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四面出击](2/2)
当罗亮达到沅江市这个县级市的的时候按照领导定的调子市委书记带领市委、市政府的一帮人在大楼下迎接他的到来这让罗亮感到很不安。接下来的工作自然好做了在当地住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就陪罗亮一行到了那个小洲子。汽车是没有办法进去停在了河的对面几个人乘一条小船过去的他们在大堤上走了五六公里基本上看到了这个小洲子的全貌:里面地势很平坦庄稼长势很高绿油油的一片。只是当地人很穷的样子不说身上的衣服就是他们住的房子都是陈旧而破烂很少看见一栋象样的一层以上的楼房。与他们从沅江市出沿途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
与罗亮准备建设研究中心的工作一样宋得海在福建那家大型机床厂正在与厂里的领导进行谈判。虽然宋得海是大家的老朋友政府也来文指示尽可能满足对方的要求但厂领导还是把昨天晚上几个厂领导商谈了一个通宵的条款拿了出来一条一条与宋得海进行讨价还价。
看到这帮朋友认真的样子宋得海也觉得很高兴毕竟做大事的人都喜欢认真的人。除了不同意对方的接受什么食堂、俱乐部等非产业性东西外基本上都同意对方开出的条件特别是人员接受方面让对方吃了一惊对方提出所有在职职工宋得海必须接受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人员。他们提出这一条是因为现在很多企业被人家收购后除了几个骨干外极大部分工人都被扫地出门了使大家对兼并和收购很反感。
而宋得海提出接受对方所有员工并且所有职工原来的工龄都算新企业的工龄同时保证向厂子弟学校立即注资三百万把拖欠老师的工资补上补足把教学楼老师办公楼修缮一新让人心惶惶的师资队伍稳定下来让学生有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宋得海表示公司兼并不能对学生有丝毫影响。这二条让所有的人高兴不已感觉到宋得海他们真的不象是来赚钱的而是来救难的。特别是子弟学校这几年因为工厂效益不好学校本来就低的老师工资还不能按时放到位使许多优秀老师另觅他处。
谈论完这些条款宋得海还给对方一个建议就是鼓励他们成立新的公司因为机床厂还有不小的传统业务这些业务并不是利润不高而是被整个企业的大摊子吃掉了显得不好而已。现在王学龙把这个厂买下来主要用于生产淡化设备也就没有精力来生产其他机床什么的了要丢掉也是很可惜。
几个领导听了宋得海的话都有点心动但也仅仅只是心动而已他们不知道宋得海的真实意图再说这么分离出来人员怎么分、工厂的债务怎么分、设备又从哪里来。最后商定还是由宋得海的公司出面在这里成立两家公司一家生产原来那些利润高的产品一家专门生产淡化设备相互独立反正这种国有老厂的厂区面积大从厂区里划出五分之一的面积给新生的工厂同时把生产淡化设备不要的设备都调过去一个全新的厂区就出现了。
忙完这些任命了两套工厂的班子后宋得海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广东揭阳与参与香港水厂建设的路桥公司那些人商讨建立多支施工队伍的事。因为这些人都是听宋得海的安排所以当宋得海把自己与王学龙、罗亮商议好的计划拿出来时大家都一致同意了:那就是成立一家归属于集团公司的项目建设公司下面又分为国内基建一公司负责集团公司内的工程建设。国内淡化项目建设二公司主要负责国内淡化水厂的建设海外淡化项目建设三公司主要负责海外淡化项目的建设。
由于路桥公司的人手不够宋得海只好先把三个分公司的组织框架建立起来了任命了各分公司的负责人要他们立即招兵买马充实自己的队伍。
几天来虽然很累但总算不辱使命队伍都有了一定的雏形。看到手下人都满意地在认真做事宋得海就带领国内基建一分公司的几个技术员赶往湖南为研究中心的基建项目进行设计。
//
谢延峰这几天已经在湛江成立了一个保安公司在部队长的协助下已经招收了几十名退伍军人还有一些人接到通知后往湛江汇集。说真的这些接到通知的人几乎高兴坏了从部队退役后自己一下失去了用武之地虽然自己空手可以对付几个人没有问题武器使用也没得说但地方上用不上这些。唯一专业对口的就是地方公安部门、保安部门但人多职位少往往还没有把自己的简历递上去对方就说人已经编了。
现在是部队的老长出面请自己帮忙当然是责无旁贷了而且里面开出的工资是地方保安公司的好几倍。许多人一接到通知就连夜动身担心去晚了长就不要自己了。
招兵好办只要工资待遇不低肯定有人来。请技术专家也不难毕竟有国安部门的帮忙可不两天前提出的申请今天就有几个人来报道了虽然大家都是秘密的以普通人的身份进来的但双方都是行家一看就知道对方的身份也就彼此心照不宣。
现在到位的有反窃听专家、审查专家、心理分析专家等等。他们一来就开始投入了工作在现场查看、审查工程设计图纸、调用职工档案等等。
但谢延峰还是感到了一些难处。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请各位读者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