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摄政王(2/2)
郡主坐在那里,等待苏御回答。而苏御却碎碎念叨着什么,似乎是在口述整理今天的工作计划,看起来很忙的样子。
后来苏御对曹玉簪提起军费的事,说那点钱还不够吃饭的。
以前看他们骂别人,苏御还觉得很爽,可现在轮到自己头上,就觉得很不舒服。那帮御史清一色都是科举出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一个个刚正不阿,又臭又硬,面对亲王殿下,他们也不是很给面子。
说查账就查账,逼得苏御还要弄些假账出来应付他们。正如曹玉簪所说,少弄点钱,倒是能糊弄过去,可是弄多了,就很麻烦。看来小寡妇以前可能吃过这方面的亏。
有些事就是心照不宣。
工部虽然在加班加点的修房子,可后宫是很特殊的地方,必须隔离起来一处一处修。工人不能到处乱窜,全天有羽林卫盯着。
苏御坐在月牙凳上,此时他面前不光有曹玉簪,还有一大群太监宫女。人一多起来,曹玉簪就有了人模样,稳稳当当,颇有太后风度。再也不担心她检查脖领。
曹玉簪倒在榻上嗑瓜子,突然想到什么,命人把张密给放出,可同时也把韩韦放出。
另外那帮御史是真的很讨厌。
这两个残疾人,一个瘸着腿,一个歪着膀子离开监牢。
玄甲第四师驻地在相州,可是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将原来第十师调去相州,而把第四师安排在了轩辕关。
最近苏御去户部的次数比较多,他利用职权,从户部直接拨款,说是改善道路。其实就是拿去增兵、买粮。在解决粮食问题之后,苏御就不是很着急了。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轩辕关倒是能收一些“过路费”,可九曲十八弯的轩辕关原本走的人就少,收那点钱还不够一个团吃饭的,更别指望改善武器装备。
苏御道:“户部呈送奏折,臣弟自然会认真阅读。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交给赵准。臣弟摄政,主要是为了税改。”
毕竟梁朝的铁太贵。
“你少来,你的屋子我去过,没见你收藏什么书籍。”
然后惊奇的一幕发生了,锦衣卫张司阍不但不用去守门,反而直接坐进了指挥使大人的屋里。他可是毫不客气,而且他的脾气是越来越暴躁,更不可思议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牢狱生活,他不但没消沉,反而练就一身神功。
苏御就等她这句话呢,起身告辞。
……
以前赵挺要往锦衣卫安排监军,可曹玉簪却说,锦衣卫不属军队序列,安排什么监军?于是就把这件事否决。可现在赵挺死了,曹玉簪竟安排一名监军进来。
这时门口一黑。
现在庚亲王府,是帝都之内最繁忙的衙门,每天都有几十号芝麻官进进出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皇帝龙袍,而是亲王绣龙补袍,其他亲王也是这样穿。
郡主捧着大肚子,在看小嬛给秦王殿下穿龙纹袍。
……
见他忙碌,郡主便没打扰。只是冷眼看着,苏御突然转身,匆匆与郡主贴了个脸,然后就走了。
赵准要管的事比苏御多得多,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事他都要管,但都是曹玉簪和苏御挑剩下的。不过赵准那个人倒是很不错,面对繁杂政务,他从无怨言,而且干得很认真,很起劲儿。
张密扭头一看,是新任锦衣卫监军,洪盾。
她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次安西郡王造反,锦衣卫在梅红衫的带领下,表现出军人才有的风范。故而,应该安排监军。
洪太监是纯粹的鹰派,他来到锦衣卫,那么锦衣卫就是他的。
满面白膏的洪盾冷笑一声:“第九境又如何?娘娘说了,以后锦衣卫是我的。娘娘还说,无论是谁,以后最多带一个卅队出去。要想再多带一人,必须经我同意。否则别怪咱家不客气!”
“黑鬼,我艹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