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雀鼠谷(2/2)
“射!”
待要冲进敌阵之时李家父子所率的骑兵小队纷纷从身上取下长弓朝着乱成一团的敌人搭箭射去箭雨过处敌军无不应声而倒。
这支骑兵小队不是官兵的精锐部队里常见的重甲骑兵而是李家父子在与突厥征战的过程中借鉴突厥的轻骑兵建成的一支精骑所用的战法大多来自于突厥骑兵。虽然在正面冲阵中他们比不上重甲骑兵然而在机动性上灵活性上却不知强了多少有了这个特点李世民常常以其机动性来寻找战机不停地迂回转移寻找敌军的薄弱点找对位置就猛然起进攻切割敌阵将其击溃。
甄翟儿部没有料到会受到官兵的逆袭措不及防之下慌乱逃窜士气尽丧甄翟儿虽然努力收拢余部想要整装待战无奈军心全无溃败已无可避免。
这时一直埋伏在辎重营后面的精锐官兵也掩杀了上来再加上被李家父子的骑兵冲垮了阵型甄翟儿的士卒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向后奔逃四下乱窜。
“杀!”
李世民挥舞战刀将一个敌军的头颅砍下他的喊声铿锵有力所率的那几百骑在乱军中上下冲杀阵型也不曾有丝毫的散乱他们像一股铁流围绕着溃兵不停冲杀。
一个个盲目奔逃的敌军纷纷被后面追上来的官兵砍去了脑袋斩断了手臂被长矛刺穿被马蹄践踏哭喊声震天他们不停地向前奔跑丢弃了战甲丢弃了武器一心想要逃离这个地狱一般的战场骑在马上的骑兵在奔跑的途中就算把本方的士兵撞倒了也不停步有的甚至挥刀砍杀前方阻路的溃兵一切都是为了活命。
看见无法逃脱大批大批的士卒纷纷扔下刀剑举起双手投降。
“不要杀俘大家跟我继续追!”
李世民高声喊道战马跃上土坡轻骑们跟在他的身后继续向前冲去。
甄翟儿的残部并没有跑远他们躲进了雀鼠谷的后营那里有着士卒们的家属队伍里男女老幼数万人牵着牲畜驮着包裹带着锅碗甄翟儿所谓的十万大军就包括这些人在内。
以劫掠为生的变民军就是这样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没有严厉的军纪他们聚在一起走州窜县一路上如同蝗虫过境吃光了一州的粮食又去吃另一州的庄稼。不仅吃大户就连一般的平民也不放过平民没有了生路只好带着家眷随着他们向别的地方迁移军队就像裹雪球一样越聚越多然而战斗力却没有根本性的提高。
就像甄翟儿他所倚仗的也只能是靠马贼为班底的那数千名骑兵那支队伍溃败全军也就失去抵抗力了。
半年前李渊去绛郡剿灭盗贼敬陀他听从了李世民的意见采取了镇压和招抚相结合的政策那些盗贼都是农家出身得知后纷纷返乡投降李渊不仅借此收编了一万来人的精壮作为士兵并且得到了仁慈的好名声。
所以当李渊父子率军赶到后营的时候这些人选择了投降或许在仁慈的唐国公的旗下大家能够活下去不再饿肚子吧?既然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投降也就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了!
雀鼠谷一役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得到的利益最为巨大甄翟儿部的许多健儿被他选入了军中其余的流民则被迁移到晋阳附近安置他们垦荒过活这些人只要能够得到活命的机会就算缴纳赋税被征徭役也不是不能承受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四处流浪的日子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这一仗在瓦岗军紧逼洛阳的讯息掩盖下并没有得到天下群雄的多少重视然而还是有几个人非常关注这个消息。
几天后雀鼠谷甄翟儿战败不知所踪的消息传到了魏刀儿耳边愤怒之下他亲自挥刀砍下了几个被抓来的朝廷官员的脑袋闻到熟悉的血腥味后心中的暴虐才稍稍有所减缓然而这个时候他得到了自己的义子魏晨的死讯。
从逃回来的士兵口中他得知魏晨是死于官兵的伏击之下并且那些官兵就像事先早就得知魏晨要从那里经过一般这件事情让他对宇文世家有了猜疑。
当宇文世家的使者来访问他为何不派人到平原商议结盟事宜时他以为是宇文家的人在故意装蒜一怒之下将其赶出府去。
不过很快他的心思就没有放在这上面了漫天王王须拔在进攻涿郡时死于流矢之下王须拔一死内部出现了重大震荡魏刀儿把心思全部放在了整合内部上面他拉拢了一批人杀了一批人最后在其结拜兄弟宋金刚的帮助下当上了大统领不过这已经是好几个月后的事情了在此期间魏刀儿与宇文家的结盟已然不了了之。
一月中的时候平原的高畅得知了雀鼠谷的具体战况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半天之后才走出房门。
李唐!
在以前的某个人生里他记得隋之后就是唐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有唐一代四夷皆服万邦来拜李世民乃是异族口中的天可汗在这个民族的历史上是一个伟大而英明的统治者。
如果自己没有出现在这个时代历史应该如此展然而当自己转生在这个叫高畅的年轻将军身上时历史已经有了改变它的大的走向会是什么?会沿着原来的轨迹展?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前进?
李世民!
在这一世里他或许会是自己宿命的对手吧?既然这个最强大的敌人已经露头了自己也该加快步伐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