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真正意义上的天才(2/2)
贺天昌才恍然大悟。
当时林灰还有点意外,这个林灰搞出的动静居然惊动了这些远在万里之外的人。
呃,林灰这成果的威能还真是不小。
按照麻省理工学院造访团队里面学者的说法。
林灰在自然语言处理以及神经网络学习方面展现出来的价值就像是夐远幽暗的莽原上出现的一束耀眼的光。
贺天昌觉得相比于麻省理工学院自然语言处理的这种没底线的说法,他用“天才”这个词汇来形容林灰反而克制了很多。
说起来也正是因为造访的麻省理工学院方面的团队在水木大学(这个中國最高学府之一)的场所当着来自全国各界很多计算机行业的同仁盛赞林灰,贺天昌才有把握能替林灰申报下来相应的扶持性政策。
换作是以往,一个刚满18周岁的年轻人研究成果不被打进青少年组或者大学生组就很不错了。
更别提什么社会上的扶持性政策或者说奖项之类的了。
而现在似乎是完全不用有这方面的担心了,涉及到林灰在南风app上取得的一切。
不要说是一些扶持性政策,就是斩获一些大奖也是有可能的。
但涉及到大奖什么的贺天昌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因此这事他并没有跟林灰讲。
回想起在水木参加的那几场学术会议,那些歪果人对林灰的评价可以说是极其之高。
贺天昌以前虽然是在美國留学的,一直读到博士毕业。
但他对美國人的观感并不是很好,无利不起早。
现在同样是这群人却不远万里来到中國为了一个linhui。
这也侧面说明了林灰搞出来的动静之大、价值之高。
如果诚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所陈述的那样,那么毫无疑问将意味着:
生成式摘要算法的诞生推动了神经网络学习方面往前迈了一大步。
而神经网络学习方面的研究已经原地踏步好久了。
至少最近几年神经网络学习方面的研究一直在原地踏步。
此外生成式摘要算法的诞生也意味着将向自然语言处理这个研究方向中注入了新的血液。
贺天昌有预感涉及的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学习方面的春天要来了。
这两者之后是什么呢?
似乎都和“机器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意识到这个之后,贺天昌突然觉得他似乎可以做些什么。
比如说率先在國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率先开设机器学习这方面的教学。
不止是选修,而是作为一门必修课。
仅仅只是新增一门课?仅此而已吗?
当然其背后的意义当然这并不仅仅是新增一门课那么简单。
既然开设一门新的课,总要有相应的老师来授课吧。
这就意味着网罗相应的人才。
而进行机器学习方面的授课又意味着培养相关的人才。
在这种情况下,國央大学很可能出现國内第一批机器学习方面的人才。
这就意味着先机。
尽管这种行为可能招致一定的非议。
但贺天昌觉得既然笃定了林灰能开创一个未来,那么这个投资就值得去做。
倘若失败,也不过是些损失些开支而已。
如果真的能成功,贺天昌觉得这可能是个将國央大学在國内大学更上一层楼或者说弯道超车的起始点。
虽然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具体走向不好说。
但贺天昌觉得失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林灰,此蛟龙也,非池中之物。
总之,未来不可限量那种。
不过这些具体如何去做贺天昌还要仔细筹谋一下。
当然,至于这些额外的想法贺天昌就没同林灰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