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幽州大战(二十)(1/2)
路战场上为了挽回逐渐烂的战局罗艺率领两千战场随着中军帅旗的前移暂且止住了颓势幽州军在高畅军强有力的攻击下不再往后退缩敌我双方在方圆十里左右的原野上展开了殊死拼杀。
在罗艺率领的两千亲卫中有着一百多名骑兵然而在已经形成混战的战场上这一百骑兵派不上多大的用场。
最初罗艺也是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挥舞着马槊在骑兵亲卫的簇拥下冲入了敌阵之中然而他尚未杀得几人战马的前冲之势就已受阻他感觉自己就像深陷在泥潭之中不得前进一步也无法后退无数杆长枪向他扎来他左格右挡却也无法遮挡得住虽然有甲冑的防护并没有受太大的伤害然而却也被那些骁勇善战的悍卒打下马来要不是几个亲卫抢救得及时他极有可能就此毙命。
在他身后的那些骑兵最后也和他一样不得不舍弃战马下马步战。
骑兵若是没有空间冲杀起来一旦陷入敌阵之中也就成为了敌人上佳的靶子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舍弃战马步战也就成为了唯一的解脱之道。
罗艺今年四十不到也算是正当壮年作为一个从底层拼杀起来的武将他的武艺自然不凡一把马槊使得是有章有法力大招沉一般人很难抵御再加上跟随在他身边的亲卫皆是百战勇士。战斗力远比一般士卒悍勇。因此在这股生力军加入战场之后高畅军的攻势有所减缓。
从高空往下望。战况方一览无遗。
雄阔海率领地陌刀营在幽州军地左翼狠狠地砍出了一条大口子所向披靡无人能当一部分高畅军跟随在他们身后像钉子一样狠狠地扎进了敌阵之中当面直抵就像被洪水猛烈冲击的堤坝一样几成溃坝之势。
而在幽州军的右翼。罗艺率领两千亲卫地加入不仅抵挡住了高畅军的进攻并且隐隐有反攻之势高畅军的阵型有所松动虽然不情愿却也身不由己地在往后退缩。
在主战场之外管小楼的骑兵部队和薛万钧率领的幽州铁骑拼了个旗鼓相当一时之间谁也吃不下谁。不管是战马还是骑士双方都已疲惫不堪只是在勉力交战看谁先坚持不下去。战斗的激烈场面比起最初已经大大不如了看这样地情况。他们对主战场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主战场若是分出了胜负在他们之间才能决出胜者。
为了抵御幽州军的反扑崔正把所有的预备队都派了上去他并没有把他们派到雄阔海那面去崔正相信就算雄阔海和他手下的陌刀营没有援军的支持也能很快打开局面击溃当面之敌而只要有预备队支援的前线部队能够挡住罗艺的反扑使其不能穿透本方地防线那么相持下去幽州军一定会先行溃败。
在高畅军平时的训练中分外讲究阵型甚至有阵在人在阵散人亡的说法在部队的训练中他们对个人英雄主义并不称道团体作战才是治军地真正王道。
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讲究地是将是兵之胆什么样的将领带出什么样的兵而一旦将领在战阵中身亡中军大旗被砍倒士兵们就会立刻作鸟兽散而高畅军却并非如此主将若是阵亡就由副将打着自己的旗子继续指挥战斗副将阵亡就由校尉接替一级一级往下推绝无溃散之虞。
幽州军的正规兵团虽然也受过严格的训练也讲究阵型不过远没有到高畅军如此严苛的地步况且他们平时接受的训练也大不相同比如薛家兄弟的本部人马就是在按照薛氏兵法在练兵而罗艺的本部人马所接受的战阵训练又不一样因此在大兵团作战时由于战法的不同战阵的转动总显得有些阻滞不如高畅军那般灵便。
再加上在现在的幽州军中还有好几万才征召入伍的精壮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进行训练更是完全不懂战阵的配合之道在老兵和军官的帮助下若是没有遇见敌人过于强硬的攻击打打顺风仗什么的他们还是能够胜任可是一旦情况对本方不利打起逆风仗来那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位于战场的后方崔正能清楚地观察整个战局因此他的决定并没有什么错误。
雄阔海所率领的陌刀营仍然在敌阵之中突进若不是在后面有督战队的战刀压阵敌人恐怕早就开始溃逃了就算有督战队在压阵崔正相信只要再给对面之敌加一点压力过他们能够忍受的限度已经失去了阵型的敌人多半就会形成溃
了。
而有了预备队的加入后前线部队终于抵挡住了罗艺的反扑战线暂时僵持在中央一线不过若是敌军的左翼在雄阔海的猛攻下生了溃逃他们的右翼自然也会受到牵累到时那些家伙究竟还会有多少战斗意志存在呢?值得怀疑!
罗艺虽然身处在战局之中也和崔正一般感到了战况展下去对幽州军不利然而他依然坚信最终的胜利属于自己。
坚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