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慑寰宇,不用黑科技 > 第十八章 体会到鲁迅名言的正确性

第十八章 体会到鲁迅名言的正确性(2/2)

目录
好书推荐: 阴秘诡事 桃源悠闲生活,被外甥女直播曝光 国师绝不可能是卧底 苟在木叶的警备队员 我有一只缝合怪 布衣小书生 柯南之变装在酒厂 地球最后一名长生者 卦师门主只想摆摊 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

后世评论者只要嘴皮子一张,真正放到历史的实际情境里,能不急得尿裤子就不错了。

把那些后世辱骂崇祯的人,真的放到崇祯的这个位置上。

只怕明朝都熬不过己巳之变,两年就灭亡了。

一些人成天抨击崇祯刚愎自用,多疑残酷,任意杀换官员,这完全就是颠倒黑白。

实际上他们心目中的这种崇祯形象,本身就是明末黄道周,刘宗周这些迂腐儒者和他们的学生黄宗羲之流的浙东学派刻画出来的。

这些人推崇的君主理想,可能就是和建文帝一样,大施仁政,对文人言听计从。

但建文帝四年时间就完蛋了。

一些现代人,他们对崇祯的恶感成见大多来自于东林系文人的描写,尤其是参与明史修撰的以黄宗羲、万斯同师徒为代表的浙东学派。

但讽刺的是,他们又怪崇祯不像天启一样,任用魏忠贤这样的太监,镇压迂腐文官,镇压所谓代表江南腐败集团利益的东林系。

这些人不明白,即便崇祯和天启一样又如何,能解决长远问题么?

魏忠贤的名声在民间臭不可闻。连带天启的名声也早就都丑化成不堪了。

崇祯刚登基,民间已经出现了丑化魏忠贤和天启的戏剧和时事小说,这是偶然的么?

而且即便是魏忠贤,也根本没胆子对税收做实质性改革。

天启时期,明代的财政状况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改善。

很大程度是靠万历时期积攒下的内帑度过难关。

靠重用阉党,对抗东林,对解决明末的问题依旧是治标不治本。

表面上似乎大权在握,其实根本性的财政决策,仍旧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仍旧受民间舆论左右。

其实,朱由简作为一个现代来的穿越者,是认同君主的权力应该受更大程度的约束。

但他明白,这得分时候。

类似明末这种战乱、灾害频发的情况。

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加强君主的权力。

为什么明朝和后金的对抗,后金赢了。

不是什么明朝官员更腐败,或者皇帝更无能,这些胡扯。

答案很简单,就是明朝皇权萎缩。

后金比明朝更专□制更残酷。

就是这么简单。

光靠天启时期那样用阉党,支撑不了太长,而且也干不了实质性的大事。

就如张溥在五人墓碑记里描述的,光是姑苏一次抗议,就能打死两个锦衣卫使者,把巡抚打进厕所,把魏忠贤吓得不轻。

自己必须一步步来,真正从上至下建立一个军事化的体系。

自己手头必须拥有真正直接能听自己指挥,有战斗力,有威慑力的军队。

靠现在的锦衣卫就想直接来强力推行各种政策,那后果很不妙。

后世的人往往过度夸大锦衣卫的力量。

要知道明代历史上。

锦衣卫指挥使,都有在左顺门被群情激奋的文官活活打死。

就是离崇祯时代最近的天启时期,就有现成的例子。

锦衣卫缇骑被苏州市民群殴身亡。

这些苏州市民不过是被舆论煽动起来而已。

真要惹急了,锦衣卫还真未必能和文官系统掌握的力量对抗。

朱由简思来想去,整顿重组锦衣卫的事情刻不容缓。

必须借助真正有军事才能,有担当的人物来做。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