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意外捕获的信息(2/2)
在林灰看来,5g的真正价值在于赋能。
利用5g的赋能又是可以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物联网之类的东西赋予新的价值。
尽管5g前景广阔,但短时间内要迅速变现还得是人工智能。
而且利用5g变现对林灰来说也有不小的难度。
因为和人工智能不同。
像人工智能,林灰很清楚技术原理,并且长时间进行过相关的实践。
但5g什么的,客观的说,林灰并不是很擅长。
涉及到5g,林灰现在能依仗的似乎只有前世的13pm这么一个终端设备。
通过5g终端设备逆推出全部5g技术吗?
似乎有点天方夜谭。
至少对于林灰来说困难重重,很不现实。
但这仅仅是从林灰的视角来衡量。
拿到专家手中,不见得依然没有价值。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在剖析前世设备的硬件价值之前。
林灰需要将前世携带过来的软件层面的内容充分消化。)
不过好在林灰也无需担心什么?
__在基建方面从来就没输过。
哪怕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铺设也不会落后。
按照现在4g的铺设速度。
林灰估计到15年年中的时候4g用户完全能达到一个新的数量级。
全民级的应用也有了孕育的土壤。
而且,到时候移动互联的生态都要好很多。
只有当移动互联的生态变好即智能手机的外部环境变得安全之后。
手机病/毒对于普通用户的威胁才会从根本上杜绝。
但现在对于病/毒指望治本是不大可能的。
只能治标。
涉及到最近猖獗的手机病/毒?
林灰觉得,似乎可以申请些针对手机病/毒的专利。
虽然林灰本人并没有搞过这样的专利。
但林灰前世就职的公司肯定搞过类似的专利。
尽管前世林灰就职公司主营业务并不是移动安全这方面。
但一个互联网相关的公司安全部门不可能不进行安全方面技术攻关。
信息安全是互联网公司立身的根本。
很多互联网公司虽然没啥核心技术。
但安全方面多多少少也得进行一定的投入。
不然被坑得底裤都不剩。
哭都没地方哭去。
前世互联网公司在安全方面的投入
除了涉及到云端的各种防护之外。
移动端的安全防护也没落下。
毕竟前世國内的互联网普遍运营思路是:
——将用户从网页端向移动端引流。
这种情况下,怎能不重视移动端的安全防护。
涉及到移动端设备防病/毒应该也是有所兼顾的。
虽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做到国际顶尖水平吧。
但料想七八年之后哪怕只是普通水平的技术应付一下现在的猖獗的手机病/毒应该也是不成问题的。
在拥有前世公司企业级硬盘的情况下。
林灰相信翻找一下的话可能会有别的收获。
不过这个还有待一番查察,现在林灰也没有绝对把握。
虽然申报专利,但这次林灰并不是为了钱。
林灰是想利用技术做些积极的事情。
既然想做贡献,为什么还要做成专利这种很类似于技术壁垒的形式呢?
当然是为了防备一些不当人的企业。
做成专利不一定是收费。
林灰可以不求钱财,对专利无偿授权供给安全部门使用。
但不做成专利的形式的话:
你今天敢技术开源。
明天某些企业就能秒申请一些相似专利。
最可恶的是,剽窃者还会倒打一耙。
反过来控诉你专利侵权。
十分离谱。
但这就是人间真实。
在此时的互联网环境中,太天真是要吃大亏的。
林灰向来不啻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國内的同行的。
林灰终究不是初入社会的小白了。
先小人后君子,终归不是错事。
具体到针对手机病/毒的软件。
林灰在前世的企业级硬盘里翻找了好一会。
颇费了一番功夫林灰才找到了几个关于手机防病/毒方面的专利相关的一些材料。
呃,基于基站的手机病/毒检测方法……
从资料上看,虽然这种基于4g基站进行手机病/毒检测效果不错。
但是这个显然不适合现在的林灰。
要知道现在的4g基站才刚刚开始商用没多久。
很多不相干的人对4g基站应该知之不详才对。
林灰这么一个工作、学术中跟4g基站八竿子打不到的人要搞出一个基于基站进行病/毒检测的装置算怎么一回事呢。
总之,基于基站检测病/毒什么的显然不适合林灰。
至少不适合现在的林灰。
不过问题不大,林灰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他的检测手机病/毒的专利。
对于这个专利林灰姑且将其称之为scan移动设别病/毒检测专利。
正如其名字一样,该专利主要通过扫描来实现病/毒检测。
该专利是原理是用每一种病/毒体含有的特定字符串、二进制串或者是代码串,对手机文件进行检测扫描。
如果被检测文件匹配成功,就表明该文件代表或包含这类病/毒。
这种检测技术有点类似于生物里的分子探针。
但也仅仅是性质上些许类似而已。
这种安全措施想要发挥出积极作用的前提是有一个强大的病/毒库。
按照这种方法显然病/毒库里的病/毒越多,能发现的病/毒越多。
按理说这样的技术其实并不高明,甚至有点愚钝。
相比于一些病毒动态防御技术甚至是更高级的人工智能病毒动态防御来说。
这样的技术完全不够看。
即便是不和这些往后几年的先进反病毒技术相比。
即便是和一些现在主流互联网安全公司所采用的技术相对比。
这样的技术都称不上先进。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用病毒库检测病毒的技术是一种静态的病毒防御技术。
这就注定了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这是一项被动的技术。
其次,这种利用病/毒库检测病/毒的技术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开卷考试。
提前知道“书本上考试的内容”再去答题。
如果出现了“书本之外的内容”就很容易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