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小刀片嘴(2/2)
苏御并没上楼,而是问老黄都听到什么。
刚走出秦王殿,向南望去,就见有小丫鬟们站在月门处探头缩脑。
冯瑜瞥了唐翠一眼,细声道:“呦,小麻雀不管用,又来了个绿鹦哥。怎的,鹦哥就厉害了,咱就非得听你的?”
冯瑜又道:“人家一个个都怀孕生子,咱这生不出来的去凑什么热闹?别再被人嫌弃,万一人家以后不生了,怪咱带去的霉运。”
唐翠叹了口气,不知说什么好。
冯瑜是王府美人,也就是侍妾。唐翠是郡主府小管家,是高级婢女。她二人,一个是主末,一个是奴头,地位大体相当。从小一起长大,唐翠来见冯瑜也不当主子看,见面就问一句:“冯瑜,你为何不去?”
秦王府
苏御起身,对诸幕僚说,自己回内宅休息,众幕僚也没当回事,只有白展童玉跟随秦王离开王殿。
办完案头工作,秦王正与几位老幕僚闲谈,这时林娟伏身耳语道:前面吵起来了。
来送消息的小丫鬟不敢多言,见美人不动,就去告诉小管家唐翠。唐翠觉得蹊跷,没直接报告秦王和王妃,而是亲自来后院找冯瑜。
唐翠无奈地摇了摇头,快步走远了。
当然不是。正应了那句话“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他就是一个倒霉蛋而已,这都是太后和秦王安排的结果。
“咦?王爷不是去看小公子了吗?”头扎“朝云近香髻”的俊俏小管家歪了一下头。
在苏御看来,冯瑜那张小嘴也确实刁钻了些,可大家并不讨厌她。因为她活得真实。而且她只与她自己使劲,从不去害别人。
这就是领导应该做的。而领导不懂得这些,总感觉自己亲自上就会有好结果,那他就错了,比如以前的张密。
秦王殿下背着手,一笑道:“是呀,看过了。”
辰时许,秦王、王妃、西门侧妃、孟侧妃、孔美人,集体去小西楼探望小乔和小公子。
就在苏御带着一家女人去看小乔和小公子时,樊公妃派樊侧妃带着大顺子小顺子来,先给秦王和王妃行礼,随后就说要处理一些家务事。
苏御来到小西院,已经有些迟到了,只见樊侧妃气鼓鼓带着人离开,而小西楼上传来小乔哭声。
冯瑜推开唐翠,又把头转到另一边:“哼,真是让大管家操心了。”
……
再能干,很难比张密更能干,他几乎每件事都亲自带队。可有一段时间,锦衣卫变得松散、拖沓、毫无斗志,缺乏执行力。
冯瑜难过起来,又把热水袋放到肚子上:“就咱这肚子是不争气的。郎中说咱宫寒,怕是生不出孩子了。前一阵唐秋的孩子放到我这里,那时秦王还说呢,要把这孩子当侄子养活,若我不能生,这孩子就是我儿子了。可没几天又被郡主派人给抱走,也不知送哪去了,就好像放咱手里能把孩子掐死似的。”
连怀孕的孔美人都去了,自然也会邀请冯美人一起去。可冯瑜却坐在小道观里,不动地方。
那时苏御兼任锦衣卫监察御史,给张密提建议,让他放权。当那些小队长能捞到好处时,再看锦衣卫,立刻精神焕发。张指一声令下,各小队冲锋般去办事。
唐翠站起身,气道:“爱去不去,若不去,我就说是你肚子疼好了。”
老黄挺兴奋,说国公府两个婆娘干起来了,先因为一箱宝贝吵,后因孩子吵。樊侧妃说,要把那箱宝贝带走,由樊公妃分配。小乔虽然心中不爽,但也答应了。而这时樊侧妃又要把孩子带走。小乔不肯,与樊侧妃争吵起来。
这件事还没吵出个结果,唐灵儿就不吭声。直到后来樊侧妃要把小乔和孩子带回国公府,唐灵儿说不允,樊侧妃才带着箱子离开。
苏御撵了撵手指,望向樊侧妃走远的方向,没说话。
老黄神秘兮兮地低声道:“这是国公爷家事,咱才不管。”
苏御苦笑,指了指老黄,背着手走了。
苏御当然不会正面去管,但总要把消息传到欧阳镜耳朵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