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醒狮 > 第三节 天鹰出击

第三节 天鹰出击(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界之地城领主 长生问道 左手恶魔右手爱神 异能警花 清虚 圣石锻造师 蹈海 生存法则 美人权术 读档人生

夜空霹雳5月26日7:o2(这是北京时间在藏南地区是凌晨时分)

现代战争一定是以空军作为前锋攻击力量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空战理论的奠基人杜黑就断言:“空军是一支进攻的力量。”先空军具有“长于进攻”的本质其作战范围大、突击目标准、杀伤火力强、打撤转换快。因此杜黑认为:“空军用1oo架飞机用于进攻要比5oo架或1ooo架用于防御作用更大。”其次空军用于防御有很大的局限性空军基地的生存能力弱;防御不但浪费兵力而且指挥复杂;防空作战只能减轻敌机空袭的毁伤度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我军统帅部为了确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战的全面胜利几乎调集了空军的全部精锐对入侵我国的印军实施空中打击正所谓“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空2师、空3师已经全部换装了苏-27、歼-11(苏-27的国产改进型)和苏-3o、歼-11II(苏-3o的国产改进型)他们的苏-3o和歼-11II主要是为了提高歼-11的制空作战的效率。空1师装备的是歼-1o和歼-8m他们有1个团装备歼-7m实施近程防空任务。这些战机的电气设备均已改用金龙电池供电有不少还改装了新型的动机性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第22强击机师有1个团装备了强-61个团是“飞豹”歼轰-7a其余均为歼-1o的攻击型和12架苏-34。由于强-5的航程短、载弹量小耗油大根本不适合这里作战统帅部调集了海航4师他们装备的是清一色的“飞豹”可以明显感到空军对地攻击力量太弱。海航的飞行员仅经过了3周的突击演练以适应对地攻击的技战术。好在战略空军的情况已经有了改善第1o轰炸机师已有了12架h-6m那可是研制组奋力拼搏的结果当然电动机驱动确实比涡扇动机容易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余的h-6丁已经金龙电池为核心的电气改造机翼下的挂架已增加到4个。第38轰炸机师也投入了战斗。他们总共有8o架h-6丁加上h-6m一次出击可以投射8oo多吨弹药它们可都装载了“飞蛇”d-o7滑翔炸弹拥有强大的攻击能力。

曾友君司令员的作战风格十分严谨我军已经又有将近2o年没有打仗了尤其是空军更是有4o年没有实战的机会了印军却在不断与巴基斯坦打仗这次更是与巴军高强度作战了一段时间他们的空地协同作战、步兵与坦克的协同作战甚至海军也打得不可开交。因此他十分重视初战尤其是空军的的突袭他在战前专门召集空军师长和集团军长进行了最后一次空地协同作战的图上作业演示。对结果大家都很满意这些年来这些精锐的集团军和空军精英部队已经多次展开过大规模的合成演练尤其是最近的这一年耗资巨大的合成演练几乎是接连不断。飞机都摔掉了好几架对部队的震动很大。这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不过曾上将强调:“空军的参战部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初战必须出动二波精锐部队而且第一波要更强一些。我更强调的是人但导弹尽量用进口的以保证攻击的效率。战斗机部队必须保证战场的制空权攻击机的要任务是打击印军的防空阵地其次才是支持地面部队的进攻。在山区武装直升机的助攻效率可能更高些。轰炸机师航程远可以不占用前线机场载弹量大可给印军最猛烈的打击要以最大的出航率投入轰炸。必须始终关注空地协同现问题及时解决。…”上将的关注极大地感染了这批战将。他们决心拿下初战不过这决不是空洞的决心能奏效的策划工作是极为艰苦的。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高原上的夜空繁星显得特别的亮也特别的低似乎伸手就可以摘取。根据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国家战略防空中心的测报印度的间谍卫星在4:4o扫过这些地区后要7:25才有另一颗间谍卫星光临。在库尔勒、格尔木和西昌这些第二线基地的14o架重型战机、4架空中加油机Jy-14m(伊尔-78m)、2架预警机yJ-14m(a-5ou电动改进型)和2架地面作战指挥机ey-14m(伊尔-76电动改进型)一过4:45就紧张地忙碌起来。这些战机从5:2o(必须注意:印度新德里时间或者说当地实际时间要比北京时间晚2个半小时例如此时新德里时间是2:5o)先后升空。先起飞的是4架空中加油机它们将与随后起飞的12架歼-11IIm(苏-3o战斗轰炸机的电气改进型)在拉萨南部空域汇合后进行空中加油。然后是2架预警机和2架指挥机升空。接着就是14o架重型战机依次升空都是低高度的巡航飞行。

在拉萨、喀什一线机场的战机反而后一步起飞。在春天的这段日子里凌晨5:oo-7:oo整个山区的气流最为平稳有利于战机的钻山沟的隐蔽飞行。6:15空1师的张定国少校率领他的中队的12架歼-1oII跃入拉萨的清冷夜空里很快就向南钻入了深山沟。他们的目标就是一架在天上一架停在科希马西边空军基地上的2架印军的a-5ou预警机。同一时刻空3师的李向明少校率领的中队也从喀什基地升空了他的中队由4架加强了机腹装甲的歼-11m(苏-27)和8架歼-11II(苏-3o)组成任务更艰巨目标是2架在空中1架停在久舒尔西边基地上的3架印军的a-5o预警机。这二个基地的其余36架歼-1om的目标是分别位于廷苏基亚、萨地亚、巴斯加里西部和扎达的印军的四个大型相控阵远程警戒雷达站及其周边的18个防空导弹阵地。

此时张定国少校的战机率先钻出西巴霞曲(也称苏班西里河)河谷向基地出:“天鹰出击!”的呼号。立即拉起机头扑向前方的印军的预警机。

此时基地接获呼号一片欢腾。设在拉萨的前指向全体参战单位出指令:“出击!”的指令。

这时如果有人从高空向这片地区俯视将会看到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架yJ-14预警机一下子升上了1oooo米的高空以72o公里的时沿着一个8字形封闭的航线开始分别担负起东线和西线的空中警戒和指挥的任务。

——二架ey-14m配置了地面协调作战(cec)系统的地面指挥机同时升上了1oooo米的高空位置比预警机更靠前俯视着下面马上就要火爆起来的战场。向各突击队和攻击部队指示目标、传送印军的动态信息。

——4架“飞天”无人机迅升空至25ooo米的高空每架都可以在一个集团军的范围内支持2ooo路高数据通路2ooo台加密的军用无线电话。

——我军贴近边境的1#-4#基地撤除了跑道上的掩蔽网启动了防空系统。不久跑道上就亮起了强烈的泛光灯航空引导雷达也启动了准备迎接第二波攻击战机的到来。

——这4个基地上运载着突击部队的直升机在大批攻击直升机的掩护下直插印军第三、第四(西线)和第七、第八整编山地师(东线)的侧背后。…

萨地亚北方上空

自从印巴战火再起东线的印军也曾经紧张过一阵。在军用物资的储运中心廷苏基亚、萨地亚和利多增修了新的防空导弹阵地;在离拉萨更近的提斯浦尔、高哈蒂和隆丁的高炮和防空导弹阵地更是密集。科希马基地上的二架预警机轮流升空警戒但是十多天来毫无动静有些指挥官甚至觉得在浪费预警机的机时要求减少巡逻时间呢。说实在的1962年时中国未曾出动过空军直到现在也从无空军来前线活动过难怪预警机上的监视人员精神松懈。这架庞大的a-5ou预警指挥机在萨地亚以北6o公里处的1oooo米高空正在执勤。突然考达尔中尉瞪大了他那双疲惫的眼睛注视监视器上出现的亮点这些亮点正在急攀升。再看显示屏上标示的距离只有7o公里天哪!他一手按下警铃心中却直呼:“完了!”庞大的预警机还没有向南转过身来2枚反辐射导弹导弹已经直扑而来。

张定国少校以高在低空向印a-5ou逼近直到相距7o公里时预警机的雷达告警接收机才报警此时庞大的预警机已经被歼-1o的火控雷达锁定耳机里传来“哔、哔…”声平显上目标已被框住他立即按下kR2反辐射导弹射钮(这款导弹是kR1的后继型号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引进俄制x31pd反辐射导弹的技术研制了kR-1反辐射导弹其后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改进设计加大了射程加装了末端红外图象跟踪头主要用于攻击预警机)导弹上的弹载控制电脑被启动开始接收火控系统传来的目标信息:三维坐标、运动矢量、红外图象库、雷达反射特征…以及导弹自身的(也就是载机的)坐标、运动矢量并调整弹上的光纤陀螺这一切转瞬间就完成了。张少校听到了“哒、哒…”声平显上框中的目标已转为黄色表示已完成射准备按下“确认”键只感到一阵轻微的震动2枚kR2如同离弦劲箭直奔那架a-5ou而去。a-5ou射了箔条弹和红外干扰弹甚至在危急时刻关闭了雷达可是kR2的红外图象跟踪系统死死地咬住了它。不到2分钟这架昂贵的预警机化作了一团灿烂的礼花在黎明前的夜空中放射出强烈的光芒。

张定国少校率领4架战机继续向前扑去目标是4架在高空为预警机警戒的印军Lca战机。赖玉成大尉则率领8架战机毫不停歇地在低空飞扑向下一个目标――停在科希马基地上的另一架预警机。赖大尉命令1个小队的4架攻击型歼-1o直扑基地外围的防空导弹阵地自己率领4架战机攻击预警机不久前侦察卫星传来的图象显示它仍在机场的停机坪上。为了抢时间他们打开了加力8o公里的距离3分钟就赶到了。这时科希马基地周围的防空导弹阵地刚启动了探测雷达可是出现在雷达显示屏上的却是反辐射导弹的光点吓得操作员赶紧关闭射波启动干扰器但那些导弹已经“记忆”了雷达的位置直奔目标而来。随着连串的爆炸声一座座防空雷达烟飞灰灭。失去了雷达的防空导弹对袭来的战机毫无办法在接踵而来的机炮扫射下又是一连串的爆轰声。等到高射炮在雷达和探照灯的指示下出连串火舌时赖玉成他们已经完成任务急升空返航了那些炮弹在曙光中爆成朵朵礼花就像是为他们送行。机场的停机坪上那架满载燃油的预警机还在不断爆燃。

印军在东线的二架预警机在十分钟内就全部报销了。再说张少校率领4机直迫Lnetbsp;(先进轻型战斗机)可是印度航空工业的骄傲从1983年开始研制直到2oo4年经过21年的磨难才得以投入现役原来期望以之替代过时的米格-21和美洲虎攻击机无奈它的单机价格已从当初预定的o万美元升至2ooo万美元印度空军只得要了2oo架。单单座的Lca有三个主要的技术特点:线传飞控系统,动机和电子综合系统。最大起飞重量125oo千克正常起飞重量为85oo千克。最大外挂重量(包括副油箱)约4ooo千克。飞机升限15ooo米最大度2.o马赫。航程37oo公里。固定武器为一门俄式gsh-双管毫米口径航炮备弹22o。机翼下有6个挂架最外侧挂架可挂两枚格斗导弹原来它只能制导格斗导弹现在挂载了苏制k-3的印度仿制品。后来印度为Lca研制了一种中距空空导弹“阿斯特拉”该型导弹采用雷达主动制导可“射后不管”。

今天遭到了我国歼-1o的挑战歼-1o是我国继歼-8后研制的一款轻型多用途战机在俄国和以色列专家的帮助下当然也得力于我国强大的航空工业和科技力量于2oo1年早于Lca投入现役。歼-1o虽称轻型但最大起飞重量接近18吨最大载弹量达8吨都比Lca大得多火控系统和搭载的空战导弹都比Lca强挂载了R-27、R-77中程空空导弹射程过8o公里近程格斗导弹则用巨蟒4型格斗导弹。这可是中印两军的次空战也是新一代中国飞行员的次实战。

空战绝对不仅仅是战机的比拼它也是整个作战系统和战术的较量。张少校他们自从接收到这款新型的国产战机(那可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先装备的)就不断在为夺取空战胜利而练。在苦练飞行技术时为了充分挖掘歼-1o的潜力甚至摔掉过飞机。他们又苦练协同作战适应在预警机的指挥下进行视距空战。近年来随着军费的急增加他们的训练强度大幅度提高要知道在接近实战的演练中每射一枚新型导弹都意味着大笔金钱化为烟尘。现在这一切都将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印军的4架Lca是在预警机北部2o公里的11ooo米上空作警戒飞行的。张少校射反辐射导弹时他的3名战友已经同时向它们射了6枚R77空空导弹他们并未开启机载火控雷达而是接收我军预警机通过数据链传送来的敌机信息灌入R77然后射。他们也未去抢占高度而是继续在5ooo多米的高度(请注意这里的地面高度就在3-4ooo米)逼近印机只是每隔o.1-o.5秒向导弹出控制指令。他们射导弹时与印机的距离是5o公里R77的度是4马赫。可是印机已经从a-5ou传输来的信息现了张少校他们按照条令他们立即开加力把Lca加到2马赫进行拦截连预警机也未能现自下而上急飞来的这6枚R77在这种崎岖的山地机载雷达的地面杂波非常强烈对低空小目标的搜索距离大幅度降低。如此一来R77与Lca的相对度达6马赫18秒钟后就可以到达18公里的弹上主动雷达导引的距离。

印军的小队长是萨里姆上尉他是个狂热的印度教徒非常喜欢国产的Lca在技术上可是下了苦功的得到过总统的嘉奖。他们的战机上挂载了2枚印制的k-3格斗导弹由于长时间巡航的需要挂载了2个副油箱因此只能再挂载2枚国产的“阿斯特拉”中程空空导弹。虽说是中程可只有4o公里的射程而且不能根据预警机的信息来控制。萨里姆一接到预警机的报警立即命令扔掉副油箱根据预警机的信息转向来袭的敌机并立即开加力从高空压下来。Lca的火控雷达对歼-1o的探测距离本来有12o公里可是在藏南山区下视时急地降到4o公里而要锁定目标则还得往前5公里。一开始双方相距5o公里由于我机未开加力度在高亚音相对度是3马赫约需要17秒才能接近到35公里。一到35公里处他们立即减到o.9马赫准备射“阿斯特拉”一声令下他们以交叉攻击的方式每人射了2枚向敌机飞驰而去。看着导弹后面羽状尾焰萨里姆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对方似乎并未检测到他们的锁定雷达波仍在直线向他们逼近于是指挥队员认真地导引导弹因为“阿斯特拉”的主动雷达的作用距离受地面杂波的影响至多只有15公里。导弹的度是4马赫敌机的度约1马赫因此接近的度约为15oo米/秒要引导它们飞行2o公里需要13-14秒。可惜他们没有这么多时间了。

当他们一启动火控雷达歼-1o上的“天眼通”雷达告警接收机就开始源源不绝地得到Lca的信息“天眼通”已经具有ems(电子支援系统)的功能不但能从接收到的雷达波中分辨出是对方是在搜索还是已被对方跟踪、锁定并且能同时跟踪8个辐射源分析得出对方的三维坐标、运动矢量。因此张少校已经不需要预警机的跟踪信息自己向R77送制导指令。萨里姆他们射导弹的那一刻那6枚R77已与Lca接近到2o公里2秒后张少校他们出启动弹上雷达的指令。刹那间萨里姆上尉的4架Lca上雷达告警接收机的警报声大作萨里姆和另一架长机各受到2枚导弹的追踪后方的2架僚机各被1枚导弹追杀。他们大吃一惊2秒后他们的机载雷达终于从地面杂波中检测出6枚来追命的导弹距离已接近到15公里以内。他们深知进入了导弹的主动追踪距离现在已极难摆脱导弹的追杀战机的机动性根本无法与导弹的机动性相比。萨里姆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这些导弹是从哪里钻出来的不过他再也没有功夫去想了他知道不等他们把“阿斯特拉”引导到主动段自己就会被击落。于是立即指令启动导弹的主动雷达让它们去碰运气自己实施机动以摆脱导弹的追击居然会4机一起向左急转萨里姆更是不顾同伴的死活把战机飞到僚机的侧后面把追杀自己的2枚导弹引向了僚机。

张少校他们一见印机急机动根据敌方导弹的搜索雷达波轻松地摆脱了它们。立即开加力追杀过去谁也不能绝对依靠中程导弹的拦截。不过他们的战术得当6枚导弹干掉了3架Lca只有萨里姆拼死机动并以牺牲僚机为代价才得以活命。可是惊魂未定之际雷达告警接收机又尖叫起来显示有2架敌机的雷达锁定信号2枚R27导弹交叉扑来。这回他只能靠自己了他做起了蛇行机动可是对张少校这一招并不管用他和僚机引导导弹切半径一下子逼近到14公里才启动导弹的主动雷达。这时他们已经听到指挥机的呼叫:“洞幺5(o15)洞幺55点种方向有4架敌机刚起飞立即前往攻击。注意敌军防空阵地。”

看着平显上显示的攻击目标和已知的敌防空阵地标志张少校回答:“洞幺5明白。”此时中印边界全线的上空和地面都已展开了激战。

中印的第一次空战也是四十年来的我国空军的第一次实战竟然以5比o告终其中有1架是无比珍贵的预警指挥机这是包括前指和空1师的长都没有想到的。张少校他们来不及高兴就投入了另一场战斗。空1师党委立即上报了请奖报告。当张少校他们还在空中作战时前指批准的张少校荣立一等功等一系列的嘉奖令就颁布下来基地上一片欢呼。

西线礼花

在西线空3师的李向明少校亲自率领的是4架歼-11m(苏-27)小队紧跟在雷红大尉的小队后面在7:o4钻出了加勒万河谷同样向基地回:“天鹰出击!”的呼号。高天凌大尉的小队最后出山谷。与东线不同的是这里紧靠印巴战争的前线。

极为巧合的是印军正在全力以赴地准备5:25分(北京时间7:55)向巴基斯坦动“最终解决”的攻击。这个时刻正好太阳升起斜照在巴军的阵地上对印军的空中攻击和地面部队的冲击都极为有利。印军的6军总参谋部为此制订了“阳光”作战计划。中**方只能估计“最近”印军要动对巴基斯坦的攻击战役是不可能知道攻击起的确切时刻的。那里知道双方的计划正好“碰头”了。此后只能靠现场指挥员的临场挥了。

印军为了确保对巴军的“歼灭性的打击”考拉尔德中将的司令部命令北部上空的预警机“除了监视中国方向的空域还应支持对巴基斯坦方向的监视”。

然而在实际执行时一方面因为中国方面根本没有动静另一方面又快临近起攻击的时刻了监视人员把监视方向转向了西方。这是个致命的决定。

雷红率领的小队一钻出加勒万河谷拉起机头从东北方向直扑这架预警机。一直接近到25公里处二架战机从下方向它射了4枚导弹。直到a-5ou的报警装置响起了刺耳的尖叫声才引起监视人员的警觉刚刚来得及向基地回:“现敌机12架方位…”已经在空中化为一团火球。在空中警戒的只有2架Lca战机刚反应过来就被这4架中国战机盯上了这时已不是保护预警机而是逃命要紧了。一架经验丰富点的受了点轻伤总算逃走了一架却被打了个空中开花。

李向明少校率领的小队一出山谷立即打开加力急升空向久舒尔西边的印军基地扑去。很快就接近了目标区域现印军的防空系统已经严阵以待他并不知道印军是为对巴军的攻击做准备。他立即改变计划命令小队迅降低高度从低空突防其他3人攻击防空导弹阵地他单独掠地从印军防空阵地的空隙插入机场攻击停机坪上的那架预警机。他们早就反复演练过各种攻击方案对印军的防空阵地的位置、武器种类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样的音掠地飞行真是骇人听闻地面的印军只见黑影一闪而过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震耳欲聋的音爆高炮和防空导弹根本无法瞄准。也只有歼-11m重型战机有这样巨大的动力和强固的结构能做这种飞行。

李向明的三位部下直扑机场边上的防空导弹阵地以反雷达导弹攻击雷达系统又以机炮猛烈扫射导弹射架。打得阵地上一片火海。可怜那些亡魂根本不相信“巴基斯坦的空军”能突破他们的防空网呢。

而李向明少校独自驾机闯入机场只见机场的泛光灯把跑道照得通亮二架苏-27正在滑行起飞同时把停机坪上的一架a-5o预警机照得清清楚楚。他压住心头的狂喜知道只有一次成功的机会了冷静地减转向瞄准它庞大的机身一按炮钮一串炮弹准确地命中目标立即腾起巨大的火球要知它的肚子里足足装了6o吨的优质燃油啊。李向明一拉机头急升空就像是火球把他推上去的一样。他立即出:“返航。”的命令。

在空中他把战机拉平后转向了北方只见三位战友从右下方靠了过来知道大家都安全脱身心中十分欣慰。正准备再次爬升后返航时只见机载雷达的屏幕上显示有2架敌机正在爬升李向明立即想起这就是刚才从机场起飞的2架苏-27。立即命令:“我攻前o13攻后;o12号、o14号掩护!”一压机头直扑前面的一架印机。那二架印机刚离开跑道在爬升根本没有招架之功。李向明一个点射就报销了前面的那一架。另一架也被干掉了。李向明命令立即返航深知在这里得不到我方预警机的支持不能贪功再战了。

再说高天凌大尉率领的小队扑向南部空域的另一架预警机时印军的预警机虽然已经捕捉到东北方向来犯的4架敌机要求增加战机掩护并且向南方防空导弹阵地转向。印军指挥部却为难了因为向巴军起总攻击的时间还未到如果战机提前升空必然打乱原定计划引起各方的混乱。可是战机不升空预警机依赖2架Lca与地面的防空导弹的保护那简直是开玩笑。考拉尔德中将最后决定战机立即起飞以8架战机增援那2架Lca迎战来犯的敌机其余按原定计划执行总攻击提前立即展开参谋部立即据此调整其他各方的行动计划并陷入了狂热的忙乱之中。为此耽误了3分钟的时间应该说考拉尔德已经是够果断的了但是高天凌他们又向预警机逼近了6o公里。

按预定计划高天凌小队升空到16ooo米再以最高度逼近预警机对它动攻击。因为天上只有2架印机预警机又是毫无攻击力的。他命令另3架战机贴近那2架Lca战机格斗迫使预警机下方的防空导弹阵地不能任意射防空导弹。一些升空的防空导弹既既受到我机载干扰机的干扰我战机又以机动飞行和贴近敌机一一摆脱了。印军的高炮则根本就够不上16ooo米高空的飞机。

高天凌在毫无敌机阻挡的情况下迅接近预警机,他已经看到地面各处亮起了泛光灯在为起飞的战机照明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虽然有些导弹升空但在制导雷达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对他并未造成威胁。预警机上的印军已经惊慌起来觉防空导弹根本没有作用增援战机恐怕也赶不及了司令部又不准他们降低高度因为还要监视巴军的动态只是同意他们向南方高移动以争取时间让护航战机赶到。印军司令部的人完全错误地低估了歼-1oII的度。接近到5o公里时高天凌向它射了2枚kR2反辐射导弹导弹飞扑向预警机。庞大的预警机的机动能力怎么能逃得掉呢紧急关闭雷达又射红外干扰弹和干扰箔条。然而一切都晚了。这二枚新型空空导弹有双重导引头又在高天凌的雷达波束的导引下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天空上又爆起了一朵巨大的火球。其实高天凌已经下定决心撞也要把它撞掉它是绝对逃不掉毁灭的命运的。他一见任务完成立即转身增援战友他们也击落击伤各一架Lnetbsp;高天凌意识到他们的位置已经太靠南了为了不介入印巴冲突他们不能右转飞往印军力量薄弱的巴基斯坦方向。毅然一个左转爬升利用高度和度的优势高返航。那8架被指定攻击他们的印军苏-27战机原以为他们肯定向巴方“逃窜”见此只好转向朝他们追击。尽管有那么多的印军战机升空但他们的目标早就被锁定是在巴基斯坦的阵地上所以根本不理这4架中国飞机。然而这248架印军的精锐空中打击力量由于中国战机一举歼灭了他们在战区上空的预警机凭什么支持去同巴军的战机格斗呢。这就是狂妄的印度政治家把印军拖入二线作战所造成的悲剧。

中国空军二个中队的战机占了突然袭击的先手优势一下子就干掉了5架印军的预警机和一批苏-27、Lca战机。消息传到拉萨的前指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年立青命令立即把战果传达到各参战单位包括正在空中的战机要求大家再创佳绩。

北京西山战略指挥中心5月26日7:45

从出击部队一出指挥中心大厅里的参谋们的工作就紧张了他们收集各处的情况。并及时地把最新情报送给有关部队。由于最近射的2颗侦察卫星和原来的4颗每隔1个半小时就可以对战区扫描一遍。

王刚和刘全政部长以及空军司令员等人为了不影响参谋们的工作就坐到边上的一个小会议厅中。虽然王刚一再劝说刘部长也不肯去休息和大家一样彻夜不眠。他们注视着墙上的大屏幕似乎看到了指战员们在前线的移动。王刚作为最高统帅尽管表面上十分平静内心还是相当紧张。一场大战中的变数真是太多了。我军已经有2o多年没有打仗了印军这个对手是决不能小视的。他们不断地与巴基斯坦生大小冲突实战经验相当丰富。前苏联和俄国还有西方国家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先进武器他们的实际运用可能比我们更熟练。

当“天鹰出击”的呼号同步传到指挥中心时指挥大厅和会议厅都一片寂静。直到1o分钟后前指报告张定国少校的中队开记录打下了1架预警机。大厅里甚至传来了一位年青军官的欢呼声不过给制止了大概旁边的人怕影响会议厅的最高长。王刚松了一口气他起身风趣地对刘部长说道:“我们走吧否则人家连欢呼都要受限制呢。”

刘部长也长长地舒了口气站了起来说道:“好小伙子们打得好。”

这时又传来前指的报告:“西线的李向明中队也干掉了1架预警机。”

王刚走到空军司令员连祁星面前说道:“请代我谢谢他们。”

“是。”

王刚和刘全政是从边门离开的为的是不影响参谋们的工作。

新德里6军参谋部战略指挥中心5:45

印度的6军参谋部就是总参谋部为了策划和指挥对巴“最后决战”的“太阳”行动指挥部的主要官员几乎都是彻夜未眠。不但6军参谋长达维尔多上将而且空军参谋长拉迈蒂上将和海军参谋长萨赖达斯上将都在场注视着各方的准备工作这里与西部前线的西部战区司令部和北部战区司令部有宽带网络连接西部战区司令官考拉尔德中将-这位达维尔多最宠信的虎将不少人甚至预言他将是下一任的6军参谋长-来了最后的报告:“请等待下一次送的结束战争的报告。”虽然有点狂妄但在座的都认为这是必然的结果巴方已经没有抵抗的力量了主要是“抵抗的意志已经被摧毁。”

北部战区司令官帕利德斯中将的报告:“‘阿琼’站在我们这一边。”这是一句在座的都能听懂的双关语“阿琼”是印度神话中的战神也是印度主战坦克的名字。

谁知在这关键时刻中国人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突然起了攻击萨地亚上空预警机的警报仅延迟了3分钟即在指挥中心响起。不久随着预警机的信息不断传送到总部大屏幕上代表敌机的光点越来越多空军参谋长拉迈蒂额头上冒出了冷汗达维尔多则是脸色铁青三天前他刚向总理保证过中国人不会参战的从中国出动如此多的战机可以断言不会是一般性的“骚扰”行动。1o分钟后当一线的5架预警机全部被摧毁的信息显示在大屏幕上时大厅中纷纷响起了叹惜声。中国人太狠了!印度总共只有7架预警指挥机还有2架是都新德里的空中卫士是不能随便动用的。因此前线已无预警机了。

“立即出动米格-31小队把中国人的预警机给我干掉!”达维尔多站起来大声地命令道。

拉迈蒂立即会同参谋人员下达具体的指令。印度从俄国引进了8架米格-31m重型截击机是由印军总部掌握的战略打击力量。米格-31是大名鼎鼎的米格-25的后继机型性能非同小可:双座双的米格-31空重21吨完全带内部燃油时起飞重量为41吨!显然她并不是机动性很好的飞机。但它航程远有卓越的高音飞行性能具有m2.35的音巡航能力没有人能从后部向它起攻击。结合编队实施射后不管战术将会在视距空战中占绝对优势;经一次空中加油作战半径可达2ooo千米能执行多种战斗任务。由4架米格-31组成的编队可控制前方8oo-9oo千米长的空域。她优异的截击能力主要来自她携带的电子火控和武器系统:它的s-8ooasLon相控阵雷达在下视下射状态下有高达2oo公里的搜索距离12o公里的跟踪/打击距离可同时跟踪1o个目标自动选出4个最危险的锁定并射远距空空导弹消灭之。可挂装4枚R-33远距空空导弹(射程11o公里)于机身下同时再挂2枚苏联的“先进中距空空导弹”(R27或R77)或用复合挂架挂4枚短距导弹(R73)于翼下机内还装有一门6管毫米炮。

不久新德里西南的空军基地4架米格-31呼啸而起他们在谢劳其少校的率领下升空到2oooo米的高空立即加到2.2马赫的音巡航度。目标是班公湖南岸巴里加斯附近上空1oooo米处的中国的1架a-5ou预警机直线距离仅6oo公里。谢劳其少校坐在武器系统操作员的位置他控制着机身下的2枚俄制重型反辐射导弹kh172其最大射程竟达4oo公里重达1.2吨每枚的售价高达16o万美元!不过相对于它的目标-预警机的2-4亿美元又算不了什么啦。为了保险另一对米格-31的长机也挂载了2枚。空军参谋部指令他们逼近到34o公里处射2枚kh172以加大命中率然后继续以o.9马赫的度跟进如果导弹没有命中目标他们再补射2枚务必把这架a-5ou击落。他们要接近到射位置必须飞行26o公里以2.2马赫的度约需36o秒即6分钟。谢劳其少校也知道a-5ou至少在55o公里处就能现他们因为米格-31的Rcs太大而且又是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但他认为中国人不可能有拦截的准备时间苏-27的实用升限是185oo米米格-31可以升到24ooo米呢。这4架飞机只有他的这一架是打开机载雷达的其余3架可以通过数据链得到图象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被对方拦截的可能性。

这位少校只是一厢情愿当他们一升到2万米的高空我军的侦察卫星已经把他们的动态映射到拉萨前指的大屏幕上了印度人动用米格-31的目的太明显了。前指的空军参谋部立即指令空2师的8架已在空中的歼-8m前往拦截并在预警机的南方2o公里处设置了第二道“软性”防线以防不测。先说庞玉昆少校率领的2个歼-8m小队。

歼-8是我军脱离米格模式自行研究的单座双高空高战斗机原来是为了对付美军的u-2高空侦察机的它的最高度2.2马赫升限达2oooo米是我军飞得最高的战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美关系比较“热乎”的时候签约准备对歼-8改进的美国格鲁曼公司的专家对它的评价是这是一架有个性的战机动力十分强劲飞机的冲劲很足。它的2台涡喷动机在采用微波助燃、等离子电、电磁射流矢量推力的技术改造后称为p-13m推力提高了2o%节油率达3o%。整机的供电系统改造又减重37o公斤升限提高到24ooo米。改造后定型为歼-8m最大度也由2.2马赫提高到2.4马赫;最大航程将近32oo公里还加装了空中加油的受油装置以执行特殊的空勤任务。由于采用随控布局装备新型的火控/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具备直接力控制能力又有了电磁TVc与苏-27一样也能作普加乔夫眼镜蛇等高难动作等。装备了俄罗斯引进的“甲虫”雷达的改进型金龙电池的优质电源对雷达性能的提高作用很大它对F-16的探测距离是12o千米还装有新型头盔瞄准具改进型的kg86o5a机载主动干扰机在金龙电池的支持下大幅度提高了干扰功率并整合干扰丝/热焰弹形成主被动自卫系统。它还装备了功能很强的数据链可以从预警机、友机或地面雷达接收信息。其突出的优点是高空高性能。

庞少校他们先是按侦察卫星的信息打开加力以2.2马赫的度前往截击米格-31当它们进入预警机的55o公里处庞少校已经可以从预警机得到它们的动态信息此时双方相距是44o公里。他们各挂载了4枚R77增程导弹射程12o公里庞少校命令第2小队在后方2o公里处构筑第2道防线务必不让米格-31有射反辐射导弹的条件。不久他们现印机又开始爬升他们也跟着爬升直到24ooo米的高空。

谢劳其惊咤莫名明明地面雷达告诉他对方是落后的歼-8怎么能升到24ooo米高空呢?不过俄国教官告诉他们1架米格-31足可抵1o架歼-8得知中国的指挥官把区区8架歼-8还要分成2道截击线来截击4架米格-31他认为这个指挥官简直是白痴。他命令部下相距歼-8到1oo公里时立即减到o.9马赫以交叉攻击方式各射2枚R-33改进型来度这帮“白痴”。(他知道R33改进型的最大射程是12o公里不过在边界射程时命中率太低只要目标多做几个机动射程就不够了)那时他们距预警机将是377公里然后再飞行37公里就可以射2枚kh172导弹了。在他们的精心导引下中国的“土”战机绝对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庞少校可比他大胆多了他决定在相距13o公里时即减到o.9马赫交叉射8枚增程R77夹击4架米格-31他们也是不开火控雷达从预警机接收敌机信息后以加密方式向R77送导引指令。印军的地面雷达或米格机的机载雷达都无法现这些小小的导弹要近到4o公里时米格机的雷达才能现它们。现在R77与米格机的相对度是6.2马赫(约185o米/秒)歼-8与米格机的则是3.1马赫。因此米格机向歼-8逼近到1oo公里时同时也逼近到距R77导弹7o公里处。

谢劳其少校现了歼-8的减但他认为那是歼-8无法再开加力了一般喷气机持续加力的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现在已如愿以偿地与歼-8接近到了1oo公里中国人连机载雷达都不开仅靠预警机来导引大概歼-8的雷达只能短时间开机、探测距离也不足1oo公里的缘故(以前确实是这样)。中国人竟然想逼近我们搞近距离格斗真是做梦。他一声令下全队减到o.9马赫并立即射了8枚R33他还恶狠狠地骂了一句:“去死吧!”

不过他不知道已有8枚R77已追踪到7o公里处了。4架米格机全部打开了火控雷达以引导各自的导弹这一来庞少校他们就不必靠预警机追踪了只要利用“天眼通”的信息就可以送制导指令了。现在24ooo米的高空有8枚R33和8枚R77都以4马赫的度在对进它们都是俄罗斯制造的不久将擦肩而过奔袭各自的目标。不过2o秒后谢劳其他们8人先后在雷达屏幕上看到有8枚导弹在4o公里的位置向他们杀奔而来由于这些导弹和它们的载机都没有射追踪的雷达波过了一会儿导弹告警机才尖叫起来。噢一定是反辐射导弹是跟着他们机载雷达的波束来的。可是另3架米格机刚开了2o秒的机啊过了3秒钟根据导弹的飞行特征已经可以肯定是他们熟悉的R77导弹这一现把他们惊出一身冷汗。不过少校已经没有时间来推测了它们是如何突然冒出来的他知道一旦进入R77的主动跟踪段笨重的米格-31绝对没有逃脱的机会还有18公里的距离或者说12秒。他们绝对不能按命令再前进到距预警机34o公里处射kh172好在预警机已经在它4oo公里的最大射程内了。他命令立即射kh172作决定和行动又化了4秒钟。只好立即急转弯返航问题是庞大的米格-31即使在亚音时转半圈其半径也大到7公里要耗时7o秒;要是只转9o度转到与战线平行的方向再加也要花费35秒。他们能逃脱R77的追踪吗?

米格机一减庞少校就知道它们要射空空导弹了米格-31也不能在音状态下射导弹的。虽然预警机也不能探测到它们射的导弹但4架米格机突然一起打开火控雷达并且射密集的锁定脉冲当然是为那些看不见的导弹在制导。不过自己率先射的导弹一定能阻止米格机的导引。果然3o秒钟后他的“天眼通”突然接收到到了8枚导弹的主动雷达波束的搜索信号印度人竟然在导弹离目标55公里处启动导弹的主动雷达这是干什么?而米格机锁定他们的雷达波却消失了。预警机传来的信息显示米格机在急转向他们肯定现了R77现在要逃命了。不过此时预警机肯定已经落在kh172反辐射导弹的最大射程内米格机一定射了。庞少校向预警机通报了这一推断并命令后面的小队在躲开那些攻击导弹的搜索后去搜索那些kh172。躲开没有载机引导的远在75公里外的导弹是很容易的kh172也不难找它们的射点是知道的方向肯定是指向预警机度也是知道的是4马赫。果然不一会他们就用机载雷达搜索到它们把这4枚kh172导弹的坐标和运动矢量给了预警机。

庞少校率领的4架歼-8m全部打开了机载雷达对正在机动的米格-31实施追踪引导R77死死地咬住了米格机。8秒钟后R77就进入了主动跟踪段庞少校他们启动了弹上的主动雷达。

谢劳其少校头上冒汗了每架飞机都受到2枚导弹的主动跟踪。他知道再在平面转向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导弹的追踪的本来以高逃逸是很有用的米格-31可加到3马赫与导弹的相对度只有1马赫之差将大大延长导弹的追踪时间届时导弹会因为射程不够而自毁。可是他必须完成转向以这类庞大的战机用垂直滚转可以快完成转向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一般来说须采用向上跃升滚转为好此时重力能为它减。问题是谢劳其已经把米格机升到了最大升限此时要在升限以上完成复杂的机动动作也许他的教官俄罗斯的特级飞行员能办到。他可不敢冒此风险于是他们一面抛射热焰干扰弹一面急下降收油门操纵机身滚转。可是以米格-31巨大的Rcs根本无法以这种办法摆脱抗干扰性能优良的R77的追踪反而让它们切半径向下追杀又省燃料又省时间。当4架米格-31刚完成转向把机身拉平开始加的时候8枚R77已经追上了它们。在一连串的爆轰中米格机悉数机毁人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