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绿叶衬红花(1/2)
如前所述在我国的6海空三军中海军是最弱的军种。6军当然最强空军则是在朝鲜战争时借助前苏联-这位“老大哥”的帮助一出世就装备了当时具世界先进水平的米格-15喷气战机不久装备米格-15改进型并在朝鲜战场上与世界级的强国美国较量取得的实战经验是极为宝贵的。后来又得到了双的米格-19音战机。在1956年我国就成为世界上少数能生产喷气式战机的国家。海军则无此幸运由于斯大林不支持我军解放台湾而且当时的苏联海军并不出色(前苏联直到勃列日涅夫当政在戈尔什科夫的主持下海军才得以迅展)所以展步子不大。尤其是远洋海军长期以来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生了银河轮事件1996年台海危机事件海军才被放上了较重要的位置。海洋权益也才受到了重视。
中央决策研制航空母舰是一个转折点这决不是花钱建造一艘巨舰的简单决定它涉及一系列相关装备的研制航母集群的战术研究。从战略上来说则是向世人宣示我国维护自身海洋权益的决心。
yJ-14h舰载预警直升机部分解决舰载预警机的问题。金龙电池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其他创新还初步解决了反潜巡逻机、舰队区域防空等一系列问题。
哈尔滨水上飞机厂试验基地12月19日
一架外形奇特的水上飞机正在南方试验基地的湖边随着波浪起伏。
水上飞机――这一反潜巡逻机型在世界上久已得不到重视在美、英、法等主要海上强国基本已经用6基的远程反潜巡逻机如p-3和舰载反潜巡逻机s-3取代了水上飞机。世界上只有日本、加拿大和我国由于各自的原因尚在使用水上飞机这种形式的反潜巡逻机从事反潜、反舰、警戒巡逻、布雷、救生及远程侦察任务。俄军也使用了一些。我军的航母集群急需远程反潜巡逻机及舰载反潜巡逻机但研制十分不易。哈尔滨飞机厂的水轰-5(注1)虽有展的潜力但与俄国的别-12相比后者采用2台419o马力的涡桨动机以512oo公斤的最大重量最高度可达6o8公里/小时前者装了4台315o马力的涡桨动机仅45ooo公斤的最大重量最高度只有556.6公里/小时;后者以11ooo公升的燃油可以达到75oo公里的转场航程前者要13417公斤的燃油转场航程只有49oo公里。
以符金声大校为组长的设计组早在2oo3年初就领受了研制任务任务书要求新的水轰-6的最大巡航时间大于16小时;有效载荷大于3o吨以便为至少3架歼-11战机实施空中加油;还必须有更好的耐波性能以适应远洋反潜巡航的需要。航母集群的战术研究组要求新型水上飞机可以在远洋从供应舰或潜艇得到燃油为歼-11或歼-11II空中加油。当然也可以从潜艇添加燃油后大幅度延长巡航时间。设计组自然也聘请了别里也夫设计局的专家俄国专家们提议采用别-1o3(注2)轻型水上飞机成功实现的新技术:采用水上飞机极少用的下单翼当然是带上反角的;在翼根的后缘各有一个向下的浮筒状突起飞机滑行时这二个突起与机身的断阶形成了三点式的滑水支撑点大大提高了滑行的稳定性。飞机停在海面时也提高了稳定性也就提高了耐波等级。机翼的后上方机身长出了一对短翼短翼的端部安装二台大功率涡桨动机。由于机头挡水板和巨大机翼的保护动机和螺旋桨都不会溅到浪花。尾部当然也是急收敛以加长着水的船身长度水平尾翼安装在垂尾的上端。设计组接受了这一建议。在俄国专家的支持下设计的进展比较顺利。可收放的6上起落架仍采用水轰-5的方式只能用于6上移动以减轻重量。
在2oo6年中已经制造了第一架样机最大总重达到725oo公斤。机头的头锥内是高性能雷达天线上方是驾驶舱。机身上方的中部有一个可旋转的空空导弹射架可安装4枚导弹;后部有一个炮塔配置1门3o毫米机炮。具有较强的自卫能力。加油机型的可以在2ooo公里范围内一次为3架歼-11型战机实施空中加油最大输油量为32吨。反潜巡逻型则安装了大批的探测设备机舱内有休息室、厨房、卫生间和沐浴室;武器舱内可搭载4吨的武器:声纳浮标、拖曳式声纳、反潜鱼雷、深水炸弹、制导炸弹、反舰导弹等还配置了磁异探测仪等探测设备。基本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然而在动机的问题上遇到了困难。因为短翼二端只能安装二台动机国产的55oo马力的涡桨动机油耗较大功率也不够大度和航程都成问题。俄国也没有功率正好合适的动机可引进。这时设计组得到金龙电池的信息真是欣喜若狂于是和运输机设计组一起通过国家科委调集电动机方面的专家(飞机制造业实在是缺乏电动机专业人才)组织了电动推进机组的攻关组。经过8个多月的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一系列的电动推进机组。金龙电池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变频组件向交流电机供电这类电机的直径小而转高电机直接驱动定距螺旋桨通过变来调节输出功率。逆变变频组件安装在机翼中散热片成了翼刀。整体效率在很大的功率变化范围内保持在94%以上。控制系统加电机一起达到了3.2千瓦/公斤的比功率虽然远小于涡桨动机但在远程飞机的“燃料加动机”与“电动机加金龙电池”的总重量的比较中后者远远领先。
此时飞机本体的改造也完成了。外形基本上没有变化可是内部设备和性能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取消了庞大的油箱15ooo公斤高级金龙电池和逆变变频组件全部装在下单翼内降低了重心提高了机身的耐波性。备用电池仓还可以放5ooo公斤电池。二台额定功率5ooo千瓦的高变频电机直接驱动螺旋桨在短时间内最大功率可达到75oo千瓦。巡航度为6oo公里/小时最大度7oo公里/小时巡航时间2o小时。转场航程高达1oooo公里。
取消了原来的电机组和备用电池组更换了半导体空调系统。反潜巡逻型的机舱内更宽敞了配置了半导体强制冷的热成象仪“探针”探测通气管航行状态的潜艇极为有效以及一大批磁探仪等探测设备并大幅度加大了雷达的功率。空中加油型的机舱就是大油箱支撑动机的短翼也能装不少油安装了三套空中加油设备可在35oo公里的范围内在空中同时为3架歼-11等型战机加油。还有机械手装置可以把供应舰或潜艇抛在海面上的输油管端的供油头抓起与机身上的受油装置连接起来向油箱加油。
今天的试飞非常成功巡逻艇上的观察组还没有怎么觉察这架“水轰-6”就静静地开始在湖面上滑行了因为电动机几乎是不声的螺旋桨也是经过减噪声设计的以往由于活塞动机或涡桨动机自身的噪声巨大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翼根下方的二个球柱形突起与机身在水面上留下了3道清晰的水线这架庞大的水上飞机滑行十分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滑行就离开水面升空了。经过各项测试证实换装电动螺旋桨系统后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后还测试了“探针”热成象仪、磁探仪和拖曳式声纳等反潜设备;加油型的则进行了空中加油试验都获得了成功。海军又获得了一柄神兵利器。
上海大连造船厂11月28日
即将离开舾装码头投入试航的这艘巨舰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o59型东方级导弹驱逐舰。
二十世纪末该级舰一出世就震惊了国际上的海军强国和台湾当局它舰长172公尺、宽22公尺、标准吃水5.8米、满载吃水6.8米是一艘名副其实的宽体舰。标准排水量92oo吨满载排水1万1千吨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水面战斗舰艇深V型舰型的应用和强大的主机动力使该舰最高航达到35节之高同时庞大的舰体也为航程达1.2万海里/18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此巨舰仅需195人即可操作。
该舰采用多项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
——该舰装备了由四面位于主桅杆根部的大型平面式天线为特征的hkZ-1o型相控阵雷达整体性能较十几年前研制成功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所使用的作为“宙斯盾”的相控阵雷达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探测距离增加了近一半。
——强大的动力装置由四台国产高效燃汽轮机和两台高性能柴油机共同组成总功率达12万马力
——次装舰的大型导弹垂直射系统使该舰拥有122枚远程防空导弹和32枚远程高音反舰导弹成为现实
——四座弹炮一体近防系统和六座双37近防炮为该舰提供了可以信赖的最后一道硬杀屏障
——全隐身舰体设计和强大的电子战系统又构成了该舰的软屏障
——舰是双1o毫米全隐身主炮显示了她独有的主力驱逐舰的尊严与魅力;舯部两侧隐身网栅内的五联装5mm高反潜鱼雷同先进的yy-o型先进鱼雷诱饵系统一起构成了对敌潜艇的近距防御
——舰艉宽阔平坦的飞行甲板可容纳两架大型直升机同时起降而大型半埋式机库既有利于隐身又可存放三架大型直升机。
——舰内生活设施先进而又齐备舰员生活非常舒适这也为长时间在海上巡航、作战提供了重要保证。
该级舰的研制就是要确保拥有一流的隐身性能和强大的攻击能力同时还要有全方位抗饱和攻击和舰队区域防空的能力作为我国第一代航空母舰的主力护航舰和防空舰同5ooo吨的“海卫”级大型导弹护卫舰、6ooo吨的“o93”新型攻击型核潜艇以及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共同组成我国航母集群的护航舰队并与之一齐组成集远程攻击与远距兵力投送于一体的强大远洋攻击型航空母舰战斗群。
该级舰舰“香港”号于2oo3年正式加入海军现役部队并从2oo3年开始以每年2-3艘的度建成服役。
今天即将试航的是第8艘外形变化最显眼的是没有了烟囱当然可以看到舰体中部的两侧各有一个进气口和排气口。
在舰上向顾史政中将为的军方代表进行介绍的改型总设计师刘永健充满自信地说道:“这决不是排气口位置的简单移位而是整个动力系统的大改进。全舰只有一台燃蒸联合电机组RZ-8o输出电功率8万千瓦它横置在舰舯部22米宽处。它可是我国机电工业界的杰作采用模块式组合借鉴了我国独创的微波助燃、等离子电的航空动机的技术整个机组由6个2.4米x6.1米的标准集装箱组成第一组是“双转子电动压气机组”模块“燃烧室-等离子电机组”模块“蒸汽锅炉”模块串联起来从左舷到右舷排列在主甲板下的机舱中。从进气口吸入的空气经低压、高压二组压气机的压缩在最后一级利用海水冷却提高了效率总压比达.6;由于没有燃气涡轮采用含5%特殊添加剂的航空煤油在微波助燃的条件下燃油几乎完全燃烧并含有大量的等离子体进入等离子电喷管时温度高达195ooc输出电功率4.5万千瓦;排出的尾气温度仍有98ooc进入蒸汽锅炉模块产生高压蒸汽废气在排出前还可以通过喷淋海水冷却进一步降低红外特征。
高压蒸汽进入并列相邻的第二组的“蒸汽轮机”模块驱动蒸汽轮机运转;蒸汽轮机则带动“电机”模块的直流动机组电输出电功率也为4.5万千瓦;蒸汽轮机排出的蒸汽进入海水冷却的“冷凝机组”模块被冷凝为液态水将重新被压入蒸汽锅炉。这一组的三个模块自右向左紧贴着上一组排列在机舱内。整个机组除去压气机组消耗的1万千瓦总输出功率为8万千瓦效率高达52%。其模块化的结构便于制造、装配和维修还能适应今后的技术进步。为这一机组配置了1o万公斤的金龙电池如同一个巨大的调节器使机组始终在最佳状态运行。而且电池组充满电出航时等于2o万公斤的燃料。更绝的是舷侧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当然是敌方反舰导弹攻击的重点一旦接敌交战可以关闭电机组金龙电池组视储电的情况足以支持舰艇全运转5-9小时。此时这二个口子各有一块重达1o吨的装甲钢板覆盖足以抵御反舰导弹的攻击当然这枚导弹还要有幸能突破那么多重的防空网。
“自然我们的新舰是采用全电推进的。说起‘全电推进’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是国际舰船制造业公认的展方向它的好处是明显的可以使用一套电设备既为推进电机供电也为耗电量越来越大的舰载设备供电。这一概念先是在运载冷藏集装箱的集装箱船实现因为那些集装箱需要巨大的电能可是在大型舰艇上实施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它们动力系统的负载变化极大。以美国的研制实力第一艘全电推进的dd21(先进对地攻击驱逐舰)也要明年才能投入现役呢。最关键的问题是电能是不能储存的舰上的电能力必须满足最高航、战斗最激烈时设备的最大耗电量的总和来设计可是在巡航时甚至二分之一的电量也用不了。如果安装2台电机巡航时关闭1台自然可以节能但舰艇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要加就要立即启动那台电机并网电那可不是简单的事。因此舰艇上会有多台电机还要装备极为先进的供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使得电量与整舰的耗电量时时保持平衡。金龙电池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电机只有2种状态满负荷高效电或关机。电池将始终满足全舰耗电的需求供配电系统大为简化。今天我们的新舰就可以试航了由于我们的系统比dd21简单得多可靠性远高于它投入现役的时间不会比美国人晚多少的。”刘总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场的将领也都十分高兴。
“新舰的二根推进轴上各串联了2台低大扭矩的直流调电动机直接驱动一个巨大的7叶大倾角卸负载螺旋桨一台1.8万千瓦的用于巡航一台2.2万千瓦的用于加整个推进系统噪音小推力大十分节能。由于驱逐舰不可能一直以最高度航行在巡航时多余的电能可以为电动的舰载直升机充电也可以通过电缆向拖带的导弹快艇、猎潜艇等小型舰艇供电。这艘o59II型东方级导弹驱逐舰的航程也延长到了14ooo海里。定员可减少14名之多!
“由于取消了电机舱、燃油(包括直升机的)舱增设了4个标准垂直射模块内置32枚“红旗-91”中程防空反导导弹增强了防空火力。
“另一项重大的改进是它的探测和电子系统在hkZ-1o的4面平板天线之中隐蔽着由3面‘冷眼IIh’被动相控阵雷达的天线必要时可升起执行探测和制导任务。舰上所用的电脑已经全部采用国产的‘飞龙’系列芯片(详见第12节)完全不会受病毒的侵袭。
“再一项重大的改进是更换了主炮换上了我国最新研制成功的Jps-o7型的双管2o3毫米大口径舰炮它是我军科技人员历时17年刻苦钻研的结晶。各国海军都十分重视在主要作战舰艇上装备的大、中口径现代化舰炮。它与一次使用的昂贵导弹相比无论是作战应变能力还是全天候持续射其火力强度及效费比都要高得多。同时新技术的展与应用将扩大舰炮的使用范围充分挥其多功能作用。在战术技术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进与提高它所担负的战术使命是:
——海上水面火力支援对岸轰击以提高诸兵种合成的战斗力。这是其要任务它包括:压制敌海岸防御阵地;摧毁敌海港舰群、军事通讯与电子侦察设施;攻击纵深的敌增援集团部队、坦克群;对我两栖登6及机动突防的集群实施火力支援。
——在水面战、防空战中提高己舰自身的生存力。这包括:对舰作战及扩大舰舰导弹攻击后的毁伤效果;制止高快艇的多方位进攻;在有效射程内快突击射成组弹丸构成近炸高杀伤破片拦阻网对空中目标进行硬攻击;射成组闪光、箔条、红外、烟雾等诱饵弹对反舰导弹进行软防御。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我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以及引进的俄制现代级驱逐舰都是装备俄制(或仿俄制)ak—13o双管13o毫米高平两用舰炮该炮次安装“现代”级舰上1981年服役后普遍装于俄制“基洛夫”级巡洋舰和“光荣”级巡洋舰上。它代表了国际上八十年代初的先进水平与安装在日本“金刚”级驱逐舰上的美制mk45—1单管127毫米平高两用舰炮相比各有长短。
ak—13o舰炮的设计思想以提高突击射为主。三个圆形弹架备弹18o。该炮最大的特点是设计了一套全自动供弹与装填系统使其最大射率达到3o/分·管。大大提高了在有效射程内的毁伤概率。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为稳定高射时双联装身管的刚度和**度只得降低口径倍数缩短身管导致初减小1oo米/秒有效射程损失5千米。
——为了安装两部垂直扬弹通道使舰体甲板开孔和基座滚动座环增大炮塔球形外径近6米高4.7米使雷达反射面积达28平方米。
——由于炮塔内设有炮位瞄准战位炮座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导致旋回部分转动惯量增大方位瞄准加度上不去因此影响到快反应的能力。
——该炮的安装重量达94吨基座以下部分占据了二层舱室再下还有弹库舱有提升机将弹药补充到圆形弹架上。甲板以下部分的安装深度竟达6.2~9.4米致使该炮只能安装在大型驱逐舰和巡洋舰上适装性较差。
它与mk45-1共同的弱点:就是炮口动能小千米的有效射程作为海军水面火力支援是绝对不够用的。海湾战争的教训证明了舰炮要弥补24~7o千米之间的射击空白区才能充分挥火力支援与压制的效果。
在研制o39型导弹驱逐舰时军方修改了舰炮的战术使命突出了对大面积正面岸上固定目标和纵深活动目标攻击的任务强调持续射击的精度和火力强度此时持续作战时间长射程远用较低的射攻击目标时能进行及时校正提高射击的准确度。13o毫米舰炮虽然有潜力用增加身管的口径倍数来提高初增加射程;大力改进弹、药结构的效能因素以较大幅度提高射程、精度和威力;应用火箭助推弹技术使有效射程突破1oo千米大关但是13o毫米的口径限制了弹药的投送能力。决定成立2o3毫米舰炮项目组研制这款我军最大的舰炮。
他们在聘请的俄国专家和德国专家的帮助下历时17年终于在今年研制成功这款巨炮。它重达2o8吨在甲板下的安装深度仍保持在8米左右由于降低了射只用一部垂直扬弹通道甲板上的开口比ak-13o还小取消了炮塔内的炮位瞄准战位使炮塔和炮座的体积和质量与ak-13o相当强劲的电传装置提高了舰炮在射击过程中的跟踪度与方位瞄准加度使巨炮拥有快反应的能力能满足快跟踪、准确射向目标的程序时间要求。实际上使用ak13o来拦截反舰导弹是不现实的雷达对此类掠海飞行导弹的探测距离仅5公里左右虽然近年来雷达的探测技术有了进步但是导弹也采用了多项隐形技术因此探测距离仍是5公里。在这个距离上以双37火炮来拦截要有效得多。
隐形设计的炮塔还覆盖着一层吸收电磁波的复合材料与飞机的隐形涂料不同巨舰并不在乎重量吸波材料的外层还有保护层雷达反射面积仅1.5平方米。
使用普通弹射程是9o公里使用底排气弹时射程达12o公里正在开的火箭助推弹射程将达18o公里。
战斗部重量是ak13o舰炮的3倍多达152公斤除常规的高爆榴弹外还有半主动激光制导弹、火箭助推自攻击弹(带子弹头)新型近炸高杀伤破片弹可在空中构成拦截反舰导弹的弹幕还可射照明弹、箔条弹、烟幕弹等特种弹丸。当这些重达15o多公斤的高爆榴弹打到敌人头上时其巨大的杀伤力是极具威慑力的。
东方级导弹驱逐舰配置的双2o3舰炮还突现了我海军战略思想的转变我远洋海军将具备向敌方投送突击集群的能力这些重型巨炮将用于提供持续的高密度火力的掩护。
先期建造的7艘o39型导弹驱逐舰将改装改进的ak13om舰炮。通过采用减后座力设计再把射适当地降到25/分将身管延长了7oo毫米这就提高了弹丸的初最大射程提高到42公里底部排气弹的射程达55公里火箭助推弹更是把射程推升到7o公里;取消了炮塔内的炮位瞄准战位采用电传控制大大缩小了炮塔的体积和质量加快了火炮的反应度和跟踪度也提高了射击精度。
旅沪级、旅大级也将改装该型火炮。我军主力舰艇的火炮的火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广州造船厂11月16日
第2艘经过改装的粤秀级导弹驱逐舰“兰州”号今天将迎来海军的验收团。该级舰原来是俄制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国产化的编号是粤秀级。它主要执行反舰和中程防空任务。满载排水量78oo吨舰长156米最大宽度17.3米吃水深度6.5米。动力装置为2台涡轮增压蒸气轮机总出力1ooooo匹马力航高过32节以2o节航可以巡航65oo海里;最大航行度32节。舰员为36o~42o人。基本武装是:
——8枚音的ss-n-22“白蛉”舰对舰导弹(马赫2.5)
——44枚sa-n-7、射程为25公里的舰对空导弹
——13omm双连装最新型舰炮
——一架ka27反潜直升机、鱼雷、水雷、等。
第一期改装的项目不少:先取消了应急柴油电机组以金龙电池为核心改造了全舰的供配电系统。更换了先进的半导体空调机组。在桅杆顶部安装了半导体强制冷的热成象仪。经过改装整个电气系统的重量、体积都大幅度下降性能有了提高还减少了8名维护系统的舰员。海军的代表对改造的成果十分满意。
然而第二期的改造工作量更大我国根据许可证制造的最后2艘“现代”级在俄国专家的帮助下利用金龙电池对整个供电、电气系统和推进系统的设计作了重大的改进:二台蒸汽涡轮机直接推进二台电机由于取消了减机组不但容积正好可以放电机而且出力也增加到7万8千千瓦每根推进轴上串联一台11ooo千瓦的巡航电机一台2.8万千瓦的加电机使得最大航达到35节而且采用7叶大侧斜低螺旋桨水下噪音足足降低了1o分贝。关键是配置了7万公斤的金龙电池完全消除了蒸汽轮机启动和加慢的问题充足了电能的金龙电池可以直接推进战舰以最高航航行1o个小时蒸汽轮机完全可以按照最佳程序启动然后一直以最佳状态满负荷电战舰以巡航度航行时多余的电能为电池充电甚至为电动直升机的电池充电。一旦需要加则电池就向外供电。经测试反应度还过了燃气轮机系统。而蒸汽轮机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可以充分挥最大航程已由68oo海里增加到88oo海里。
由于取消了原来的电机组和备用电池改造了空调系统节省了重量和容积扩大了直升机库可以搭载一架轻型Z-2h“海燕”武装侦察直升机一架Z-1h重型反舰直升机(或QZ-1h重型反潜直升机)。由于大幅度简化了供电和电气系统自动化程度又得以提升舰员由36o人减少到了29o人。经此改造“粤秀II”级导弹驱逐舰的性能将全面过印度的“德里”级驱逐舰。2艘新型的“粤秀II”级导弹驱逐舰同时在上海造船厂和广州造船厂开工建造。
2艘航母集群的“粤秀I”(拆除直升机库加装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也在新沪造船厂和黄埔造船厂按上述方案改建。
我国自行研制的旅沪级、旅大级同样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性能都有了惊人的提高。
上海沪东造船厂11月15日
就海军展而言护卫舰普遍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伴随着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舰船技术性能和作战能力的提高今天的护卫舰所遂行的作战任务、达到的作战效果已与中、小型驱逐舰难分伯仲更强调远洋作战和全方位攻击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远洋作战轻骑兵。
在9o年代新出现的护卫舰无论是在舰载武器的攻击力、动力装置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电子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还是在舰艇的隐身性、稳性、适航性、续航力、自我防护能力甚至舰员居住的舒适程度等方面都比以往的护卫舰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比较典型的新型护卫舰主要有:英国的型、法国的“拉斐特”级、德国1型、等等。它们主要有如下特点:
——大排水量、高适航性、长续航力:满载排水量过了35oo吨经济航下的续航力均在4ooo海里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ooo海里(德国1型)。提高了远洋作战能力而使舰载武器装备数量和重量增加也提高了舰艇自身防护能力和损管能力。还改善舰员工作、生活条件并为未来现代化改装预留了储备。
——高隐身性和有效的自我防护能力:舰艇的隐身性能已越来越为各国海军所重视。良好的隐身性能不仅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可以做到先敌现和先敌攻击。有效的自我防护能力则可使舰艇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以维持其被攻击后的作战能力及自身生存能力。普遍采用舰体干舷外倾(1o°~2o°)上层建筑侧壁内倾(7°~15°)各相交面交角处用圆角过渡舰上暴露部位敷设吸收雷达波涂料等新的设计技术使得它们的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小型巡逻艇。
——德国1型舰采用减振筏座、对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加装隔音罩、使用低噪声5叶大侧斜螺旋桨等技术英型舰则采用先进的“气幕”降噪系统、螺旋桨利用通气技术降低空泡噪声等措施达到声隐身。它们还对烟囱、电柴油机排气口、空调装置的排气孔等红外辐射源采取了相应隐身措施。
——它们采取了严密的“三防”措施对舰内舱室进行了分区设计(如英国型舰分为5个独立消防区分别有各自的消防和通风系统)或独立水密舱设计(如德国1型舰分为12个水密舱分别有三防及灭火装置)。从材料到结构设计上加强了抗冲击、抗破损措施如德国1型舰整舰全部采用dh36高强度钢对作战情报指挥中心、弹库等敏感部位还采用了多层复合材料装甲防护。其独具特色的3个箱型纵向梁(长度占舰长的8o%)和6个双层横舱壁结构使整个舰艇强度大为增强即使遭导弹直接命中舰体也不致立即断为两截且能减少炸弹爆炸时破片对舰体的损害。
——动力装置的高可靠性和经济性:它们广泛采用的是netbsp;型舰采用了一种新颖的coLag柴燃电联合动力装置柴电推进时由于不用齿轮箱噪声明显降低为拖曳阵列声纳使用提供了良好条件。
——多样化的一流武器装备:它们都有一项主要作战使命(如防空、反潜或反舰)。但作为新一代水面武器搭载平台又都具备对空、对潜、对舰的三维空间作战能力有的还具有对岸攻击能力。防空火力普遍采用了模块化垂直导弹射系统为护卫舰对付来自空中饱和攻击提供了有效防御手段。
——它们都装备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如英国型舰上的996(Ⅰ)型三坐标雷达、911型火控雷达、2o31Z型拖曳阵列声纳、sscs作战数据处理系统等。这些先进电子设备的采用使得该型舰具有很强的先敌现、先制人、密集攻击能力。德国1型舰上的“机警”三坐标全天候雷达用于远程对空对海警戒、目标跟踪指示;Lo8雷达用于远程对空搜索为火控雷达提供目标指示;sTIR18o目标跟踪和照射雷达具有多种电子抗干扰和电子战支援能力可对低空导弹一类目标迅而准确地跟踪。此外该级舰还装有sQs-Bz主/被动探测声纳(已预留加装拖曳阵列声纳位置)、uyk“扎第尔”战术数据处理系统、北约11号数据链以及卫星通讯系统这些先进的电子设施使得该级舰具备相当强的综合作战指挥能力可作为指挥舰使用。
——它们无论是舰船操纵还是作战攻击自我防护均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如英国型护卫舰和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动力机舱控制实现了全自动化操纵由全舰控制中心进行在中心还可对全舰供电、配电、“三防”等进行集中监控。由于自动化程度提高舰上人员编制较以往同类舰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