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重整四师(2/2)
赵媖点点头:“那亲王封号呢?”
……
安排完师部,还要安排三个旅部,由邱垚、赵丰、韩坚分别兼任旅校。让他们再往下安排旅部其他五官,还有各团五官。
当苏御亲王身份公开时,二王势力明朗,曹玉簪当然是康王势力,而苏御是贤王势力,韩坚第一时间选择投靠苏御,而不是曹玉簪。他还带着几百新兵一起过来。
回到第四师,苏御开始任命。
原第四师师五官、旅五官、团五官,外加各种名目首领,一共是一百七十名都尉以上军官,除了战死,大部分都被曹玉簪逮捕,并处决。毕竟第四师是谋反主力,不可能不做出一些惩罚。而仅剩下的这七名都尉,真可谓老弱病残。曹玉簪都懒得抓他们。
这些事都办完,已经是几天之后的事了。
师副将,是苏御重点培养的战将型人才,韩坚。
赵丰见到苏御,要叫叔叔,交谈得知,赵丰恨透了康王赵棣,咬牙切齿的恨。
当面也没说什么重要的话,即将离去时,张邯对那七个老卒好一阵安抚,说些诸如“我已经不行了,不能再照顾你们了,你们好好为殿下效力”之类的话。
除了军务,皇族内部还有一大堆事,诸如祭祖庙、改姓名、亲王封号、摄政王册封礼等等。
早年赵挺被陈太后派往安西都护府,是为了监视牧王,可那时候赵挺还很年轻,也没什么军旅经验,去到牧王面前,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他手下的兵,也是牧王的兵。而他这个中郎将,基本是被架空的状态。
亲王殿下坐在军帐,七名被免职的老卒跪见殿下,苏御摆手,示意他们起身。
但令人遗憾的是,十多年过去,这帮人还认识张将军,可张将军已经不认识他们了。但听着熟悉的口音,张将军还是很高兴。聊着聊着,张邯又把自己的儿子张之魁和义子霍子珍介绍给苏御认识。
苏御知道第四师来自安西都护府,他们能认识牧王并不奇怪。随后苏御与他们“闲聊”起来,了解一下第四师的历史。
苏御当然不是好心泛滥,要带他们去见见故人,而是想通过张邯之口了解一下这帮人。
监军一职是给贤王准备的,贤王家实在没有儿子可用,就把孙子赵丰安排过来。
一想到“上朝”两个字苏御就头大。在苏御看来上朝不光是要动脑子,还是个体力活。
“张邯?”苏御苦笑一声:“这位张将军还在承福坊,只是听说患有消渴症,恐怕命不长久了。你们想见见他吗?”
好多天没回家,有些怀念以前悠闲的生活。作为一名摄政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松自在。
苏御知道这两个人,早先听曹玉簪提到过他们。曹玉簪为了考试,在孟家偷题,就是靠这两个人。果然是两个精明的小伙子,颇有眼缘。
这些话到底有什么意义?
务实角度来说,没什么意义,但务虚却很有意义。无形中拉近这七名老将与苏御的关系,还把他们“赵挺旧部”的身份恢复成“安西总副张邯旧部”。而且让他们看到,本帅与张将军关系不错。这样再回头看张邯的那几句话,就有意义了。
当七名老卒看清殿下时,面露惊奇之色。
忙不完的工作等着自己,军务刚结束,又要去谋划税改,还要上朝。
听到“石敢当”这个名字,苏御差点笑出声来。石敢当本是沙陀族人,原名阿史那德兰。苏御问他为什么要给自己改这个名字,他说是牧王赐的。苏御觉得牧王那人也挺幽默。
“不知两位长老如何说?”
“还长老什么呢,贤王康王现在都不见面的,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还指望他们?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操心这事儿。”
“那就取御字好了。”
“御亲王?”赵媖摇摇头:“我看不妥,赵裕隆曾叫裕王,同音,而他作为乱臣贼子,已从族谱除名。太不吉利,你还是换一个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