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摘面具(十一)(2/2)
秦王的队伍,再加上张云龙的第一师、赵丰的第七师、沙君丸的第十九师,一共是六万多人。这六万多人与曹圣、赵亚夫、曹玉簪所属两万多人在鹿桥驿对峙。
如果没有秦王在外面忙这些事,贤王岂能如此悠闲坐在后殿里。
由于赵棣战败,军队分崩离析,派系幕僚死走逃亡伤,所以康王派已不复存在。
我在想,若我不知这件事也就罢了,可我既然知道,又岂能坐视不管?否则我死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所以我才殚精竭虑要废掉赵策。为了这件事,我把自己儿子的性命都搭了进去。如果你能早点告诉我说赵崇是你的种,我又何必如此呢?
唉,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我不可能再推翻以前的说法,否则我无法向下面人交代。那就只能将计就计。不过你放心,我是不会杀你孙子的,只要曹圣他们乖乖交出兵权。”
贤王凝眉道:“你的胡子是怎么回事?我印象里,你的胡子很浓密,而且你的声音也不对。”
但在两派谈判的时候,决不能忽视三门阀的态度,所以贤王要求直接召开三方会议。就在城西十里驿,贤王、康王、秦王、张云龙、赵亚夫、唐恂、孟启、西门载沛聚到一起。
被曹玉簪断然拒绝。
赵棣知道,贤王是不可能把胡荣也撵出去的,于是道:“陈梅的第一个孩子是我的。”
……
随后见贤王使者进入曹圣军营,但由于谈判双方都提出对方不能接受的条件,所以很快就谈崩。但双方谈判代表都说,愿意重新拟定谈判条件。
贤王没逼他下跪,只是盯着他问:“你是老十七吗?”
秦王消灭余毒的办法不是杀戮,而是把庚王赵准送回原府。将刚刚挂上没几天的酒泉侯牌匾砸碎,又把庚王府牌匾挂上去,让赵准去安抚那些能主动弃暗投明的人。赵准欣然答应。
好似凉水浇头,赵棣突然坐到地上,他没回答贤王的问题,而是目光呆滞地看着担架上的张康。
老爷子见惯风雨,与门阀打了几十年交道,所言果然不差。当听说赵棣被砍死在斗彩擂台上时,两门阀首领立刻撤离。他们不参与赵氏内部的战争,但他们不能允许唐氏门阀培养的赵御登上皇位。
殿下非常忙,因为他要善后,稳定大局,祛除余毒。
与此同时,康王被逮捕的消息,已八百里加急扩散至郑州、相州、莫州、云州。贤王老爷子说,主动投诚者,既往不咎,并且保持原来官阶,只是在职务上会有所调动。
虽然不见,可门阀代表传话称:若你们选赵御当皇帝,就相当于撕毁《泰平之盟》,孟氏西门氏将发兵征讨。到那时,飞虎军、虎贲军三十万合兵一处,看你赵家如何抵挡。你们不要忘了,现在唐振远在安西,就算他长翅膀,也飞不回来!
赵棣神情没落地站在那里,头发蓬乱,王袍缺损。
赵棣指着周围的一群人,尤其当他见到胡荣时,怒视道:“你们是不是以为老十七已经死了?都以为我是假的!都以为那副骷髅骨架是我?哈哈哈,你们都被我骗啦!哈哈哈哈!当年我骗得过陈梅,当然也能骗得过你们!”
赵棣的第一句话,就让贤王一惊,可贤王没有打断赵棣,只听赵棣继续死气沉沉地说:
此时抛开郑州、相州、莫州、云州各部队,只说京畿之地。贤王手中兵力是曹圣的三倍,在谈判中占据优势。
贤王强调说,各部队能保持克制,不打仗,不损耗,这就是功劳,将封侯。
赵棣的脸变得扭曲,欲哭无泪,呛声抽噎。干哭了几声,叹气道:“三哥,有些话我不想让外人听到。”
这次我信了,所以我怀疑赵崇和赵策不是我们赵家的血脉。
听到问话声,赵棣突然大笑,笑得前仰后合,可突然又痛哭出声,声音怪异,好似掐着嗓子说话:“我不是老十七,谁是老十七?”
康王是被押过来的,赵亚夫是保皇派的谈判代表,这二人看起来情绪不高。
不知贤王想到什么,突然老泪纵横,抹了几把眼泪,叹声道:“其实睿王早就告诉我,陈梅的大儿子不是万隆帝的,但一开始我对睿王心存疑虑,我怀疑他是在骗我,因为他想让赵挺当皇帝。
说来说去,就是在讲感情,看来小寡妇是走投无路,彻底没辙了。
贤王派使者进军营见太后,说:希望太后进城,参与皇室与门阀的谈判。
八关战事平息,贤王在后殿与康王见面,这期间秦王殿下在干什么呢?
在其他两门阀看来,秦王就是半个唐氏门阀的人,而这次造反又是秦王引发的。观孟启和西门载沛两个老头子,仿佛带着杀父之仇来到谈判桌上,他们先后发言称,决不允许秦王登基皇位。如果不能答应这个前提条件,那就别谈了,咱们直接开干。
贤王说,你们两个老鳖犊子先别激动。
贤王左右权衡,最后道了一句:“我们这次行动,压根就没打算换皇帝,只是重新整合兵权。省得暗杀不断,活得担惊受怕。”
闻言,孟启、西门载沛大悦,高兴地说:愿意留下来,当和事佬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