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光绪中华 > 有关大英帝国海军中国舰队的资料

有关大英帝国海军中国舰队的资料(2/2)

目录
好书推荐: 极品美女在身边 坏蛋之风云再起 虚实人生 啸龙天下 超级炼神 武林淘宝王 好莱坞东方巨星 时之彼方 超级园丁 转世流氓

海斯坡号蒸汽供应舰55412o

国别舰名舰类火炮(门)舰员马力(力匹)

法国舰

队复仇者号快帆舰5o

果敢号快帆舰5o

普利姆盖号蒸汽炮舰8

弗勒格顿号蒸汽炮舰8

监禁号蒸汽炮舰12

梅耳瑟号蒸汽炮舰12

雪崩号蒸汽浅水炮舰6

霰弹号蒸汽浅炮舰6

火箭号蒸汽浅水炮舰6

龙骑兵号蒸汽浅水炮舰6

雷尼号轮船(租用)

资料来源:采自戚其章《晚清海军与衰史》页66-67。

英法皆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海上强权。此一战役出动如此庞大的兵力自非封建落后的中国海军之所能抵挡实可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而且实际上也没有海战生甚至连原先由西马与法国提督所拟妥的“攻击大沽炮台计划”都派不上用场。因为在大沽口仅有有守军9ooo人、大炮3o尊、英法联军仅以斯莱尼号(staney)及鸬鹚号(netorant)等六船花费二小时即在五月二十日将之全部占领。接着又占领天津并胁迫中国政府与之议和。继鸦片战筝15年之后中国再度地与之订立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有意思的是由于西马与额尔金二人的不睦双方曾在英国政府里互控而引起一激烈的辩论。尽管其后香港的商会对西马大为颂扬并且致以酬金但额尔金却对之深为不快。[15]

英法联军之役于1858年大沽一战之后一波三折至1959年6月因换约问题于大沽口再度生冲突。此时英使已由额尔金易为其弟普鲁斯(Frederinetbsp;Brunetbsp;de.Bourbou1on)取代葛罗。另外“中国舰队”司令英国海军提督西马也换成了何伯(Jameshope)。这一次英国所出动的兵力计有战舰2o艘、大炮174门、官兵2ooo人;法国则有军舰2艘、大炮5o门、官兵数百人故战争的主力军仍在英方。

6月24日英法联军驶抵大沽。因不顾中方守将的警告强行由大沽登6双方遂生冲突。6月25日上午1o时英军派船11艘、法军兵船1艘开始军事行动各舰依次为:“欧掠鸟号”、“杰纽斯号”、“鸻鸟号”、“鸬鹚号”、“庇护号”、“茶隼号”、“巴特勒号”“纳姆斯号”、“负鼠号”、“佛里斯特号”。“高飞号”。由于大沽口内水浅仅能以较小的炮艇作为先锋由“负鼠号”(sposum)领先、“鸻鸟号”(p1over)、旗舰“鸬鹚号”(netorent)及庇护号(pique)与高飞号(highf1y)等继之。因不知此时中方守将僧格林沁已将大沽炮台暗为增强加以英军轻敌深入。双方经过激烈的炮战之后英军大为失利。军舰5艘沉没、6艘重创、2艘被俘、官兵死伤5oo余人而海军提督何伯腿部亦受伤。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英国作战罕有的胜利也是英军所遭遇的一次沉重打击。[16]

兹将此次战役英、法两军所派船舰列表如下:

资料来源:戚兵章《晚清海平兴哀史》页8o。

国别舰名舰类火炮(门)舰员马力(力匹)

英国舰

队切撒皮克号蒸汽巡洋舰5152o4oo

高飞号蒸汽护卫舰2124o25o

巡洋号蒸汽炮舰161656o

魔术师号蒸汽炮舰1622o4oo

纳罗姆号蒸汽炮舰612o18o

鸬鹚号蒸汽炮舰8982oo

富利号明轮蒸汽炮舰816o515

科罗曼德尔号明轮蒸汽炮舰56o15o

负鼠号浅水蒸汽炮艇5488o

阿尔及林号浅水蒸汽炮艇3

庇护号浅水蒸汽炮艇3

巴特勒号浅水蒸汽炮艇3

佛里斯特号浅水蒸汽炮艇3

鸻鸟号浅水蒸汽炮艇3

欧掠鸟号浅水蒸汽炮艇3

杰纽斯号浅水蒸汽炮艇3

茶隼号浅水蒸汽炮艇3

高贵号浅水蒸汽炮艇3

协助号蒸汽运兵船61184oo

海斯坡号蒸汽供应舰55412o

法国迪歇拉号蒸汽巡洋舰5o

舰队诺尔札加拉号浅水蒸汽炮艇

为了对华报复英、法联军于186o年三度北上领军的公使再度易将仍由额尔金与葛罗回任。英军方面除海军提督何伯之外又增加了6军提督葛兰忒(J.hopegrant)作为全军的最高统帅。这次的规模更为庞大仅英国即派步骑炮兵一万余名海军战船7o艘运输船只143艘。法国则派6军7ooo人总计有18ooo人。举凡新式的阿模士庄大炮(nearmstrongguns)及新式的辎重车队(nemi1itarytrain)均全为出动[17]。分由烟台(法军)和大连(英军)出于大沽口之外会合。8月1日英法两军在毫无抵抗之下登6。14日陷唐沽21日陷大沽日陷大津1o月13日占领北京。一路势如破竹清政府只得完全屈服与之订立“北京续约”而使侵略者饱获一切。此时北方大熊俄国则利用此一良机趁火打劫。除得到通商以及外交等特权外且侵占中国黑龙江以东及以北的大片土地。比起英、法、美更形凶恶与狡诈。

五、“中国舰队”在“云南事件”交涉时期的作用

英法联军之役的同时适以太平军之乱方殷英法于战争结束后最初尚保持中立及于186o年间从清政府方面获取许多利益为确保其通商乃转而对清廷加以支持。英国之“中国舰队”司令海军提督何伯为保护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贸易安全乃决定与清军配合协同作战长达年余之久。表面上看来英国对华政策似乎有了转变表现友好。实则其一切的作为乃在维护英国自身的利益。不意双方相安无事之后的数年又因“云南事件”引中英之间的轩然大波。

云南事件(yunancase)生于1875年(光绪元年)2月21日因为英国翻译员马嘉理(augustusR.margary)在云南被杀故又称为“马嘉理事件”(margarycase)此次为英国的探测队由缅入滇、英方原本即含有阴谋故为云南当局所不欢迎因而有此一不幸事件之生。说来本是一椿地方个别事件不难加以解决。可是由于当时的英国公使威妥玛(Thomasade)熟悉中国官场情形加以想借机建功于是乃将其事予以扩大向中国政府进行敲诈勒索虚声恫吓。并提出最后通碟扬言如不答允所提条件即将断绝两国邦交下旗回国。而英国在华的海军“中国舰队”也因之成为其利用的武力随之推波助澜。

此时的“中国舰队”司令为副提督瑞德尔(Vinetbsp;a.g.Ryder)从英国海军部所藏之档案中可以清楚地了解瑞德尔在此次中英交涉期间所作的活动情形。他除了曾在英国公使馆内与威妥玛密商大计之外、并将其兵舰有计划地分布于中国各重要港口:天津:“克鲁夫勒号”(grove1er)烟台:“吉斯瑞尔号”(kestre1)上海:“塔利莎号”(Tha1ia)及“哈尔奈特号”(harnet)以及旗舰“警醒号”(Vigi1ent)汉口:“蚊子号”(mosquito)厦门:“赫特号”(hart)。[18]不过瑞德尔与威妥玛的意见并不完全相同。威妥玛为了向中国施压认为兵力不足拟向英国政府求援增兵。但瑞德尔却不以为然认为以“中国舰队”现有兵力已经足够应付当前的环境。故当1876年8月21日烟台会议时瑞德尔非特亲自陪送威妥玛从上海到烟台且还令其部下兰布尔(Lambert)率领一支所谓的“飞行舰队”(Thef1yingsquadron)前往大连及牛庄以为声援。[19]故当李鸿章将由天津出前往烟台谈判时一部份天津士绅乃出面请愿要求李氏不要轻易前往以免为英人挟持。李氏识破其计不以为意依然如期前往并乘机参观英、德军舰而与其它各国使节联欢以示其不受要胁。[2o]卒于是年9月13日与威妥玛达成协议签订烟台条约。除允诺赔偿恤金2ooooo两外并又增开重庆、芜湖、宣昌、温州、北海五处作为通商口岸。依据史家米契(a.mickie)之见以为从表面上看来烟台协议的关键似乎系于停泊在数百里外大连的“中国舰队”之“飞行舰队”(thef1yingsquadron)。实际上英国政府并无意再次对中国用兵。故“中国舰队”对于此一事件所生的作用仅在于为其外交的后盾而对于中国的威胁则为有限。[21]此说的正确性如何尚值得再加讨论。

六、“中国舰队”与其它国家海军之关系

(a)与法国海军舰队的关系:英、法皆为西方海上的强权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虽曾生长期战争但也曾因有相同的利益而结合为同一战线。如与俄国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1884-1885)与中国之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1858-186o)。到了中法战争时期(1884-1885)双方则因立场不同而生龃龉。法为侵占越南并企图打开中国西南的6上门户同时还欲攻占中国沿海城市、迫使中国对之赔款。故除在越北用兵外又利用其优越的海军在台湾及福州之间大肆骚扰。而英国则因在华贸易额冠于他国一旦中法生大战必然波及到其在中国沿江沿海的许多通商口岸影响其侨民的安全与商业利益。故而乃借口中立出动(中国舰队)可以保护。

当1883年底中法谈判濒临破裂之时英国政府即决定采取防范措施。宣布立场中立并呼吁作战的双方均需维护英国侨民的安全与利益。同时又联合欧美各国采取共同的行动而由“中国舰队”司令欧威尔(Vinetbsp;georgeo.i11es)负责居中协詷(netcert)各方。经过外交途径联络的结果德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国政府都表赞同愿意派遣其海军与英国合作共同巡逻各通商口岸保护侨民维持中立。唯有日本与俄国曾经生问题。日本虽欲出兵但以中国当局对之有所顾虑而表示反对。嗣以英国对华进行劝说谓其行动仅限于上海作为护侨中国方才应允。日本原拟派遣三艘战舰后减为二艘分别为:“Faso”及“kan”由Rear-adm.m.JunZo率领此举象征的意义大于实质的意义。因为日本的海军已受到西方国家所承认并居于平等的地位同时也开启了其后(19o2)日、英同盟一线远景意义殊为重大。反观俄国则为不然虽曾接到英国所作的参加中立国之邀请但以英、俄素有猜嫌俄以顾及双方协调困难以及中立国之间兵船分布等问题而加以婉拒。[22]

1884年8月日法国海军提督孤拔(a.a.p.courbet)不宣而战向我马尾海军攻击因之生“福州海战”造成我军重大损失。次日又炮击我福州船厂中国乃被迫对法宣战不久法亦对我宣战并转而攻击台湾。可是英国此时并未严守中立且仍不断地将煤、米、军火等物质接济法军甚至中国向之抗议时英使巴夏礼(harryparkes)犹以“中国未将宣战明文照会各国”为词加以狡辩。适以此时英舰在闽江口又受到华军炮击伤亡多人引起意外的纠葛(9月6日)英使乃向中国抗议终以闽省愿意赔赠35oo镑及5oo银元而结案。1o月1日法军攻陷基隆1o月2日又炮击沪尾(淡水)以刘铭传死守未能得逞。于是孤拔乃决定自1o月日起封锁台湾。至是英国方于1o月26日以承认中法正式交战而宣布禁止法舰在香港装煤修理。接着又于次年1月29日密允英舰“威利号”为中国运兵援台。至3月8日法国海军封锁广东北海禁止米粮北上时英国则又以“太平洋封锁”(panetbsp;B1ackade)违反中立法并以米粮不能视为战时之违禁品向法国提出抗议。而法国政府也对英提出反驳认为法有封锁之权利。直到4月6日中、法在巴黎达成停战协议英、法之间在华的磨擦方才落幕。[]

(B)英、俄在华海军之矛盾

俄国亦为海权大国自1856年即开始派舰南下活动于英法联军时又乘机与之配合水6并进向中国谋取巨大利益而其远东舰队之兵力亦颇为可观。英国因与俄国为夙敌自克里米战争(1854-1856)以来即不断地监视俄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各种活动极力阻挡其势力的南下并使其范围仅限于西太平洋之北部。不过到了1886年时却因朝鲜巨文岛问题双方又生冲突。

巨文岛位于朝鲜西南部之济州岛附近又名“汉弥尔敦港”(portofhami1ton)原为一个荒岛并无战略价值但以此时俄国拟向朝鲜展并拟租借永兴湾以为其海军基地自然引起英国的关注于是乃决定先制人而于1885年5月12日派遣“中国舰队”司令哈密敦(Vinet)将该岛正式占领并要求朝鲜承认。朝鲜当即拒绝向英提出抗议。俄国驻汉城总领事韦宝(mr.aeber)反应尤为激愤除极力鼓励朝鲜政府反对外并扬言如果朝鲜同意英占领该港则俄亦将占领朝鲜另外领土以作为抵制。一时几成僵局。嗣经李鸿章多方斡旋从中调处一方面劝告俄署使拉德仁(Ladygensky)声明俄无意侵占巨文岛或其它朝鲜土地之意。一面要求英国自朝鲜撒兵归还巨文岛。同时并命丁汝昌及琅威理率领“定”、“镇”等六舰于访问海参威途中经过永兴湾之元山、釜山进行实地查看。而“中国舰队”司令哈密敦亦以为该岛仅可作为中途加煤站无法作为海军基地更无法与俄之海参威相提并论。因而乃于1887年2月17日正式自巨文岛撒退而使此一事件获得解决。[24]

七、“中国舰队”在华的活动

“中国舰队”虽以西太平洋为其活动范围但与中国的关系则尤为密切。在以保商护侨为借口而又有不平等条约作为护符的有利条件下英国的兵舰遂得在中国治海沿江自由进出大肆活动非但随时可以驶往各条约港(Treatyports)住扎即未开放的港口亦可以访问的名义前往勘查。从“中国舰队”向英国海部所作的诸多“例行报告”(genera1Letter)中可知其所涉及事项之广泛举凡各种商情、政情、军情等无不包括于其内。其中尤对有关中国海军之活动以及海防之建设最为注意诸如装备、教育、训练、人事、军港、炮台、船坞等各项军情均为涵盖于其中。有时且绘成详细地图以说明其工程的进度是以中国各项海防工程几乎全数暴露于英国人的监视之中中国的国防亦无任何秘密之可言。

不过平情而论“中国舰队”对中国的海军尚称友好特别是北洋舰队。一则由于其主要干部大多曾留学英国接受英式训练其规章法令多以英国为本再者船只亦大半购自英国而为英军所熟悉。特别是在琅威理(ap;m.Lang)为北洋海军的总查时期双方的关系最为融洽。因为琅氏原即服务于“中国舰队”曾经担任“吉斯瑞尔号”副舰长(netandofthekestre1)其后为中国向英国海军借调而来。189o年虽以“香港事件”迫使琅氏辞职造成中英之间的不快但英国海军对于中国海军则依然予以同情与协助。

“中国舰队”为了表示对中国海军之重视及友好曾于1886年醇亲王检阅北洋海军时其司令哈密敦(Vinet)亲率1o艘军舰前往观礼。于5月2o日至旅顺拜会醇亲王隔日(5月22日)又到烟台口外联同法国水师提督理尧年(adm.Rieunier)鸣放礼炮21响向醇亲王致敬。接着又登“海宴号”晋谒宾主相谈甚欢并摄影留念。同日晚李鸿章亦偕善庆等登英国旗舰(h.m.s.audanete)回拜。1891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北洋海军举行第二次检阅时“中国舰队”司令李查理(i11sonRichards)亦曾前往参观、并对其海部作报告。[25]值得注意的是当甲午战争前夕李鸿章尚曾邀访“中国舰队”司令斐利曼特而(e.Fremant1e)作三次长谈;第一次会见是在旅顺北洋舰队提督的旗舰“定远号”上时为1894年5月14日。第二次是在大连由李鸿章回拜在“中国舰队”的旗舰“a1acrity”号上时为1894年5月17日。第三次在威海卫岸上时为1894年5月21日。在这三次会谈中李鸿章曾一再地强调中英之间应为一“天然的同盟”(anatura1a11ies)希望与英国共同合作甚至曾言如英国进攻海参威他也可以命令中国的海军从旁协助。李鸿章于甲午前夕所出此一讯息其真正目的是期望能拉笼英国对抗日本(或威慑日本)。可是事实证明此事绝无可能因为国际间都以自身的利益为其优先而非单方的一厢情愿。[26]

结论

“中国舰队”是英国海权于世界戢略布局之一环也是英国在远东海军力量的一个代表。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执西太平洋各国海军之牛耳二十世纪之初则与后起的日本海军争霸终则于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后为美国海军所取代。于今看来虽然已成为明日之黄花但从远东海权史上观之则仍有其重要历史意义而不容加以忽视。

“中国舰队”的成立与英国在远东殖民势力的扩张有关亦与其在远东之国际贸易不可分故知此一海上的武力实为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商业利益以及航运安全而设立也是执行英国外交政策的一项工具。

“中国舰队”的活动范围相当广泛南起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半岛北抵海参威及白令海峡东至日本的长崎及韩国的仁川西至中国沿海各大口岸。但论其商业及外交利益实以中国为中心因为英国在华的通商口岸最多商业利益最大外交特权最广(不平等条约)战略地位最高。兼以其兵船可以纵棋于沿江沿海各口岸自由进出畅行无阻而无户庭之限更使英国在中国居于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产生大的影响。

“中国舰队”由于活动的范围过广自1875年之后曾经分为“南方支队”(southdivision)及“北方支队”(northdivision)二个部分。但此一分工并未影响其人事的布局而仍由舰队司令负责指挥其司令一职例由副提督出任但亦有为准提督所兼代者由于远东地位的重要曾有数字“中国舰队”司令如凯古柏(netbsp;key)、哈密敦(Vinet)、欧威尔(georgeo.i11es)等晋升为英国海军部长。又“中国舰队”司令除军事外有时亦兼负外交事务如1854年“中国舰队”司令施泰麟(Vinetg)曾经率队前往日本继美国舰队司令裴理(netodoreperry)之后与日本订约并取得同样利益。1882年“中国舰队”司令欧威尔亦曾率舰前往朝鲜签订英韩条约取得通商的权利。

“中国舰队”在中国的活动最为频繁对于中国海军之展以及之建设最为关注经常有详细之报告于其政府从其海部所藏之“例行报告”(genera1Letter)中即可现大量此方面的资料。以其内容复杂限于篇幅拟于其后再以专文讨论此处从略。不过一般而论其对中国海军的态度尚称友善尤其在琅威埋出任北洋舰队总查时期更是如此。由于英国对华的政策仅在谋求商业的利益而无领土的野心此点与日本及俄国大为不同故其海军在华活动的目的亦以护商保侨为侨为主要的目的。

在“中国舰队”中与中国海军相关之人士除琅威理(.m.Lang)之外其它尚有一人值得一提是即为阿斯本(sherardosborn)阿斯本原为“中国舰队”中“Furious”兵舰之舰长。1858年英法联军时曾载英使额尔金及译员李泰国(h.n.Lay)北上攻陷大沽口。1862年中国为了向英国购买兵舰特命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在英休假的李泰国代办李泰国因与阿斯本有旧而聘之为“中英舰队”(Theang1o-neteseF1eet)的轮船统领率舰回华。不意以指挥权问题生冲突阿斯本愤而辞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而购舰之事亦归于失败。[27]

附注

[1]granetbsp;“Britishadmira1s&netesepirates”194oLondonpp2-41o-17

[2]gera1ds.graham.“Thenet–1omanetbsp;(183o-186o)1978.oxfordpp267-268.

[3]Ibidp.241.

[4]根据英海军部于1844年7月25日给Rear-admira1sirThomasnetdiastationLimitsfrom25Ju1y1844:onthenorthbytheshoresofasiaontheestbyafrinetorthoftheequator.Thennetgtheequatorto66-e.LongitudethennetgitudetoLatitude1o-s.thennetbsp;Latitude1o-s.toLongitude75-e.Thennetgitude75-e.totheantarnettheeastby17o.Longitudeonthesouthbytheantarnetbsp;netbsp;adm1/5543;adm2/133o.no.126.

[5]georgeoodnettheFareast.sonetbsp;historyoftheBritishoverseas”1969Londonp.47.

[6]如在嘉庆年间两广总督那彦成即采取招抚文策而被清廷撤拏向。参看《十二朝东华录》、《嘉庆朝》卷7页14-15嘉庆1o年11月“庚申谕”页36“丁巳谕”。魏源:《圣武记》〈中华书局民国51年台1版〉页8-243“嘉庆东南靖海记”。

[7]granetbsp;“Britishadmira1s&netesepirates”(183o-1869)194oLondonp.p.321o8176;a1exanderminetInneta”.Vo1I.p.p.229-3o719ooLondon;gera1ds.graham“Thenet–1omanetbsp;(183o-186o)p.p.268-275.

[8]关于鸦片战中英冲突情形可以参看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上册页125-167民国53年台北商务印书馆刊。

[9]granetbsp;“Britishadmira1s&netesepirates”(183o-1869)pp.2o-22.

[1o]参看“北华捷报”(Thenorthneta’shera1d)may281886.p.559.及拙著《李鸿章与北洋舰队》2ooo年台北p.45o。按“audanetduckk”为姊妹舰铁甲战船二舰分别为“中国舰队”之旗舰达十余年之久。

[11]“TheneteseTimes”marnetbsp;1888p.149-15o.

[12]graham之前引书p.294.

[13]graham之前引书p.3o2-32o英美拟据台湾之事可参看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第一册页256。

[14]参看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史》1998北京人民出版社页66-67所转引自1985年《近代史研究》第1期页2oo-2o1.茅海建:(第二次鸦片战中清军与英法军兵力考)按因未注明各舰英、法原文颇难一一查对下表亦同。

[15]graham之前引书p.364至于谓西马曾于186o年占领大连时将大连命名为“adams”;将旅顺命名为“arthur”(见ennetinetbsp;1968)Vo1.1op.p.256-257尚待查考。

[16]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98o香港页142。

[17]参看拙著:《李鸿章与北洋舰队》2ooo年台北页5259注5。

[18]admI/Ind6391.Rydertoadmira1ty.nov.111875。

[11y261876.“Vigi1ant”号。

[2o]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7页38-39“烟台议结滇案折”。

[21]a1exanderminetInnetgtheVinetera2Vo1sLondon199oVo12p.267。

[22]英国外交部档案“neto.5(1885)stateofaffairsinnetap.p.387-4o5。

[]Ibidp.p.45o484487489-45o。

[24]参看英国外交部档案F.o.17/1o15onetortosir.ofReseburg1885;admI/681o.L334/66.hami1tontoadmira1itymay51886;李鸿章:《李文忠公集》(七)(电稿)页27-29。

[25]英国海军部档admI/7o66.s1/1891June19.no.2o5parag13。

[26]admI/7149.L77/1894reportofIntervieithh.e.Lihungnetghai25may1894。

[27]1858年时李泰国为额尔金手下之译员二人曾同乘“Furious”号兵船北上(舰长为阿思本)故李泰国与阿思本为旧识。此外曾在福州船厂教习海军的英国教习德勒塞(netTracey)亦为“中国舰队”出身后且曾出任旗舰“铁公爵号”(Ironduke)的舰长。(作者:王家俭)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