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王国构思(2/2)
最后下令成都府库出一部分钱粮并军中征战缴获所得折算为钱粮牛马宰杀烹煮大饷士卒并将就益州豪族所征缴的土地良田逐一登册记录向按有功者名录颁良田后按益州人口之量分百姓。一时间益州之军民皆进开颜齐声欢庆不已。益州民心遂归李晟。
封赏已毕众人皆满是欢喜的散去。但庞统却心细的现李晟并没有跟随大家一起高兴。他看出自己这位主公的脸上还有淡淡的愁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觉得奇怪便迅的找到了李晟:主公究竟为何而心烦?
这个吧被庞统问到李晟略显得有些别扭总是有点欲言又止的模样。他在一边斟酌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开了口:士元我希望你能去荆州回替孔明来益。我知道眼下益州已经安定正是让你们享享清福的时候似乎不应该调动你们的但我认为益州更需要孔明。眼下正是制定建国方略的时候我并不希望在这件事情上出什么差错。所以尽管很难启齿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去荆州接替孔明的任务。
我明白了。庞统闻言微微的一愣随即又爽朗的笑了起来主公不说这事我还望了向主公替呢。呵呵主公也应该知道我的个性我这人是悠闲不下来的。若是去荆州可能还有些事情做可要留在益州嘛那可是糟糕得很了我对政事又不太熟继续让我留在这儿总觉得有些憋气。还是回荆州的好呢。他对李晟的建议并没有任何反感也不曾认为那是李晟在偏向孔明。因为他完全知道自己所擅长的究竟是什么。
呵呵谢谢你士元听庞统如此说李晟淡淡的一笑却是松了一口气下来:这件事情我过两天就会宣布。你这两天准备一下到时就跟随白衣的船返回荆州吧。
恩。庞统重重点了点头稍稍的思量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便向李晟建议到:主公我看是不是再让孔明来川的同时调一批荆州的官员来充实益州呢。刘璋治下法度宽松人浮于事的并不在少数我想这对我们今后立国不利。益州既然已经安定那么我们今后的展便是以益州为主在没有进一步取得关中之前这成都便是我们的府。若是这样的话我想今后中央的官员便绝不能以益州的派系为主。平衡对于一个君主来说是很重要的。
恩这是我忽略了。却是应该如此啊。李晟闻言了解的点了点头。取了益州之后尽管没有任何的说明也还不曾上尊号之类但李晟和他手下几个主要将军们的想法确实已经完成了从一个汉朝统治下的地方军阀往割据一方的国主治下的转变。李晟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样的转变究竟是好是坏。他只知道取得了益州之后的自己在许多方面都可以比原来在荆州、交州之时开放许多至少在拟定官员名号和设立政府组织结构上可以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可以放开手大干一场啊。哈哈我是不是可以消想一下把后世的某些制度给运用到这个时代来呢?就像我以前曾经所看的小说中的那样庞统离去了莫名得有了些兴奋的李晟不经意的想起了以前的事情想起了还在那个时代的种种。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自从来到这儿之后他一直都很忙忙于学习忙于生存忙于获得高位忙于扩张自己的势力除了记忆中有关三国的种种因为在自己不断的回想之下而变得明晰之外。对于其他的尤其是对于过去那个时代的生活滋味李晟却是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就连所谓的小说一词他也很少想起。
累但是很精彩!这就是李晟对这几年生活的感觉。
收回四散飘遥的思绪该做的事情李晟还是要做的。正如他自己所想的那样他必须在孔明到来之前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以后这个立足于益州、荆南交州之地的王国的行政制度了。
用什么制度好呢?李晟想着。他原来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加一个网络写手的身份而已到了这东汉之后又跟随司马徽、庞德公学了这么些年的经典至多也算是一个儒者的身份。这样的身份比起他所阅读的小说里的其他人或许还有不如但他自己却是十分庆幸自己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带着后世的思想去争霸天下。
这是真实的世界而不是像小说中你想怎样就怎样的虚妄。因此你所要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必须在深思熟虑之后进行你必须考虑各方面利益的对比。并在开拓的同时进行妥协进行引导。如果你不想引起大规模的叛乱的话那你就不能将一切都推翻从来。李晟暗自告诫自己脑中的想法慢慢的开始形成起来。
建立一个国家纫妨⒌谋闶撬闹贫取烤故怯镁髦苹故敲裰髦疲吭谡庖桓鑫侍馍希铌墒呛廖薇a舻难窳司髦啤c挥斜鸬奈侍猓本妥罨镜囊坏闼故敲靼椎模蔷褪恰爸贫缺匦胗肷嗥鹾稀!币院撼缃竦乃侥苡妹裰髦疲芨闶裁匆榛嶂嗟亩髀穑磕羌蛑笔浅短浮:撼缃竦亩潦槿嘶旧隙际浅錾碛谑兰业刂饕幻牛淙黄渲胁环嫘奈耍嗟娜艘谰墒俏搜矍暗囊荒度值兀怂歉髯缘睦嫒テ床摹H绻阉矫裰饕胗谄渲校亲詈罂赡芑岢鱿值木褪钦庑┮悦裰髦懈罹葜盗恕1暇拐庑┤嗽诟髯缘南缋锒加涤泻艽蟮氖屏鞘蔷辉敢庾约旱氖屏槐鹑怂址傅模绕涫窃诖蠹叶计狡阶那榭鱿隆?BR>
必须把舵用力束缚起来让它往一个方向走。李晟如此想着映入他脑海之中供他选择的自然就只有君主制了:这是一种用强权来捍卫的制度一旦确立。那身为上位者的主君自然必须担当更多的责任。这是李晟想要也必须要接受的事情也是最为让他手下的臣子们认可的。
对于他们来说所以要追随李晟其或多或少都是为了能够在李晟这个主公之下确立属于自己的功业。深受所谓君臣纲常教育出来的他们先抱有的就是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在这样的想法驱使之下即使你明白这告诉他们已经可以自主了他们也决计不会答应的。因为这是违反了他们的认知违反了这个天下的规矩。
既然选择君主制那么摆在李晟面前的就有三个选项:独裁君主制官僚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依旧是没有任何疑惑的李晟迅的选择了官僚君主制。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眼下唯一的抉择:做一个独裁者是不错。一呼而百应一令而万人亡确实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这样没有任何约束的权利是十分危险也十分累人的。独裁就以为这独夫所有人都是你奴隶这样做下去也实在太无聊了。pass!李晟这样想着重重的摇了摇头随即又想起了所谓的君主立宪制。这也是李晟所不愿意做的:假君主真民主!这便是李晟对这君主立宪的评价。虽然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的国家在自己所能够控制的时候最好在慢慢的岁月中过渡到这个君主立宪的制度之下但他依旧明白自己眼下却是不能选择这个制度的:君主的权威需要保障。在眼下我需要的是忠心为自己办事的臣子而不是和我唱反调的贵族。因此我只能选择官僚君主制让大臣与我共治天下。当然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某些君主立宪制中能够借用的法令还是可以借用的。这便是李晟最后的想法。
就李晟所知道的而言世上将官僚君主制展的最好的就是中国人从秦朝开始一直到一千七百年后的清朝中国的制度始终不变的是所谓的官僚君主制即所谓皇帝与大臣共治天下的局面。
既然官僚君主制在中国有这么长的生命力而汉朝本身也是官僚君主制的政体那么李晟选择官僚君主制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麻烦。眼下他所做的似乎就是确定在官僚君主制之下的官员组织制度。
想要确定更加完善的制度似乎应该尽量的往后的年代去追寻而不应该往前看。虽然李晟自己也很看重秦代的重法并已经确定自己今后所建立的国家也是要以法为主但在政府组织机构上李晟和以前所读过的那些小说中的主角一样都打算运用后代显得更为成熟的三省六部制确切的说是对三省六部制进行改良的制度。
当然在使用这样的制度之前有几点是需要确立的。先就是军政分离制度。李晟打算把武将系统和文官系统分开把军队的军政系统和军令系统分开。武将的作战指挥完全归军政系统管理文官不得插手于期间。而武将升迁这样的人事以及军队的武装军队粮草的布置等后勤事宜则有文官领导的军政系统负责。当然为了防止出现什么麻烦的事情李晟也规定了军令系统里的文官也必须是在军队相关部门任职一段时间之后方可。
军令系统就叫参谋省军政系统就叫参军省吧。李晟如此想道:到时候在参谋省下设立6军、海军、国防三部在参军省下设立后勤、装备、宪兵三部这里便是军队的两省六部了。他随手从身边的案几上取过一张白纸刷刷的在上头把这些东西都记录下来:军队大体框架便是如此那政务方面呢?他努力的回忆其他所知的三省六部制的有关内容。
所谓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职责算是十分明确了。而六部则是根据现有的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改进而来被称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是附于尚书省之下的。
李晟并不打算向明清的那些皇帝一样把三省废除而让六部自己对自己负责。因为他觉得如果把三省给废止的话那三省的很多职责都必须由自己一人来担待。这姑且不论自己究竟能不能胜任呢只要想想这些事情都一股脑儿的往自己头上堆那也是足够烦人。
因此李晟所想的对三省六部制尽行修改便是在将三省六部归于一个组织名下曰:政事堂。在政事堂之下设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其职责也与历史上三省的职责差不多但也略有些小变化:将中书省扩编直接招收尚书省门下的精炼官员入主以为内阁利用这些这些人为君主出谋划策;门下省依旧负责政令的复审但在审议政令之可行性的同时还需要对政令的花费进行评估并于每一年设定当年的各项预算;尚书省则是作为政令的具体执行部门其下所属子部较历史上有所区别分为:吏部、民部、商部、农部、工部、兵部、学部、外事部和警部这八个部门。其中吏部掌管官员任命人事调动之责;民部负责户口统计行政区域税收的厘定规划;商部自然就负责全国的商事;农部掌理农田水利的建设粮食的征收等与农业有关的事情;工部则征管全国工匠的登记并负责全国作坊的建设技术的钻研等等兵部负责新兵的征召和老兵的安置等问题学部掌理全国的教育并在以后制定科考的险关事宜;外事部负责与其他势力的交往民族关系的调整等事务;而警部则负责全国治安的管理囚犯的缉捕等。
哈三省六部给我改成三省八部。虽然这样一来人员是增加许多但很多事情也变得更加细致化自然也更容易不让人去人浮于事了。李晟想着手中却写个不停。他是一边想一边写同时也是在一边写一边想:独立了军队、独立了行政接下来应该就是要独立监察和立法了。立法的部门就叫禁中省吧负责全国法律的制定;而监察的部门则不应该改变他的名称则称为御史台。恩就把这白衣归于御史台之下并增加风闻、都言两部好了。这样由风闻负责国内民生的调查都言负责官吏行为的监察白衣则用来对付国外的一些事情。
想了许多李晟到此总算是告一段落了他看着自己写下的这些仔细的回想了一下不禁又有些苦恼:这一套制度可是把三省六部改得有点不曾模样了。或许以后不会再有三省六部这个称呼而应该说是六省一台十四部了。真是够复杂的了。我还真想不出这以后的官员级别怎么厘定呢。想着李晟头痛的拍了拍脑袋最终放弃下来:算了先把这个留着吧。等孔明来了以后再说。他站起身子用力的扭动了下自己那因为僵坐了许久而有些直呆身子这才现屋外已是一片的昏暗:原来已是晚上了啊。呵我在不知不觉中居然独坐了一个下午。
想到这里李晟觉得自己的肚子有些饿了。他正待唤人上前给自己准备一些晚餐呢。突然听闻下人来报:主公二位主母已是准备好了夜宴正等着主公您呢
哦?两位都在等我?李晟眼睛一亮似乎看到了自己今晚的光明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