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曹凤的决定(1/2)
三年七月下河间郡古城。
申时。
一阵细雨撒过之后随风很快向远方遁去了太阳重新从云层后面探出头来然而从古城的望楼上仍然看不清楚远处黑龙河的河面。
不过环绕这座城池的原野和几个上下起伏的丘陵已经在望楼上的人的视线里一览无遗在从云层中渗透出的几束夕照的照射下闪烁着淡金色的光辉。
好一副黄昏晚照图然而古城望楼上的曹元畅却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他的眼睛炯炯光眺望着远处的木仓山在那个低矮的小山坡上驻扎着敌方高畅军的大营中秋的枫叶林在夕照之下闪耀着瑰丽的色彩几十杆旌旗在枫林前随风飘拂。
在木仓山下的原野上已然是一片焦褐色就在昨天城外驻扎的高畅军放火将大营到古城城门的几里地野草烧了个精光为攻城做了最后的准备。
现在的古城内驻扎着窦建德的老营一共有三万余人其中战斗人员却不过区区两三千人其余的多是老弱病残乃是窦建德军的眷属。
薛世雄大军进逼乐寿之后因为祸福难料在窦建德准备拼死一搏的时候他事先将老营的人撤离了乐寿在夫人曹凤的带领下前往数十里外的古城驻扎一旦情况不妙则就近逃入附近地豆子炕。豆子炕方圆几十里不是山区就是沼泽一般情况下官兵是不会冒险深入其间的若是不明当地的地形就算是大军行动也像进入**阵一般容易迷失方向。
老营的统领乃是夫人曹凤的弟弟曹旦不过。现在曹旦已经被凌敬伪造的窦建德的诏书召回了乐寿被软禁了起来和古城的老营失去了联系。
因为有那道诏书曹凤以为窦建德已经大获全胜不久就会让自己这些人回师乐寿所以一直驻扎在古城。没有进入豆子炕毕竟三万多人每天要消耗地粮食不是少数若是进入豆子炕这三万人可能要死掉一大半。
然而曹凤没有料到的是曹旦刚带领数百亲卫离开古城前去乐寿一支数千人的高畅军就来到了古城城下将古城牢牢围困起来。
名义上。曹凤掌管老营的一切然而。在曹旦走后真正负责军务的乃是她的堂弟曹元畅。他是曹旦地副将虽然是副将实际上却一直负责军务这也是曹旦担任统领以来并没有吃什么败仗的原因。
曹元畅熟读兵书也指挥军队打过几次胜仗所以自以为也算是精通兵法的名将。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少不了有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的一面。当高畅军突然出现在古城之下时他认为高畅军人数不多故而带领数千能战的士卒出城与高畅军野战想将对方一举击溃。
为了准备对薛世雄大军的突袭窦建德将乐寿全部的精兵都留了下来除了一部分护卫曹凤的卫士以外老营内的士卒都算不得骁勇善战地悍卒所以看上去虽然人多势众然而实际的战斗力并不强。
将古城围困地高畅军由在鼓山一役中立下大功的赵仁成率领投入战场地精锐战兵只不过三千来人其余的一千来人乃是征召而来的临时辅兵留在了后方修筑营寨并没有投入战场。
曹元畅出城的部队有七千之众表面上这是异常实力悬殊的战斗人多的曹元畅一方应该占有优势事实上这的确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然而大占上风地却是人少的高畅军一方。
还不到一个时辰曹元畅部就被赵仁成率领地高畅军击败了在实际的战斗中阵亡的曹元畅部其实不是很多只占全军的一层左右然而就是这一层的伤亡他麾下将士的军心就全散了当赵仁成率领小股骑兵轻易地突入中军之后全军的阵型就像浪涛下的沙塔一样瞬间崩塌再也聚不起来在亲兵们殊死的拼杀之下曹元畅才得以率领少部分士卒逃回古城丢下了自己的帅旗丢下了几千士卒让他们全部成为了高畅军的俘虏。
这件事情之后曹元畅的胆子就小了许多只晓得紧闭四门再也不敢轻易出战不过高畅军在赵仁成的率领下也没有攻城而是扎下了营寨做出了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
曹元畅一直在猜想高畅军的统领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却怎么样也找不到答案不过高畅军这样做对他并没有什么坏处让他有时间来加固城防虽然做的或许只是一些无用功不过对稳定军心有好处。
幸好曹凤为人一向宽仁大方身为长乐王妃却一点也不摆王妃的架子她一点也不贪图享受在她身边只有几个侍女侍奉连一个普通的乡下地主都不如所有的这些老营的人都看在了眼底因此就算城外大军压境古城内的窦建德军的军心却没有散失。
然而曹元畅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城外的高畅军攻城只要遭受到对方排山倒海的连续进攻这座弹丸小城连一天也守不住。
阳光斜斜地照在曹元畅的脸上夕照虽然温和他仍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睛说起来他站在望楼上观察对方的军营已经半个多时辰了。
他并不是想寻找对方的破绽然后率军突袭一举建功如今的他已经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了他观察对方的阵营其实只是想找一个防守薄弱的地方当城池守不下去的时候从那里突围逃跑而已。
然而站在哨楼上半个时辰了他并没有找到敌军的破绽看来要想找出敌军的破绽必须要派出精干的斥候小队到敌营前查探方可啊!
就在曹元畅忧心忡忡之际一队铁骑从远处的木仓山奔了下来掠过空旷的原野朝古城疾驰而来。
“敌人来了弓箭手快上城墙!”
曹元畅慌忙大喝一声身边的亲兵忙向城楼两侧奔去将守城的士叫上城楼虽然敌军不可能用骑兵来攻城为了
一必要的准备还是要的。
“上弦!听我的命令才拉弓放箭!”
那支铁骑在城楼下一百步左右停了下来正好停在了弓箭的射程范围外一百步的距离借着夕照的光芒曹元畅能清晰地瞧见对方头盔上的盔樱。
一个骑士驱动战马离队而出慢慢来到城楼之下曹元畅可以清楚地看见那人的脸那是一个相貌俊美的年轻人他的神态自若那样子就像是在驱马踏青一般浑然不在意城楼上有无数箭矢在对着他只要曹元畅一声令下他就会被射成刺猬。
“楼上的人听着了!”
那人高声喊道声音冉冉而起在城楼上的天空飘荡随风飘进了城中。
“有话就说有屁快放!”
曹元畅把头探出墙垛回了那人一句不管怎样输人不输阵气势是不能被对方压下去的。
“长乐王殿下在七里井一战中以寡敌众大败薛世雄的三万精兵然而天道不公殿下却中了流矢而亡阵亡之前以血为诏留下遗命特地委任右卫大将军高畅继承大王的位置并公告天下现高畅将军已经和诸位将军在乐寿会盟商量大王身故后的大事诸位将军一起决定邀请王妃大驾返回乐寿主持大局!”
“什么?”
那个人地喊声已经非常清晰了。一时之间曹元畅却不相信自己耳朵所听到的。
不过很快他就清醒了过来这样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解释了怪不得曹旦一离开古城本方就受到了高畅军的攻击这肯定是对方布置的一系列计划。长乐王死于流矢一事曹元畅根本不相信至于临死之际遗命高畅接替自己的位置则更是无稽之谈。
只是事到如今真相如何并不重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既然高畅获得了胜利当然任他怎样说都可以了曹元畅现在最关心的还是该如何解脱这个必死之局。
开城投降?
似乎这是唯一的出路了!
然而对方虽然说得天花乱坠邀请王妃回去主持大局真地是这样吗?高畅要想接过大王的位置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不就是夫人吗?以及自己这些曹氏族人和那些所有和长乐王沾亲带故的人。要想平稳继任并且坐稳那个位置。自然要斩草除根以免有后顾之忧。换了自己是高畅或许也会这样做吧?既然如此就算自己开门投降最后的结局也逃不脱那当头一刀啊!
就在曹元畅浮想联翩的时候城楼下地那人又开始喊话了。
“为了恭迎王妃回府诸位将军特地派出了自己的信使城楼上的人请打开城门。让这些信使进城来觐见王妃!”
这样看来范愿那些家伙已经和高畅达成盟约了。若是如此自己这些原本大王的心腹是怎也躲不过那一刀了据城死守不可能开门投降也危险如何是好啊!
不过曹元畅很快就有了决断还是先让那些信使进城来吧先了解具体的情况来再说何况反抗也好投降也好必须王妃来做出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