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李渊的行动(1/2)
代替胡天龙担任大军的统领在士卒们中间并没有波澜胡天龙本就是窦建德的亲兵队长重新回到窦建德身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苏定方由于他在斗将时的出色表现在底层士卒们中间是个大大的英雄那些中级将领们也知道窦建德非常看中苏定方特地将他从高雅贤那里要来因此苏定方突然荣登高位并没有令将士们觉得诧异。
苏定方自从十五岁跟着自己的父亲起兵作战对统领几千人的大军并不陌生一系列的措施之后很快就安定了军心。
一部分伪装为窦建德亲卫的高畅的人到了各个营中担任中下级将官其中有一部分是擅长鼓动宣传的神官在那些神官的努力下他们很快就赢得了军心。
说到高畅军的神官和一般意义的狂信徒并大一样并非类似于黄巾军一般的组织也不是后世的白莲弥勒等邪教他们更相当于后世某些政党内的政治宣传人员所作所为也和那些政工干部差不多只不过说辞不一样而已仍然是鼓动和宣传。
在他们口中所谓的神君跟后世某些党派中吹嘘的至高无上的领导者差不多一句话同样是个人崇拜核心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表面的说法喊的口号不一样罢了!
那些党派信徒们喊地是某某某万岁!高畅军的神官喊的是神君无敌!相同的只是。在喊这些口号向敌军冲锋的时候他们同样是悍不畏死的就算是战死在沙场眼睛依然大睁着闪耀着狂热漏*点的光芒。
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不管外壳有多大的改变核心地东西始终是不变的信仰这东西。只是少数聪明人奴役大多数蠢人的方法而已!
苏定方担任大军统领之后将被俘获的五六千降兵打散分在了各个营中表面上是禁止降兵之间互相联系以防生变所以下令各营的士卒不得擅自出外和别营的士卒联系。其实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防止某些士卒看出了什么不对然后暗地里串联在背后做什么手脚。
限制各营之间生联系之后就算有些聪明人现了不对独木难支也不敢轻举妄动。
神官们也就是高畅地政治宣传员们混入了降兵之中。利用各种小故事以及各种小手段。激那些士卒对朝廷无道的愤恨。
这些士卒绝大多数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夫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真正有权有势的家伙们是不会来当兵的朝廷的征兵制度征不到他们头上去。
这些贫民子弟们位于社会的最底层谁没有一两件伤心的往事不幸的事情总是相似地听闻了神官们的讲述地那些悲惨黑暗的故事莫不感同身受非常轻易就被鼓动了起来就算有一部分人觉得不对。在狂热地浪潮之下也不敢提出什么不同的意见。
在这些神官们的帮助下。苏定方很快控制了这一万多人的队伍他们在七里井的大营内待了一晚上然后拔营往乐寿而行。
七里井惨败之后薛世雄逃回了河间羞愤之下吐血不止一病不起河间郡郡守王琮不敢怠慢征集全城壮丁加上留守的士卒严守城防收拢溃兵高畅派了不少斥候在河间打探现并没有什么可乘之机再加上他虽然假借窦建德的名义控制了这一万人不过降兵居多在这个时候进攻河间城还不是好的时机。
另外现在最重要地还是解决窦建德的余部所以第二天高畅就率军撤回了乐寿途中遇见了徐胜治从乐寿派来地援军。
两军会师之后高畅以窦建德的名义将三千高畅军和三千窦建德军以及七千降兵分别打散开来重新合并分为两大营一营由苏定方统领另一营则由率军前来增援的主将顾子文率领。
一个身形和窦建德差不多的亲兵穿着窦建德的盔甲在军营中时常四处走动几十个身披甲冑的亲兵簇拥着他让那些原本属于窦建德嫡系的将领和士卒们能远远地看上一眼以便稳定他们的情绪。
除此之外高畅还使出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最终使得渗沙子的计划成功了重新划分部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支军队只能姓高了。
就在高畅控制这支军队回到乐寿之际在天下各地也生了不少的大事。
时间先回到五月地点在太原。
五月十四日太原留守以私通突厥人的名义将副留守王威以及虎牙郎将高君雅下狱然后在狱中杀害。
对这件事情太原的大小官吏和军中的一部分人是比较怀疑的只不过事情已经生了他们也无可奈何。
然而五月十七日这种怀疑顿时消失了。
五月十七日的清晨一支数千人的突厥骑兵和一万刘武周的大军出现在了晋阳城北门外一个数百人的突厥前锋队从北门突入了晋阳城当它从东门冲杀而出时士卒们的马背上飘着从市面上抢来的花花绿绿的绸布有些人的矛尖上还挂着扔不停往下淌血的人头。
出现这样的事情后勾结突厥人这件事情就真的落在了王威和高君雅的头上了。
李渊将王威和高君雅的头颅挂在了城楼然后命令李世民将训练的几千新兵收回城内由他率领精锐骑兵隐秘在城内的干道附近;命令裴寂刘文静分别率军把守各个城门但是不准将城门关上而是将其大开城楼上不允许露出一面旗帜墙垛后的士卒也不允许冒出头去张望同时也不许高声说话;另外他命令投降的甄翟儿的部将王康达率领本部一千余人和原高君雅的部将鹰扬郎将杨毛潜在北门埋伏等突厥大队过了之后抢夺后队的马匹以做军用。
瞧见晋阳城四门大开城墙上无兵无卒无旗无鼓的景象突厥人和刘武周的联军不敢冲进城中午时过后他们往后撤军了。
王康达和杨毛以为敌军的大队已经离开了黄昏的时候他们
冲杀出来想要抢夺敌军的马匹却不料敌军的大队远猛地杀了个回马枪与后队前后夹击王康达和杨毛部。
在强大的突厥骑兵的冲击下王部和杨部没有一点还手的余地被迫向汾河撤退大部分死在了突厥人的战刀和长矛之下一部分人死在了汾河之中只有数十人跳进河中游到对岸才活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