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张家八壮(2/2)
当地官府不敢管他们,就放任他们穿过城区。秦王命令诛邪克、石敢当去处理那帮散兵,而秦王已进潞城。
若是他们用工具清除脚印,也会留下痕迹。可斥候回报说,完全看不出造假的痕迹,而且再往前追了几十里,就到壶关,可壶关的人没见到张氏家族。
并不是说王妃如何高傲怠慢,而是她很忙。
河东道平叛大局已定,消息很快传到洛阳,许洛尘为此感到振奋,可许洛尘发现,这件事并未在社会上引起多大波澜。
其实孔婷也没什么权力,照比锦衣婢林婉都不如。可她到底是侧妃,有些场面上的事,她出面会显得正式一些。比如有贵族来办事,孔婷就会出面接待,但除了一些客套话,她基本不吭声,都是林副总在谈具体事宜。
会议刚结束,一名斥候跑了回来,报告说,在壶关附近的一道石壁上,发现一行用血写的字“张家八壮,誓杀赵御”。
大家都清楚唐贤社是唐氏门阀的口舌,如今要为秦王发声,就需要上级批准。而现在负责清化坊内部事务的长老正是唐灵儿。于是许洛尘就背着小包来到秦王府,请求采访秦王妃,并希望获得关于战争的一些资料。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洛阳百姓听到战争消息太多,已经有些麻木。又或者说他们对神策军充满信心。而这场并未波及到洛阳的战争,让他们感受不深。
后来听说许洛尘和欧阳镜的事,唐灵儿没见二位,只是把一些关于战争的文件让孔婷送给许洛尘,而欧阳镜的借款请求,被唐灵儿直接拒绝。
潞城经过一场鏖战,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原本堡垒般的城墙,被战火摧残得破败,有些城墙已经开裂,甚至倾斜,不知何时就会倒塌。士兵们在城头上打扫,清水一冲就变成红色,顺着阶梯流淌。
苏御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于是派最有经验的斥候带领一百人去找,可还是没能找到线索。
……
……
见社会反响不够强烈,许洛尘认为自己的好友没有受到应该有的重视。就连皇室口舌帝都文社也仅仅是轻描淡写的报导此事。这显然是许主笔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决定通过唐贤社大篇幅报道此事。
老将军呼延郃一共坚持二十八天,手底下还剩下二千七百多人。而这二千七百人里,绝大部分都是轻伤号。兵营了还躺着几百重伤号,不时有秘书郎送来死亡报告。此时城内城外一片烧焦的味道,到处都是*体火化后的白骨。
……能教育好的,把他们送去边关当奴役兵,而那些顽固分子,就不能仁慈了。
苏御感叹张之悌高明,现在只能继续派斥候在大山里寻找,别无他法。
说来也巧,欧阳镜也跑来秦王府,二人便一同请求觐见。
秦王在城里建碑,纪念战死的将士们。碑上刻满阵亡将士的名字,而排名第一位的自然是第十一师监军赵耕。说来他还是自己的堂侄,虽平时见面不多,可此时苏御心里还是有些难过。
秦王府男女二主经常不在家,那就需要有一位主持家事的人。
闻言许洛尘眉毛一挑:“你做生意还能赔钱?”
作为统帅,没有时间去悲痛。当诛邪克、石敢当将散兵一网打尽之后,苏御在潞城县衙开会。
斥候们沿着各条道路追下去,没发现两千人留下的任何痕迹。最后一次发现们的脚印,是在涉县以北十里,可过了那里,脚印突然消失,就好像他们集体飞走了。
许洛尘不以为意地道:“你休要在我面前哭穷,当我不知,你儿子在通济坊小街还有一座八角楼。前一阵生意不好,可最近听说小庆已扭转局势,把西市的客人又抢了回来。”
欧阳镜摆了摆手:“八角楼赚的钱,如何与我这次投资相提并论呢?”
许洛尘劝不动了,转而埋怨道:“那当初你是怎想的,竟如此不计后果?”
欧阳镜道:“我也不是不计后果。在我贷款建设大都会之前,已经把八角楼转到别人名下。这样一来,就算我倒了,八角楼依然能保留下来。保证他们娘几个还能好好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