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东西辉映(2/2)
萨地亚城防司令部6月12日新德里时间5:4o
李德斯凯上校一夜未睡整夜激烈的战斗北方隆隆的炮声和照亮夜空的炮火不但令他无法入睡整个城市都乱了套。向南方的铁路和公路彻夜***辉煌第11快旅在赶到这里来而市民则动用一切运输工具南下为了疏散民众铁路当局加开了客车连车顶上都挤满了人那些返回隆丁的军列的空车皮正好利用来装人利用效率倒是很高。昨天傍晚时分33师在第9重装甲师的支持下杀入重围去接应那3个师及各城市的守军残余部队居然一直杀到了阿帕龙的南郊。谁知根本不见一个印军由于我军的强大干扰功率33师的师长只能凭炮声来判断激战的方向现激烈的炮声远在东北方向至少2o公里处正在犹豫之际部队的后卫爆了猛烈的枪炮声不久后路就被切断了。这些情况都是好不容易逃出来的传令兵报告上校的此时已是深夜时了。
上校此时着急的已经不光是33师的事了第9重装甲师为了给33师提供火力支持坦克和自行榴弹炮冲击的位置太靠前了而当地的地形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坦克战印军为了安全把攻击力较弱的“阿琼”坦克部署在后部。谁知突然从夜暗中杀来一支反装甲直升机群一下子击毁了后部的3o多辆“阿琼”坦克这一下把其余坦克的退路都给堵死了。于是刚开来的第11快旅的6航兵团立即前来迎战他们第一波就出动了由42架卡-52、卡-5on和卡-6o组成的混合武装直升机群企图以压倒优势围歼我机群。在这关键时刻上校亲临前线以微光夜视仪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当时第9师的参谋长报告敌军有24架轻型直升机和卡-5o所以当11旅的机群从东西二个方向实施夹击时上校信心很足。可是当夜视仪中突然闪现出大群敌军直升机时上校以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很快就估算出足有7o多架!他紧张得手心直冒汗。敌军一下子以出2:1以上的优势展开了狂猛的攻势。天空中顿时布满了导弹和炮弹轨迹组成的火网不久就有被击中的直升机冒火和坠毁。起先上校还分不出敌我很快他就看出了名堂印军的直升机火光要大得多敌军的直升机即使坠毁也几乎不冒火。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电动直升机?!
上校可不知道由于46军借助各天鹰基地和攻占的印军前线机场大多数已经投入了战场我中央突击师全部腾出手来向萨地亚-利多方向突击。他们的6航兵团借助山区的复杂地形和电动直升机的优异性能、集中运用以优势兵力迅地围歼印军的直升机群打得印军毫无还手之力。
11快旅连忙把第二波――也是最后的24架“山猫”、aLh武装直升机全部投入。他们还没有接近战场就被夜暗中杀出的敌军第二波44架电动直升机又包围了。敌人也太狠了简直是不留余地。就在上校的眼前11旅的6航兵团几乎全军覆没他能数出逃回萨地亚的直升机连冒着烟的也算上也不过2o架。他知道战区也派不出更多的武装直升机了战区已经彻底丢失了制空权包括低空的制空权。可是上校很快就不能看下去了。补充好燃料和弹药的敌军主战坦克再次冲击过来截断了第9师的退路他们以狂暴的火力向萨地亚的守军和6续赶来的11旅突击步兵营起攻势迫使他们后退到重炮团火力保护的防线。上校奇怪第9师为什么没有动静呢?
他可不知道在直升机大战时中央突击师的特种兵们可比那些飞行员还忙呢。他们装扮成印军在混乱中直插重装甲师的坦克和自行榴弹炮群当时这些重型战车被地形分割成7大块特种兵一围住一块这一块就不再有直升机和炮弹来“照顾”了。那些坦克正在为被堵在路上无线电又遭强烈干扰而愁呢一见有步兵“兄弟”过来而且周围炮火也弱了许多于是大胆地钻出坦克来了解战况。其结果就不用说了。只费了2个多小时印军第9重装甲师的剩余的16o多辆坦克和7o多辆自行榴弹炮全部落入了我军的手中。好在46集团军的坦克师有很多后备的坦克手于是这个师成了我军最为庞大的坦克师了。在前面的那部分坦克很快就把那些堵住通路的毁损的“阿琼”坦克拖走打开了通路。
在这黎明时分这支坦克师集中了自行榴弹炮的远程火力猛攻萨地亚的守军司令部里的上校和他的参谋紧张万分他们已经对33师和第9师不抱任何希望了虽然据卫星侦察的信息知道北方仍在进行战斗。眼下的当务之急是保住萨地亚城上校向战区司令部报告了战况并上报了他们的防御方案――印军居然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案也可见他们完全没有料到我军会实施追击。方案的要点是收缩防御圈因为萨地亚只有3个步兵团、1个防空兵团和1个重炮团更要命的是只有野战工事!11旅自然也无法去“突击”了居然成了机动的预备队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正当他们紧张万分地准备抵御敌军的进攻时前线的观察所报告敌军的坦克师绕过城东穿越察隅河向南方快推进在察隅河南岸与萨地亚隔河想望的当戈里市的守军也报告敌军大批摩托化部队在直升机的掩护下快向南方推进重型坦克也在崎岖的山路上向南挺进。不过又有一支部队接替了坦克师与萨地亚的守军对峙他们在城市周边的小山包部署了炮兵部队已经开始试炮了。
观察所的报告令他们十分不安敌军不但有大批的1o5毫米榴弹炮而且有相当数量的155毫米炮火力十分猛烈。昨天从北方逃出来的官兵的报告得到了证实敌军拥有了轻型155毫米榴弹炮可以用直升机到处机动。上校立即向利多的城防司令官潘格斯准将通报了消息。
在作出了那么大的牺牲后印军在锡金战线究竟有什么进展呢?
利多6月12日北京时间18:1o
潘格斯准将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人的大军会这么快地冲到他的眼皮底下可以说他从来也没有想过会在利多同中国人打仗。昨天33师刚调往萨地亚47装甲步兵师就从隆丁向这里调动了。由于拥有良好的铁路和公路系统印军可以快地调动兵员和物资(令普拉德尔中将甚至6军参谋总部的人员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国拥有那么强大的空中优势竟然不懂得破坏对手的铁路枢纽)。利多-迪格博伊对印军太重要了迪格博伊是印东北地区唯一的油田是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利多的西郊有一个大型空军-直升机基地战机均已撤离尽管跑道已经修复了仅供运输机使用。目前是城防司令部、出击的11快旅和47师的6航大队在使用这个基地。不过基地内的几个洞库中还有大批战机的备件和导弹等弹药虽然武装直升机也可使用其中的一些型号不过印军主要还是准备用于日后的大反击。
谁知昨夜33师贸然冲入敌军的包围圈后不久就杳无音讯。连为他们提供火力支持的第9重装甲师也被敌军的坦克师切断了退路。今天上午萨地亚城防司令的通报承认他们已被歼灭了。本来潘格斯准将对地面战很有信心可是李德斯凯上校在电话中向他通报:“敌军的重炮火力十分惊人潜入敌后的侦察员报告他们亲眼看到敌军从‘黑鹰’直升机中卸下155毫米榴弹炮肯定是轻型榴弹炮。我们在整编山地师基地中的轻型榴弹炮也重达5吨多只有米-26才能搭载。请阁下注意这一情况。”
准将这才如梦初醒中国人如果能把155毫米榴弹炮随意用直升机吊运到各处的山头上向下面的目标开火那就太可怕了。该型重炮正常的射程就达25-3o公里使用底排气弹或火箭增程弹的话射程可达35-45公里。在那些整编山地师的仓库中存有大批的这种炮弹正好为他们所用。拥有制空权的一方只要把这些重炮吊上敌军阵地周围的高地上可以控制很大一片地域威力有多大啊。原来以为中国人会攻击已经三面被围的萨地亚所以战区司令部命令第33师前往增援后又命令第11快旅前往增援。谁知敌军竟然不怕后勤补给线被切断以2个师的兵力直扑利多后面还跟着一个重型坦克师呢。于今天下午16时左右一下子兵临城下。当时准将已经被1978高地的事搞得头昏脑胀了。
准将当时刚要去餐厅午餐一位参谋向他紧急报告了1978高地的情况。准将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只知道高地上被摧毁的雷达站正在加紧恢复而且总参谋部运来一部俄制的新型多基地雷达它有4个射天线另外有1个接收天线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地方依靠极为准确的基准时钟和光纤网络连接可以实施远程警戒敌军的反辐射导弹根本不可能找到接收天线4座射天线可以轮流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只要布置一些伪装将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参谋告诉他山上已经现了敌情他们送上山的雷达和技师可能都落入了敌军手中了。准将十分紧张立即召集了紧急会议司令部当然不会有现成的方案啦。1978高地可是在利多的背后敌军攻击部队的前锋马上就要抵达城市的北部了这一来岂不是成了腹背受敌了吗。参谋部立即拟订了方案估计山上的敌军数量不会太多仅以直升机空运装备和火力也不会太强只是地形易收难攻。决定以一个团的兵力并由司令部的6航大队出动4架武装直升机提供火力支持向偷袭的敌军起强攻。
可是出乎意料在武装直升机火力的掩护下先是由1个连沿山北唯一的登山公路向上仰攻他们以2辆装甲车为前锋顺利地冲到原来的岗哨――里面空无一人。可是刚转过一个山嘴一排迫击炮弹就在队伍的上空猛烈爆炸这些印军一听到炮弹的呼啸声就立即卧倒――这是标准的躲避伤亡的办法可是这次不顶用了那些炮弹并不像以往撞到地面才爆炸以掀起大批的砂土。它们在5米左右的低空就爆炸了均匀的弹片播撒下死亡。那些空中的直升机根本就找不到冒烟和出火光的迫击炮阵地也就无从起攻击了。几排炮弹一炸那二辆装甲车几乎成了“孤家寡人”了装甲车倒是不怕这些迫击炮弹可是不久二枚从灌木丛中飞出的反坦克火箭弹确准确地命中目标二辆装甲车顿时成了火炬有一辆车中的印军还算逃了出来。在队尾的上尉连长邓格尔只听到前面的爆轰声和伤员的惨呼声等他急忙转个山嘴眼前的景象把他惊呆了。地上满是伤亡的兵士二辆装甲车在爆燃只有少数生还者像是被吓傻了趴在地上向前面瞪着大眼睛。倒是有2架直升机扑了下来在向一处灌木丛射火箭弹。上尉再次看到了惊人的一幕突然从四周的山坡的灌丛中4枚拖着耀眼的火焰的防空导弹交叉飞向那2架直升机由于距离太近直升机又处于俯冲的状态根本无法逃出导弹编织出来的火网。双双被击毁动机后撞向了山谷。上尉和另2架直升机上飞行员都向团长做了报告。
团长命令直升机不要太接近地面然后命令第一营营长率领2个连同时从公路和小路分路向山上推进让他们配合直升机去营救那2架坠机的直升机上的飞行员还是3辆装甲车插在队伍的中间它们不停地向可疑的地点开炮虽然不见得能击中目标可是壮胆的作用还是有的。团里徒然有大炮可是不知道往那里开炮仅剩的2架直升机也不能提供太多的火力支持只能凭战士的勇猛了。他命令2营做准备向前推进到进攻位置以接续1营的攻击。他又派出了炮兵观察员去侦察山上敌军的炮兵阵地。可惜团长缺乏低空火力支持一件任务也没有完成。这次迎接印军的可是轻重炮弹一起倾泻而下2架印军直升机既想去救坠机的飞行员又要去攻击炮兵阵地结果在攻击炮兵阵地的时候又有1架被高射炮击中受伤后还算勉强飞回了基地。那些进攻的印军不但遭受了炮击还被不时从各处射来的枪榴弹、枪弹击中损失惨重。只有不到1百人冲到了公路的末端――缆车站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且他们的后路已被炮火封锁。很快被冲出来的特种兵收拾掉了。印军的炮兵并不能威胁隐藏在各隐蔽阵地的那些轻型炮那些迫击炮更是无声、无火光、无烟移动又方便弄得印军不知道我军在山上到底有多少炮了。眼看一个营在短短的2小时就消失了团长只好命令停止进攻请求司令部增派武装直升机了支援。
可是潘格斯准将已无心再应付这件事了。
原来今天尽管不少响声巨大的榴弹不断在萨地亚-当戈里、迪布鲁格尔几个城市周围的郊区轰鸣那只是催促居民们赶紧离开这一地区。48集团军留下143师在萨地亚市周围建立攻击阵地并未正式展开攻城战。主力部队和46集团军的坦克师绕过萨地亚的东部扑向南边的利多市到傍晚时分已经完全控制了利多市东郊直到印缅边界的大片地区。一直隐蔽在密支那-利多市公路中段的庞大车队一接到指令立即从莫高市西边的结集处出向利多方向高推进。于晚间21:35越过了缅印边界那加山脉(“野人山”)的山口很快就把o辆9o-m和T8o-m(俄制T-8ou的电动改进型)重型坦克64辆155毫米电动自行榴弹炮6个单位的重型防空导弹系统送到48军的坦克师的手中。48集团军如虎添翼连同46军的坦克师一下子包围了利多市。东线的战局生了重大的变化。
印度军方这时才如梦初醒中**队采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一举打通了一条极其重要的通道把不可能通过西藏的公路系统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的重型坦克和重型火炮绕道缅甸送到了前线部队的手中。
印度政府当晚表声明指责缅甸政府背弃中立立场为中**队提供运输通道是对印度的挑衅行为。这一声明遭到了缅甸政府的断然驳斥缅甸政府指出印度并未向中国宣战缅甸也不存在“中立”的问题。如果印度政府认为有什么东西不应该从缅甸运入印度印度政府应该有能力制止这种行为。印度的无端指责才是对缅甸的挑衅。声明最后警告印度政府不要对缅甸存在野心。
天鹰一号基地6月1o日
原来前指按夺取的先后把原印军整编山地师的基地命名为天鹰x号基地后来大家觉得很难记的住于是在昨天下文把印军在我国境内构筑的8个整编山地师基地从西向东重新命名为天鹰一~八号基地。天鹰一号基地就是原印军第一整编山地师的基地位于奇普恰普河南岸与“传统习惯线”西边的印军边境重镇斗拴特别里奥地直线距离只有5o多公里。现在是第15空降军的司令部所在地他们与西边不远处的印军西线重镇斗拴特别里奥地的驻军对峙。我军的部署与印军的相反基地内并无重兵驻守里面主要是装备的维修中心――他们的技师和工人大概是基地里任务最重的要把大批的印军装备进行适用性改造医务中心和物资转运中心。内部的野战机场繁忙异常大批的运输机不断起降运入兵员、燃油和弹药返航时运走伤员和部分战俘现在还增加了一项任务――把附近农牧场的农牧产品运到拉萨等地因为当地部队还消耗不掉。这里的战争物资大都是从喀什运来的不过已经有部分从新建的和田基地供应了那里的空运距离更近了。
空降军肯定是我军人员素质最高、装备最精良的主力军。他们会同56集团军连续扫荡了西段边界北部地区的印度入侵军印北部战区将他们视作心腹大患。国内的不少评论员不甚重视中印边境西段(包括中段)的战事印军侵占的领土面积比东段的要少得多这里的人口密度更小离开拉萨或新疆的重要城镇也远得多。可是从印度军方的立场来看就完全不同了。要知道这段边界离印度都新德里最近之处只有35o公里啊!不用说导弹就是我军的4o6火箭炮(注)居高临下也能打到那里了。不用说苏-27就是歼-7也能到那里去空战一番了。这就可以说明印军为什么要在那片不太大的占领地上不惜耗费巨资构筑了5个规模巨大的整编山地师基地(其中1个在“传统习惯线”的印度一侧驻扎着第五整编山地师)。他们近期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侵占我阿克赛钦地区的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至于远期目标那只有天晓得了没有人能预测印度扩张主义者的野心。
我军在西线歼灭了4个整编山地师收复了巴里加斯等几乎全部的失地拔除了印军入侵的大部分据点后直迫传统习惯线。印北部战区司令部惊慌万分赶紧调集了、24装甲步兵师、61、63、81、87轻步兵师、第17快旅和161、162二个二级师实施阻截在这一地域与我军作战。本来他们完全可以得到中央战区的全力支持虽然该地区的公路条件不如东北战区但是战机和直升机是可以全面出击的不像东北战区受到狭窄的“东北走廊”的限制。可是印6军总参谋部急于收复克什米尔将大批战机和武装直升机投入了印巴战线和克什米尔战线最近又将仅有的机动兵力尤其是拥有强大6航兵团的快旅投入了收复锡金的战役。北部战区司令官帕利德斯中将只好依靠地面部队支撑防空则由防空导弹和高炮部队支撑。
注:4o6毫米远程火箭炮:我国北方工业公司1999年研制成功最远射程36o公里。弹径也是世界之最配备高爆弹、燃烧弹、钻地弹、子母弹或反装甲弹等战斗部末端可用全球卫星定位电视红外线或激光作弹道修正。每枚弹的毁伤半径45o米。每辆运载车载6枚火箭用密封箱装运载车有自动装填系统。每6辆车为一连还有指挥车、通讯车、弹道校正雷达组成。
斗拴特别里奥地6月1o日18:oo
这是中印边界最北端的印军军事重镇经过四十多年的惨淡经营颇具规模。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中与其说是一个城市还不如说是一个军事基地不过与它东南边的第一整编山地师及南边的第五整编山地师的基地相比还是略有城市的味道。他的5万多居民基本上是为驻军服务的有酒吧、咖啡馆、影院、面包房、医院、学校等服务设施还有些汽车、农机的修理厂和肉类加工厂等为周边农牧民服务的设施。当然有水厂、电厂、邮政电讯局等市政设施。
自从东南边的第一整编山地师被歼后城防司令李费特上校一直紧张万分因为在该市西南边的第五整编山地师有一个团被抽调去增援克什米尔战线了。在前线阻截中方进攻的61、63和81师只能依靠野战工事实施防御在敌军精锐部队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在节节败退161师已经被歼灭。幸好战区一方面命令各部队加强防御不准撤退还向这里增援了149师下午17:oo在东郊已部署完毕尽管这是一个二级师但已补充了不少装备增强了战斗力。再加上原有的2个炮团一个团的sa-17“灰熊”防空导弹团和1个高炮团在险峻的山区实力也相当可观了。城南的直升机出击基地颇具规模原来有3o多架直升机再加上南边第五师基地中的5o多架直升机这一地域的低空突击力量是相当可观的。可是连遭中方的反复空袭以及双方的直升机大战基地中只剩1o架还有战斗力的直升机4架至今尚未修复呢战区也无力予以补充。
上校出身于6航兵团所以前不久亲自指挥过一次直升机空战结果至今令他心有余悸。那是第二次中印边境战争开战的初期他调集了基地中还能作战的16架卡-52、卡-5o、卡-6o和aLh武装直升机与第五师的16架武装直升机组成的机群前往增援第一整编山地师。他们还未到达第一师的基地就被敌军的优势机群拦截并围歼敌军不但拥有48对32的数量优势奇怪的是他们的直升机的机动性特别好(上校当时在一架震耳欲聋的卡-52上指挥作战根本还不知道我军是无声的电动直升机)。更要命的是自己的热成象仪上根本没有对方的图象当然依靠热寻的导引的导弹根本就不起作用主/被动雷达寻的导弹受对方电子战直升机的强烈干扰和山体的自然干扰效率很低。结果自己人的直升机纷纷起火坠落。当他现作战已处于劣势、燃油也将告尽时对方却紧紧缠住不放。打到最后只有他的卡-52和另外7架卡-5o、卡-6o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和高的技巧才逃回基地。据统计他们击落了9架敌机不过有几架似乎是迫降的他还亲自打下了一架无尾翼的“虎”式直升机(我Z-1om)可是丝毫也高兴不起来。最惨的是对方利用低空打击力量的优势把毁损直升机的飞行员都救了回去而他的那些坠机的飞行员却几乎悉数被敌军俘获过去。幸亏基地还有后备的飞行员否则前些天空运来的直升机就无人驾驶了。
战况很不妙原来增援第三整编山地师的第61装甲步兵师已被包围并已损失了一半的兵力。昨天夜里用直升机撤回来的伤员中有该师的副参谋长在同他的交谈中告诉上校前线的印军不但丢失了制空权而且在地面作战中也处于劣势。
李费特上校不解地说道:“中国人只是依靠偷袭才取胜的你们师配备了不少Bmp-1、-2、-3步兵战车还有不少2c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嘛甚至步兵班中都配了便携式导弹和火箭筒再说你们比他们更熟悉地形地面上你们应该很占优势的嘛。”
“老同学不瞒你说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中国人是不可能把这种重型装备弄过喀喇昆仑山脉的一开战才知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了。本来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防御作战已经很困难了敌军居然空运来大批的电动微型战车车型小装甲却很强固同样装了1门3o毫米的机炮还有4管35毫米自动榴弹射器火力很强机动性又无与伦比它们成群地冲击我防御阵地战斗力十分强大。我有机会钻进1辆损坏的微型战车中察看这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它的左右主动轮各由1台电动机直接驱动完全由他们神奇的金龙电池供电。由于没有油箱又不热尽管外形很小内部却可以搭载5个人。
“可怕的是我军配置的大都是红外寻的导弹它们根本不去追踪这些不热的微型战车。我还亲眼看到一辆配置了双管射炮的微型战车居然击落了我军射的一枚aT-5反装甲导弹。这些战车还被空投到我军防线的后背真让人防不胜防。”那位副参谋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上校此时刚要迈步去餐厅一位参谋送来了一份62师转来的电文:
“战区司令部:63师报告我师左翼的81步兵师已被敌军歼灭只有师长和师部的少量官兵撤到了我师阵地。我师兵员也已只剩约三分之二了。请求允许我师后撤至斗拴特别里奥地城休整。”
上校是很欢迎他们来加强城防的的可是司令部肯定会让他们坚守的否则如何争取时间呢?
楚舒勒6月11日17:5o
自从巴里加斯和4个整编山地师的基地全部“失陷”后楚舒勒的城防司令瓦尼德准将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前线的162师已被歼灭剩下的3个师只能依靠野战工事在坚守隐藏在洞库内的仅有的几架武装直升机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再也不敢出击了。只有夜里才有几架运输直升机去送些给养接些伤病员回来。楚舒勒是中印边境西段印军最大的前进基地为了今后夺取我阿克赛钦地区在这里储存了大批的战备物资在北郊有一个规模较大的野战机场在西郊的一个山谷中有一个直升机基地颇具规模。可是遭受中方连续多次的空中打击后战机早就撤走了城市的空防系统已经千疮百孔。前些天用于城防的4个重炮团的阵地也多次遭受敌军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猛烈打击为此瓦尼德准将十分不安难道中国人要“越界”来攻击他了吗?
尽管印军蛮横地不承认我国提出的“传统习惯线”可是这些前线指挥官心中还是有这条线的。第二次中印边境战争一开战瓦尼德就知道越过此线的部队是注定要遭受打击的。他虽然没有参加过上次的战争――或者叫“边境冲突”可是他知道那些“反击”的中**队也只是进攻到这条线就停止了后来在大雪封山之前就撤了回去而且还把缴获的武器也归还了。现在雨季就要到了他们这次还会回去吗?他并不像参谋总部的那些人和媒体那么乐观凭现有的力量要追杀过去并“收复”阿克赛钦地区那是不可能的。对于中国的空中打击力量的估计总部的人肯定是搞错了从开战至今自己的空军从来就没有掌握过制空权而中国人的电动攻击机和电动直升机对印军的地面部队简直就是一场恶梦。它们优异的低空性能、强劲的火力打得地面部队一筹莫展。原来对付这种低空目标主要依靠红外肩射导弹和毫米的射炮现在一点都不灵了它们对毫米机炮一点也不在乎。
中印双方的战略轰炸机在这里有一番较量结果也令瓦尼德准将大失所望。印方的“逆火c”理论上远比中方的h-6(那是图-16的仿制品)先进可是数量太少仅6架。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出动的架次就更少了。只能在远处实施防区外攻击那些俄制导弹十分昂贵当然只能少量使用了还不知道是否管用。听说要从南非购买一批“猛禽”滑翔炸弹那要便宜得多也许能多出动些。不过中国人的h-6的打击可是实在的那么落后的老轰炸机居然也能搞防区外精确打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那些重磅炸弹都是极为准确地击中目标而空炸榴弹的杀伤力实在太可怕了。雷达显示它们远在战线后方的5o-6o公里处受到战斗机的保护印军战机根本冲杀不过去。由于地势太险峻重型防空导弹难以运来中近程防空导弹则无奈他何。它们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数量又多投掷的弹药量相当惊人每当关键时刻就蜂拥而来。准将知道自己的重型轰炸机可都是从俄国租来的不可能有很多的只能叹惜。
参谋送来的一份急报打断了司令官的思绪。装甲步兵师给总部的报告称他们师左翼的87轻步兵师已经被歼只有师长和师部的部分人撤到了师的阵地。不久师再次急报他们右翼的24装甲步兵师的师部也撤到了师不过阵地上还有一些枪炮声可能还有一些孤立的阵地在抵抗。报告还称师自身也损失惨重请求总部允许他们后撤到楚舒勒休整。准将知道总部肯定是不批准的。
如果说对这些报告瓦尼德准将还可以作个旁观者的话那么他在2o:5o收到的部下的报告却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守备1团在东郊派出的一支巡逻部队失踪了这是一支装备了侦察装甲车的侦察分队他们出后没有回任何信息就无法同他们联系了。团部要求派遣武装直升机分队去营救。准将犹豫再三才决定派遣由2架aLh护卫、1架卡-6o搭载一支突击分队去出事地点侦察营救。同时命令全城各处的守备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城内加强武装警察的巡逻。
楚舒勒也是一个军事基地式的城市不过要比斗拴特别里奥地大得多。城内还有些居民不过已经冷清多了前些日子城内可是热闹非凡在入侵我国的领土上搞农牧场的移民大批地通过这里暂时撤回印度内地去了。前些年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不少印度的无地农民到这里来谋生开了不少小型的农牧场。如今一开战自然是逃命要紧不过这些移民相信等雨季一开始中国人就会撤离这里的。
北郊的野战机场尽管战机已经撤离但机场仍有一批空军人员这几天经常有受伤的战机在这里迫降有几架经过检修又飞回后方基地去了。城防司令部派了一个连的部队了加强警卫由于地方太大他们有4辆装甲车用于巡逻。西郊的直升机前进基地就着山谷的地形有二处停机坪和不少洞库规模相当大原来有6o多架各型直升机不过现在只有12架运输和战勤直升机、8架武装直升机了战区司令部答应2天后再调拨几架过来。因为这个基地在后方城防司令部前些天只是派了1个加强排来加强这里的警卫力量。准将的命令一下各处自然要忙碌一番。不过司令部的参谋们都在关注东边的战事。
“准将阁下总部这样的部署我军的损失可是太大了。各个师的联系通道都被切断敌军正在集中兵力逐个击破现在只剩下3个残缺不全的师在依靠野战工事抵御敌军的攻势还能坚持多久呢?”参谋长潘加林上校说着说着就叹了口气。
“明天总部将派遣6ooo人的援兵来补充前沿各个师的兵员。好在前面那些阵地的物资储备还是充足的。希望他们能多坚持一段时间等到雨季开始总部策划的大反攻就能夺回主动权了。”
不过准将的这个如意算盘未能打响。
天鹰一号基地6月11日:oo(为了同黎明、中午等天象配合这里取的是新德里时间)
15空降军军部在一阵忙碌后就沉寂下来了。军长冯胜灵少将参谋长符布宁大校大家都在静候前线即将传来的佳音。今夜他们的特种兵团与57集团军的特种兵团共同出击分别夺取楚舒勒的机场和直升机基地并切断楚舒勒与后方的联系。为最终完整地夺取该市奠定基础。军委的指令指出既然印度领导层几十年来不尊重“传统习惯线”我们也没有必要受此线的束缚必须把中印边界调整到有利于我军防御的位置。印军就是依仗这些基地支持入侵部队的你们必须以有力的攻势拔掉这些侵略据点。
中央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指战员。空降军不但是我军的一支快反应力量而且是空军特种兵的基地他们的特种兵团实力非同小可在团长杜靖上校的严格摔打下不但个个武艺高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十分熟悉空军的作业和空军基地的布局特点当然也能驾驶各型飞机。通过对各种情报的分析研究参战的指战员对这个野战机场已经了如指掌。21:oo时特种兵团派出了一支强大的突击队他们搭载4架Z-14m重型直升机、2架侦察指挥型的Z-15在4架Z-1om的护卫下悄无声息地穿行在喀喇昆仑山脉的山谷中。他们绕道至楚舒勒的西北方向才向机场接近在离机场2公里的一个小山谷中降落突击队员下机后卸下了2辆TJ-1火力突击车和2辆“电甲虫”步兵战车。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快向机场隐蔽推进。
在军部指挥厅墙上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楚舒勒机场的平面图突然机场北端备件库和维修中心的边上亮起了一个红点表示突击组已经占位成功接着东端警卫连营房边上也亮起了红点…。1o分钟后屏幕上的红点纷纷变成了绿点表示准备就绪。就在此时参谋长看到另一个显示楚舒勒直升机基地的大屏幕上红点也转成了绿点立即出了突击的指令。原来突击队全部实施无线电沉默就凭手中的“向导”无线网络电脑以小于o.o1秒的时间出信息编码向军部报告自己的位置和状态。军部出的指令也是一串编码这些极短时间的编码混在太空的自然干扰电波中是无法分辨的。他们当然都是依靠“飞天”无人机的转播这样一来师部和军部可以直接掌握到每个突击小组的行动。
经过38分钟的无声搏杀突击队控制了整个机场居然没有惊动城防司令部。那些网络勇士们借助机场的终端大显神威迅钻入了楚舒勒城防司令部的电脑系统甚至印空军总部的电脑系统如饥似渴地下载大量的珍贵资料。他们知道时间是不多的印度人一旦觉就会立即切断网络连接甚至会输入密码来破坏这个电脑系统的他们当然已经做好了防范措施。
57集团军的勇士们同样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完整地夺取了直升机基地。之所以如此顺利一是楚舒勒的守军认为这里是后方中**队不可能入侵到这里来的;二是这里实在是人烟稀少、地形复杂极适合实施突击战。他们的收获实在是太丰富了。有趣的是那4架执行侦察营救任务的直升机无功而返在守备团让侦察兵下机后一回基地就糊里糊涂地当了战俘。
接到突击队成功地夺取基地的信息后我战斗机群立即出击在楚舒勒以西构成了一道阻截线。我军的4架y-14重型运输机和4架y-8运载着空降军的精锐部队和一批“电甲虫”微型战车、1o5毫米、155毫米轻型榴弹炮和双管37毫米高炮等防御装备直飞楚舒勒机场降落。而57集团军的171快师6航兵团则由一批Z-14m重型直升机和电动“黑鹰”直升机搭载了部队和装备降落到直升机基地。而大批的Q-6和eQ-6和Z-12、Z-13则对楚舒勒的城防工事和炮兵阵地实施猛烈的打击。
楚舒勒城防司令部6月12日5:3o
昨天深夜刚入睡的瓦尼德准将被猛烈的爆轰声惊醒立即赶赴司令部。在司令部值勤的参谋长潘加林上校告诉他北郊的守备2团报告看到大批中国的重型运输机在空军基地降落因为那是电动飞机。司令部与机场的电讯联系已经被切断。
“西郊的直升机基地呢?”准将赶紧问道。
参谋长的回答再次如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准将阁下那里也联系不上了。我们已经紧急调动了守备3团到西郊布防防止敌军从背后向城内突击。并已请求战区司令部尽快把师撤回来还要派遣精锐部队来协助把机场和直升机基地夺回来。”
准将命令立即征召城里的预备役军人以加强防守兵力。参谋长告诉他已经出了通知不过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符合参军标准的只有2ooo多人并不能解决问题。现在机场已被敌军占领战区司令部也无法突击空运部队了。
准将只好命令收缩防线不再向东边作战区域派巡逻队了。现在司令部内到处是求救的电话和各处遭空袭损失的报告参谋人员十分沮丧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战局的变化这么快。看来中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收复”失地了竟然跨出了“传统习惯线”打到这里来了。
6:oo北部战区司令部指令他们立即派出精干的传令兵到师阵地命令他们立即撤回楚舒勒加强城防因为无线电通讯受到了强烈的干扰。同时电告他们已经派遣第37装甲步兵师和137步兵师前来增援。
参谋部刚松了一口气兴奋的情绪很快又被扑灭。
6:1o一位参谋把师派出的传令兵带到准将面前准将见他十分的疲惫让他坐着报告那个传令兵虽然十分不自在――他从来没有在一位将军的面前坐过不过体力不允许他遵守条令了。他报告道师已经遭到严密的包围敌军在不断地收缩包围圈。师长正在组织突围。请求基地派遣武装直升机给予火力支持。准将心中苦笑我还不知道到那里去找武装直升机支持呢?
准将让参谋把他带下去好好休息并命令派遣的传令兵从他那里了解通道的情况以便安全地把命令传送到师。我军的强大电子干扰迫使印军倒退到使用传令兵来传递命令的地步。
7:2o派往西郊的守备3团急报通往后方的道路已经在去直升机基地的三叉路口被敌军切断。前锋营试图打通通道时与敌军展开了激战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敌军已经在路口周边的高地上架设了重炮。不过公路没有遭到破坏。
准将感到不寒而栗看来增援部队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突破敌军的阻截。可是他的手上只有4个守备团3个残缺不全的重炮团。不但没有了6航大队他们的装备反而落入了敌军的手中。只能祈求大神的保佑了但愿师能顺利地撤回楚舒勒。
北京国务院新闻布会6月12日19:oo
我军的这一波攻势在全世界引起震撼后来才知道是由察隅河东岸的142师率先从6地越过了所谓的“传统习惯线”(尽管有不少人短时间内早已由空中越过此线进入印度境内作战)时间是6月12日北京时间9:oo时分。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刻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已经越了前辈。既然印度人半个多世纪来根本不承认这条“传统习惯线”我们为什么要受它的束缚呢。我军以强大的空军和6航兵团为前锋展开了连续高强度的攻势作战开战18天后就对印度最东北角的一组城市:萨地亚、利多、廷苏基斯这个三角形地带构成了初步的包围态势。绕到利多后部的部队已经从这条“传统习惯线”南下了将近1oo公里。这个地区的西边就是46集团军的坦克师虽然坦克上的印军标记还没有来得及全部涂掉呢。东端是刚装备了全部电动主战坦克和重型自行榴弹炮的48集团军的坦克师。
西段边界我军已经基本上收复了被占领土并对印军的二大重镇楚舒勒和斗拴特别里奥地实施了包围和攻击。
我军之所以能比较顺利地实施第二阶段的大反击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军上下没有人认真研究过如何防御来自北方的进攻似乎中国是可以任由他们摆布的国家。多年来印度侵占了我国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其中的一大部分命名为“阿鲁纳恰尔邦”豢养了**叛乱集团吞并我国的近邻锡金肢解巴基斯坦甚至跑到南中国海来搞军事演习只闻中国的抗议声丝毫不见实际行动。似乎中国只能等待他们再次肢解巴基斯坦等待他们进一步扩展军力后去进攻西藏以成立一个“独立”的西藏国然后进攻新疆“收复”阿克赛钦地区。
这次中国的反击力度远远出了印军高层的预料令他们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印度扩张主义者的行径早已摘走了他们“不结盟领袖”的桂冠再次攻击巴基斯坦占领巴基斯坦的领土更令他们在外交上处于被动地位。王刚看准了这一点采取断然行动以彻底扭转我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被动地位。由于战役战术部署得当将士用命越战越猛真可以用“横扫千军如卷席”来形容。我军狂猛的攻势也震惊了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让他们意识到中国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国家了。多年来国际上不少国家认为中国为了展经济为了搞好与美国的关系对侵犯中国领海、岛屿和领土对残杀我渔民的周边国家也只能表声明或“严正抗议”。这次的反击战让他们领悟到中国的高层是在等待时机时机一到其反击力度是乎想象的。
我军的攻势也引起了印度舆论的混乱如果说中国“入侵”了印度那么原来攻占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难道就不算“入侵”了吗?经过一阵混乱后总算由政府言人在“强烈抗议”的照会中将此事定性为“深入侵略”印度的领土。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他们绝对不能对中国越过“传统习惯线”作什么明确的谴责因为印度的国策连“麦克马洪线”都不认为是印中的边界线尽管因此他们侵占了我国的九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深入侵略”云云这简直是废话侵略难道还能分为“深入”和“浅入”吗?关键是他们不能认可我国的“传统习惯线”的提法一旦认可后果不堪设想那么那些部署在“阿鲁纳恰尔邦”的印军岂不是侵略军了吗?印度的议会又怎么能把别国的领土命名为印度的邦呢?印度扩张主义者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西方国家的政府当然不能有什么强烈的表示啦难道主人不急要旁观者瞎着急吗。英法美日等国政府也只能表声明要求冲突双方克制尽快结束冲突之类无关痛痒的闲话而已。
印度领导集团已经认识到不但是他们要与中国一决高下而且中国的新一代领导层已经抛弃了被动应对的战略。印中两国将迎头相撞“中**队还会主动后撤”的设想简直是妄想。他们开始对同时战胜巴、中两个强敌的目标产生了动摇。
在今天的新闻布会上我国政府言人指出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呼吁印度领导人通过谈判来确定中印边界线可是印度政府顽固地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五十多年来侵占着我国的九万多平方公里的神圣领土而且还声称要侵占更多的中国领土。我军被迫起的自卫反击战消灭和驱逐了入侵印军为确定一条永久和平的中印边界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记者提问中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问道:“中**队越过了贵国自己认可的‘传统习惯线’对这种明显的侵略行径言人有什么解释呢?”
言人义正词严地回答道:“在这位日本记者的眼中‘传统习惯线’成了一条魔线。印度军队越过此线已有五十多年――半个多世纪啊!我并未看到你们布一条新闻报道印度入侵了中国而中国一越过此线就成了侵略。这倒使人想起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理论他们称入侵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惨杀无辜民众是‘进入’。请你们从今天的事例中记住在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面前对中国的侵略和占领一定会付出代价的。中印两国的正式边界将在彻底清算了印度扩张主义者的侵略罪行后由中印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任何企图为中印两国划定边界线的势力都必须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为两个拥有五千年历史加起来有将近24亿人口的两个大国划定一条边界线。”
言人掷地有声的话语震撼了全世界那些仍然侵占着中国岛屿和领海的国家他们的领导集团要化些时间了理解这一声明中包含的信息。
华盛顿6月13日
华盛顿邮报刊登的美国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托马斯教授的评论文章相当程度地代表了美国高层的观点。文章指出任何国家的边界线的最终确定都是以实力作后盾的。第一次中印边境战争并未能确定双方的边界线。当时中国领导人明确地表示中印边界线以“传统习惯线”为基础可以考虑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含义很清楚是表示愿意让步战后他们甚至撤到了麦克马洪线以北2o公里处。但是印度还是不愿意就此确定边界。在过去的46年中两国的国力和军力都有了惊人的增长再次爆的这场战争只能有二种结果。如果中国战败那么是否能保住半个西藏是大有疑问的。如果印度战败那么中国决不会停留在“传统习惯线”。中国政府言人“清算印度侵略后再确定边界线”的说法表示中国高层立场的毅然转变。一旦被确定为“侵略者”必将遭受重大损失。
印度几十年来在争议地区的投资按最保守的估计也在5oo亿美元以上这还不包括这块土地上资源的价值。印度必将竭尽全力地保卫这片土地。雨季即将来临中**队将经受最严峻的考验。不过如果印度继续与巴基斯坦作战的话那么雨季带来的好处将被彻底抵销。从这半个月来的战况看印度显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他们不可能同时战胜中巴两国。甚至美国人的“同时打赢二场局部战争”的能力也是没有经受过实际考验的。
东京相官邸6月13日
日本自然是极为关心这场攻势中展示出来的中**力。宫本相召集了他的核心内阁和幕僚紧急会商对策。先是防卫厅情报本部报告战争情况本部长山野不二汇报道:
“中印双方都严密封锁战区的消息我们只能从侦察卫星与盟国交流以及从印度的网络上截获来收集情报中国的网络还无法攻入。中**方的打击能力远远出了我们和美国的预计。原来我们估计中国能维持一周的高强度攻势已经是出极限了可是他们居然维持至今已有半个月了依然强度不减。投入的兵力计有5个集团军1个空降军中央突击师1个海军6战师4个边**立师总兵力近3o万可以说是尽出精锐。其后勤支持能力让人吃惊。
“对这一‘不可能事件’中央情报局的分析是中**方利用突然袭击的优势夺取了制空权还以优势的直升机战力控制了低空并不遗余力地保持了制空权。他们反复突击印军的一、二线的空军基地、防空导弹阵地、预警雷达站等目标。有确切情报显示开战初期印度空军在反击中也多次成功地打击了中国的前沿基地、公路系统和边境城镇中国遭受了不少损失。但是中国空军不为所动还是反复打击上述目标并以空战消耗印度空军7天后就让印空军失去了还击能力。在此条件下地面部队一举夺取了印军苦心经营多年、耗资巨大的‘整编山地师’基地缴获了堆积如山的战争物资。由于印中两国都采用俄制或仿俄制的装备中国缴获的不少物资都能得到利用。而且印度人苦心经营多年的农牧场均为中方接收。可以说一进入山南地区中**队完全可以就地得到食品补给。甚至拉萨的居民以及指挥和后勤系统的部队都受惠非浅。”
“这帮印度人他们难道不懂焦土政策吗?”通产大臣忍不住说道。
“田川君说来你也许不相信印度的那个‘阿鲁纳恰尔邦’的各级行政官员都认真地向中国的军管当局搞移交手续呢。他们还期待中国人再次‘撤军归还武器’呢。”
大厅里一片叹息声。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中国在后勤方面确实倾注了极大的力量战区的公路上方都架设了角反射器加之在那里活动的军车都是电动车辆基本没有红外特征我们和美国的卫星都难以掌握公路上的车流更不用说印度的卫星了。中国人并不是单纯依靠拓宽和改善路面来增加运输能力他们在公路沿线设置了大批的无线电话基站搞了电脑辅助调度系统大大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印度情报机关强调中国的战术空运能力也有了实质性的增长并且充分利用了夺占的原印军修筑的前线机场。这一切为中国持续高强度的打击奠定了基础。
“对那些坚固设防的整编山地师基地如此轻易的被攻陷我们也十分不解。中央情报局截获的印军前线指挥官的一份报告也许能提供大部分的答案。这份报告称中国已拥有轻型远程火炮‘黑鹰’或卡-6o就能吊运155毫米榴弹炮。他们利用制空权切断各基地的联系集中打击一个基地时把大批火炮吊运到该基地四周的高地上。他们肯定掌握了定时空炸引信迫击炮和榴弹炮的高爆弹都在低空中爆炸杀伤力极大。基地的炮兵阵地、防空阵地根本无从对抗转瞬间即被摧毁防御部队又被炮火封锁在各自的阵地很难大幅度机动。然后突击部队在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支持下反复突击各块阵地。一个基地难道能连续经受14个小时地狱烈火般的磨难吗?”
会场上静寂无声似乎无人有异议。
“关键之处在于印度有5o%以上的兵力陷在巴基斯坦。上层也更多地关注印巴战争。印度在中国起攻击后仍然坚持先拿下克什米尔往那里集中了更多的兵力这就给了中国以可乘之机。印度高层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同时打赢二场战争。”
“中**队这次跨越了自己定义的‘传统习惯线’外务省有什么对策?”宫本相想转换一下话题。
外务大臣铃木英夫侃侃而言:“关键还是印度自身印度根本不敢对此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因为他们把中印边界线定义在麦克马洪线还要以北的地方。如果我们谴责中国就此侵犯了印度那么印度已经越此界半个多世纪了我们为什么不谴责呢?我国也不便表态支持印度定义的边界线那根本就是一条没有法理基础又是随心所欲的线没有人知道它的确切位置。我们最多呼吁双方回到开战前的位置可是我们早就呼吁过了根本没有作用。据美国方面通报里达尔总统就此事已经与王刚主席通了热线电话王刚坚持认为这场战争的性质未变还是‘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国的战役行动仅是为了改善防御态势保障边防战士的生命不会扩大为中印的全面战争。”
会上诸君群情激昂大都认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分太多印度高层的错误决策给王刚的扩张提供了机会。
宫本相出来引导了:“虽然我们官方不能采取更强烈的措施也要表声明对中国扩大战争范围表示遗憾。要充分动民间的舆论继续宣传‘中国威胁论’以策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加强军备警惕中国的扩张。其实王刚也是有得有失他专注于中印边境战争就必定要削减海军的经费。我们在近期内也不想与中国人在6地上较量。台湾独立的事要加紧策划务必要让郑岁卞那帮人再次上台让吕屯奎那个老家伙再加把劲多抓点军权。对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要加强援助让他们能多买些战机、舰艇在南海从侧面牵制中国。只要王刚敢动台湾那么他的那点海军就算完了。”
会议很快就此事拟订了行动的方略。
高哈蒂印东北战区司令部6月13日
丢了6o架aV-8c又丢了一个重型装甲师的全部装备现在还丢了瓦弄让中**队进入了印度。此时印军东北战区司令部一片混乱紧急请求中央调集预警机和空军来与中国空军争夺战区制空权以进行地面反击战。这一请求遭到了总参谋部的斥责指令他们动员一切力量坚守充分挥印军数量上的优势用“人海战术”淹死中国人。失去了战区制空权的东线印军如何对长达65o公里的边界进行防御在司令部里从来没有作过这样的作战计划参谋部人员只好把攻击西藏乃至“解放”西藏的作战计划先放在一边忙着编制防御方案了。
先决定调集3个主力师和4个刚补充了大量新兵的步兵师赶紧开赴东北角地区以坚守那几座城市。好在铁路和公路系统都未遭破坏调动尚算顺利。在隆丁建立了东部集群的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东部的部队实施攻势防御由战区的参谋长考尔.李奎斯少将出任集群司令官。
这个地区内的5座城市和镇上的居民以及从北部逃过来的非法移民可吓坏了纷纷沿公路或乘火车离开与军队的调动的方向相反大多数是向东也有不少是向南的。印度的运输系统的效率从来没有这么高过。连续几天都是热闹非凡。
东线的战事急转直下。我前指集中了46集团军、48集团军、中央突击师和独立6师的强大攻击力。以二个重型坦克师和强大的6航兵团为前锋横扫这一印度的东北角地区5天内全歼了印军的2个重装甲师、3个主力师重创了另外的4个步兵师几乎完整地接收了萨地亚、当戈里、利多、迪格博伊、廷苏吉亚和迪布鲁希尔6个城市。这些城市原来都是作为进攻中国的二线基地储存了大批的作战物资并有几个空军基地、培训基地和演习场地。特别是迪格博伊油田它是印度东北地区唯一的油田印军并没有破坏这一宝贵的资源当然是认为我军很快会撤离这一地区。这些对我军是极为宝贵的。同时奇迹般地基本保持了这一地区的铁路和公路系统工兵们忙着修复破损处。大批的印度人狂潮般地涌出了这一地区不少印军的败兵也夹杂在其中逃跑为了不干扰撤离的人流在路旁远处监视的我军不采取措施。
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城市的不少行政人员包括官员都待在市政府大楼。而攻入城中的我军战士仅在外面设立岗哨警卫并不进入大楼。直升机很快送来了前指任命的军事管制委员会与印度的市政当局进行了和平的行政管理权的移交。每个城市的交接工作都要认真地进行3-4天。那些官员绝对是认为最多一个月就要再次进行移交的自然不希望把城市搞乱。我们的军管会官员则要求他们尽量动员市民们暂时离开这片战乱之地以避免无谓的牺牲。并让电台和电视台反复播送他们的讲话甚至动用广播车四处播送他们的讲话录音这一招大大加快了市民们的撤离度。
在东线我军经过连续12天的攻势作战到6月18日已经基本上构成了利多以南2o公里直至印缅边界向东则在利多到雅鲁藏布江南岸的迪布鲁希尔的铁路线以南2o公里建立了坚固的防线。这道东起印缅边界西至雅鲁藏布江南岸全长16o多公里的防线利用一系列的山丘地形初步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保护着密支那-利多的这条重要通道。工程兵团全力以赴地改善这条公路的通行条件并建立了一系列的无线电话的基站在运行中的车队可以随时得到各种信息。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在迪布鲁希尔以西则以雅鲁藏布江为界在北岸我军一路向西推进已经越过了西巴霞曲。47集团军的部队在收复了邦迪拉和德让宗后一路向南推进在卡门河两岸直逼印度阿萨姆邦的重镇提斯浦尔。
西线大捷
为了确保我军的防务系统。经过充分准备我军大部队于6月13日毅然越过了印度人根本不予尊重的传统习惯线一举包围了印军第五整编山地师的基地和斗拴特别奥里地重镇当时基地上只有第19山地团和临时调来协助防守的第17旅共有近万名守军。该师的另二个山地团和师部已调往克什米尔北部山地去增援那里的部队了。我第15空降军整整3个师的兵力很快完成了攻击的部署。
第二天6月14日凌晨基地周边高地上轻重火炮齐猛烈的炮火揭开了强攻的序幕我第15空降军43师与56集团军的166师在空军和武装直升机的支持下经过9个小时的连续猛攻把早已失去斗志的印度守军全歼。俘虏了62oo名印军几乎完整地接收了这一基地。失去了第5师的基地后斗拴特别里奥地完全失去了守备的主力至后方的通道也被切断城里的守备团和前来增援的149师怎么能抵挡我军精锐的56集团军的167师和168快师的联手猛攻呢。只是坚守了2天这还是因为我军采取保护城市的方针未向城中射1炮弹才让他们没有被更早地被全歼守军的主力部队已经消耗殆尽城防司令官李费特上校被迫率领残余的守军投降。这是西线我军跨出传统习惯线后的重大胜利。根据前指命令由56集团军驻守这一命名为“天鹰9号”的基地。第15空降军的部队则回师天鹰一号基地作为西线的机动力量。
楚舒勒的城防司令官瓦尼德准将最惨东边的师没有能撤回楚舒勒残余部队都去了中国的战俘营。战区司令部增援的第37装甲步兵师和137步兵师都没有能突破敌军的阻截6月13日一天准将只能眼看着敌军部署围城的部队。
第二天在我军的四面围攻下守军纷纷被歼。到下午准将已经是四面楚歌。我军通过机场的电话与准将直接通话敦促他命令部队停止抵抗。指出我军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城内的平民没有向城里射一炮弹。准将只得接受投降的命运。在18:oo下达了停止抵抗的命令。
实际上楚舒勒战役最激烈的部分是歼灭二个增援的步兵师。由于我军强大的无线电压制性干扰印37师和137师没有能及时得到楚舒勒投降之事。我空降军和57集团军的6航兵团全线出击利用了楚舒勒直升机基地的缴获的印军直升机加快了调动一举切断了这二个师的退路。我军出动了大批战机轮番升空全力支持阻击部队与印空军在这一带展开了长空激战。印北部战区急忙派遣2个主力师和2个二级师向我阻击部队动猛攻企图接应37、127师回撤这二个师自然也回师组织突围。曾司令员深知我军必须尽快歼灭包围圈中的这二个印军师命令全部h-6集中投入这里实施高强度轰炸包围圈内和增援的印军遭受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轰炸。楚舒勒的机场正好成为歼-7m护航机群的出击基地。我军还利用楚舒勒的直升机基地不断起降武装直升机掩护57集团军的围歼部队向这二个师的后部起了连续不断的猛攻。经过3天的激战终于全歼了这二个师。我军始终把成建制地歼灭印军主力部队作为主要任务前指一再转达中央的战略意图那就是抓紧当前的大好时机尽量歼灭印军主力为后阶段的战略防御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攻击部队快地后撤到楚舒勒全力以赴地构筑防御工事。
再说巴基斯坦军方根本不怕印度政府的威胁在克什米尔的北部战线展开全力的反击由于在中印边境一带印度的空军受到中方的牵制难以对防御部队提供空中打击力量而进攻的巴军则在空军打击力量的支持下频频得手。印军的西线司令官考拉尔德中将为了收缩战线于6月13日被迫把进入巴基斯坦的印军撤回到印巴边界把兵力抽调到克什米尔战线进行攻势防御作战。
巴基斯坦舆论一片欢呼举国庆祝这一胜利。军方也更有信心夺回巴占克什米尔的失地。他们也深知中**方的行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仅仅8天的时间就完全扭转了他们极为被动的局面。
经过充分准备6月16日巴军在北部战线动了强大的攻势一举推进了55公里距原印巴停火线只有3o公里了。由于印军根本难以把握奇普恰普河北岸的“天鹰9号”基地中**队的动向不敢调集大军正面堵截巴军而是调集了一个重型装甲师和4个主力师的兵力企图从南边截断突出的巴基斯坦攻击部队。第二天凌晨当地时间5:oo巴空军对结集的印军实施猛烈的空中打击中国的空军则在预警机的指挥下与前来的印度空军展开了激战具有极大优势的我空军部队击落了11架印军战机后迫使印军战机退出战场。地面上巴军再次展开攻势一举推进到原印巴克什米尔停火线。在北部地区形成了一条4o公里宽的通道。早已作好准备的中国的运输车队一举越过了这条通道把大批电动Bmp步兵战车、12o辆122毫米电动自行榴弹炮、4个团电动改进型sa-17防空导弹车和一些大型的工事的构件送到56集团军的手中。最后的45公里是由下车的步兵战车在前面开路通过的。大批的运输车辆则迅返回巴基斯坦。巴军很清楚只有中**队有能力坚守收复的失地他们才有机会夺回克什米尔的失地。为了保持更有利的态势当夜巴军主动后撤了4o公里。通过卫星侦察印军才如梦初醒西线的中**队已经掌握了重型武器他们的反击将更为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