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手机站(2/2)
秦宛知道他是好意也不好与他解释太多便道:“知道了多谢你我们会小心的。”
文羽也道:“对啊咱们走吧。”
唐林无奈地摇摇头心知这几个人是听不进去了便举手对众船夫道:“好开船!”
“嘿!”随着一声雄浑响亮的应答站在船尾的船夫松开系在岸边的缆绳,用竹篙轻轻一点小船便悠悠离开了河岸。
神农溪两岸绝壁峭耸似刀削斧劈。江水如同利箭劈山流入最狭处两岸相距不到五米。船行峡中有若穿越幽巷重门。一座座高达数百米的峭壁劈面而来压迫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船行如飞在迂回曲折的水道中横冲直撞越过一个又一个的旋涡和礁石全靠“驾长”唐林手中的一橹一篙控制着方向。他若稍有闪失那么全船人都将葬身在这险溪之中。文羽望着他的背影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眼见得溪水汹涌奔流飞珠溅玉秦宛心中又勾起在阆水的可怕记忆不由得身子一软靠在文羽身边双眼紧闭双手紧紧抓着他的胳膊显然是惊惧到了极点。文羽拍拍她的头柔声道:“别怕我在这儿呢。”话音刚落他便觉得有什么东西靠在了自己身子的另一侧扭头一看阿瑶那张精致的小脸就出现在眼前。
阿瑶把头贴在文羽的左肩一笑又露出两颗小虎牙:“人家也害怕嘛借这边肩膀用用行不?”说着也不等文羽答应她就闭上眼一脸幸福地靠了上去。
文羽尴尬至极:一时间让也不是不让也不是只得像一尊石像般僵在那里。所幸秦宛一直闭着眼睛什么都没看见倒是白铘在一旁乐得不行。
行不多远突然从船底传来了奇怪的摩擦声接着船就停了下来。
秦宛疑惑地睁开双眼抬头想看个究竟。她刚一动文羽立刻就像触电似的扬起左臂将一脸陶醉的阿瑶一下弹开。白铘见状差点没笑出声来。秦宛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船停下来自然不知道在她身边生了什么。她抬头看了看皱眉问文羽:“怎么回事船怎么突然停了?”文羽此时是脸红心跳慌乱地摇头。
这时唐林回对他们一笑:“没关系这里浅滩很多鹅卵石已经摩擦到船身了。必须要我们下水去拉纤很快就好。”说着他朝众船夫一挥手率先跳入水中抓起纤绳顶端的套环套挂在右肩上。作为“驾长”他自然要做出表率。有三名船夫随即也拉起纤绳另两个则走到船尾双手抓紧船舷随时准备朝前推行。
待众人都准备好后唐林屈身抓紧套环用力一拉口中大喝起来:“一声的号子我一身的汗!一声的号子我一身的胆!三声号子又一滩我的连手,哟嗬也嗬哟嗬嗬……”这号子雄浑粗犷回肠荡气文羽四人被深深震慑。船夫们前呼后应力随声出一鼓作气便将船拉出了浅滩。
从这里开始“豌豆荚”接连遇上了好几个浅滩而且还差点撞上一块横在溪流中央的大礁石。张师傅果然没有说错倘若换了别的船他们根本别想活着走出这神农溪。
中午时分“豌豆荚”在水流较缓的一处停下唐林取出些干粮分给众人充饥。稍事休息后又再度出。
大约在急流险滩中又挣扎了两个多小时水面逐渐开始变得宽阔水流也相对平缓起来。很快众人便见到了那些一大早就出到神农溪来捕鱼的村民。唐林告诉文羽等人很快就要到神农架山谷口了。放眼望去前方千岩竞秀万壑争奇宛如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连绵不绝地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
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气温偏凉而且多雨海拔每上升百米季节就相差三四天。往往在一天之间就可能经历四季。“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便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
此时正值秋季神农架漫山遍野都被各种色彩所装点——一层淡黄、一层丹红、一层翠绿……密密匝匝宛若仙女织锦遥遥与天际相接。在山谷深处笼罩着缈缈淡红雾霭有如海市蜃楼一般变幻莫测气象万千。
“豌豆荚”在一弯浅水处停了下来。唐林向文羽四人表示船只能到此停住了。不过他和船夫们还可以陪文羽四人走一程。因为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什么时候到了神农架都必须去祭坛拜拜神农大神。
当听到唐林说神农祭坛有神农的雕像文羽不由得对这个大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看看这个万民拥戴的神仙是怎样的仙风道骨。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最终出现在他面前的雕像居然是牛头人身的怪物形象!
这个高达三米的巨型石雕傲然矗立在神农架谷口一个近十米高的梯形祭坛中央。祭坛用五色巨石堆砌上面隽刻着代表天和地的圆形和方形图案。祭坛上摆放着九鼎八簋之类的祭祀礼器和一些果蔬祭品。在祭坛两侧分别立着一根数米高的图腾柱柱子顶端都是一个牛头做修饰而柱身各自刻着一幅大型浮雕展示着神农在人间的丰功伟绩。
文羽望着那诡异的雕像嘴张得老大。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大神居然是如此可怕模样。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是妖怪。白铘和秦宛也是同样的惊讶。
只有阿瑶的反应迥然不同。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古怪的雕像嘴角抽*动了一下神情有些怪异。不过这一切转瞬即逝众人完全没有注意到这小小的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