封,根据新旧两唐书,都无升平郡的郡名,升平郡见于后周,隋朝开皇初废此郡。因而,升平公主从郡国封可能性较低。

目录
新书推荐: 失控!死对头只想亲她 重走西游: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 钓系娇娇小美人在修罗场求生 弹幕通古代,我嘎嘎拆了十桩婚! 与白月光重逢后,禁欲大佬失控了 海水正蓝:股市改写人生 随军一夜怀三宝,我在八零躺贏 枕边婚色 我团宠小师妹,囂张点怎么了 锦帐春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