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血战西太平洋之三 02(1/2)
一般来说现代战争最先交战的除了特种兵之间的隐蔽作战外总是由空军来进行的。即使是特种兵的交战往往也要空军的支持例如特种兵的投送、撤离、火力支持等。空战基本上还会覆盖整个战争的进程。美军以为研制了一些先进的战机又接连在对格林纳达、巴拿马、利比亚、伊拉克、南联盟这些弹丸小国的空战中大获全胜就成了空中霸主。甚至狂妄地认为美空军已经找不到对手对中国空军的评价大致上与朝鲜战争初期也差不多认为是一支原始的空军。对距离上的差别也不认为有问题因为美军的战机有全球部署空中加油机又让它们能不受距离的限制。
对于前不久史古里格中队的失利飞行员和梅里斯中将都认为是“敌人太狡猾”的缘故。这次凭借海空军联手的优势中国人将没有机会了。
※※※
福建前指3月21日3:3o
直接指挥这场台海战役的前线指挥部机构相当紧凑刁明光上将任司令员兼政委空军参谋长古天力中将、海军副司令员夏志雄中将、总后勤部副部长任世雄、总装备部副部长牛天星为副司令副总参谋长金施平中将为参谋长。前指下设三个军种指挥部:空军指挥所由古天力任指挥;海军指挥所由夏志雄任指挥、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唐伟民少将为副指挥;登6作战指挥所由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薛宝康中将任司令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关德峰少将任政委我军的海军6战队还没有统一的指挥机关关少将负责6战队的培训、组织等工作;信息战指挥部由总参电子战室的许士虎少将任指挥。
空军指挥部不仅指挥掌握海峡上空的制空权还要调度各型运输机完成空运任务;海军指挥部不仅要指挥护航舰队控制海峡南部为登6舰队护航还要组织登6舰队的运作。登6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登6台岛的部队控制登6场并展开歼灭**系部队的作战。这些指挥部与55年前的1955年1月指挥解放一江山岛的“浙东前线指挥部”的组成有点相似那可是我军第一次三军联合登6作战也是张爱萍上将军事生涯的得意之作。那一仗打得很漂亮也很艰苦。
信息战部则是全新的军种指挥部了这也体现了我军的进步他们的任务完全符合信息战的狭义的定义:在情报的支援下综合运用军事欺骗、作战保密、心理战、电子战和对敌方信息系统的实体摧毁阻断敌方的信息流并制造虚假的信息影响和削弱敌指挥控制能力;同时确保自己的指挥控制系统免遭敌人类似的破坏。他们也许是开战最早的部门他们策划的新型电子欺骗手法堪称一绝:现在尽管有光纤、有线通讯系统的支持但那些流动的部队仍离不开无线电通讯包括卫星通讯。而无线通讯难以避免地被敌军侦察到密码可以保护传输信息的内容。但不能让敌方不知道“进行了通讯”这一事实。某一地区通讯量的突然增加就可以让敌方警觉有重要事件生。
我军信息战部门研制了一套系统各个通讯节点始终在满负荷的工作没有有效通讯时就送无意义的电文。而且在各处部署了大量的伪装通讯点其中有不少是在移动的它们也在不断送无意义信息。整个系统的关键是一旦频谱资源主控计算机接到有效通讯的要求立即指令一些伪装通讯点停止工作。如此一来美、日、台的电子侦察部门的专家门、电子侦察机以及他们使用的计算机就得满负荷地工作得努力地找出其中只占1%的有效通讯。专家的精力是有限的计算机的资源也是有限的那些无意义电文也是加密的。至少他们就没有察觉台海战役开始时福建前指的通讯流量有什么变化。
在开战初期指挥部的工作十分繁忙尽管有几十个预案但没有一个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的。指挥官必须据此调整部署参谋人员则制订新的运作方案向各参战部队出指令。刚才他们漂亮地完成了一次突击抢运任务增强了登岛先遣部队的实力。其运送的兵力构成和装备体现了解放军6军部队的重大进步。此前经运-6机群一波隐蔽的空运台岛上已有第1、第2高原山地师、第16战师的先遣队和一批特种部队总共1万人;第26航集团军的第46航师部分主力也已飞渡有25oo多人。他们控制的地域却很大包括南部的恒春半岛和台东直至花莲的台岛东部通道。相对**系的包括17-19个联兵旅的近2o万兵力和十多万民防军显得十分单薄。但这次抢运的却几乎都是第1、第4、第7、第8后勤旅的先遣部队和少量的38集团军的先遣部队及海、空军部队。
解放军6军这些年来的变化极大很多人只看到表面上的进步比如6航集团军的组建标志我军低空火力的突飞猛进电动主战坦克的大量装备增强了地面突击力量特种兵的神奇业绩更是令世人属目。其实更深层次的进步是联合后勤体制的确立。没有现代化的后勤支持那些闪亮的装备根本就无从挥作用。尽管电动武器极大地简化了后勤保障但那些直升机绝对不是一副旋翼加上几个导弹射架坦克也不是两条履带加1门炮。它们都是电脑、传感器、光电设备、液压、电传、gps…高技术产品的有机组合没有有力的维修、保养体制它们就动不了。为它们供电、供油、供应弹药也非易事油料和弹药的种类不胜繁多而且必须均衡地供应否则也不能充分挥它们的作用。以美军为例他们的后勤人员的总数早就过了一线的作战部队。我军不久也将如此不能完成这一转化就绝对无法推行中央制订的我国全球安全战略。
这4个后勤旅的任务十分繁重先是接管先遣部队已经夺取的台军的11个洞库群和恒春、南湾、台东、花莲-佳山基地的庞大仓库的管理。这些物资可以极大地缓解我军的运输压力尤其是重炮、坦克、战车等重型武器。如何运用好这个资源是很复杂的工作。台军的武器系统与我军的差别很大如何进行快的改制以提高运用的效率也需要很好的谋划。这些仓库还可以用来转运我军的物资因为我军已经推行联合后勤体制他们将为进驻台岛的6海空军部队提供后勤保障。更绝的是一些带空调的仓库将被改装为野战医院。前指对前线伤员的快救治极为重视那是保持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国民党系的台军已经答应在高雄划出2个医院给我军使用我军先遣队已经接管了恒春、南湾、台东、花莲基地的医院还将征用台东市和花莲市的一些民用医院。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居然有一批被服厂工作人员已经到达了这些仓库那些台军的作战服都将被改制为我军的其实有的只要换上我军的肩章和领章就可以了那些被子、野营装具上的台军标记也将被“八一”标志覆盖。我军后勤官的勤俭本质似乎至今未变。实际上在激烈的战斗中被服的损耗是相当大的现代的军用被服可不是染上军绿色的普通服装要求耐磨、阻燃、透气、保温甚至有防红外辐射的功能。织物的后处理工序也是相当复杂的。
突击抢运的装备并非人们想象的都是主战坦克。这次仅运去38军114机步师的4辆o8式主战坦克算是压阵的其余的重型武器除了红旗-9、红旗-15、红旗-17防空导弹系统、预警雷达、“冷眼II”被动雷达系统等防空系统外主要就是一批由59式坦克改装的“铁驼”重型步兵战车它们的厚重装甲可以让步兵随同坦克推进到更接近前线的突击地域其3o毫米机炮也可以为突击的步兵提供强劲的火力支持。“铁驼”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从火线及时撤运伤员在前二年的中南半岛、阿富汗和伊朗的战争中它们及时从火线撤回伤员使伤员得到最及时的救治大大减少了官兵的阵亡。
刁明光司令他们抓住时机喝茶休息一阵也算是非正式地碰了一下情况。开局比较顺利大家比较轻松。
“李参谋你让许指挥也来休息一下。”刁司令员招呼了一下。
“刁司令员有什么事吗?”许士虎少将问道。
他今年45岁在这群将军中算是年青的。尽管眼睛熬得红红的还很兴奋显然是惯于熬夜的主。他不仅挂着教授的头衔而且被一个电脑公司招聘去主持了好几个项目的研制。进入部队后又率领一批年青干将连连攻关在信息战领域是位领军人物。
“坐下喝杯茶别搞得太紧张了。”
“紧张倒不紧张就是太兴奋了。我们已经把台军衡指的那条重要线路旁接过来了能掌握**份子的不少重要信息。”
本来在衡指电讯部的地下党员林森云把衡指的一处通讯线路旁接到罗天成依靠联勤司令陈福斌的关系搞到的一个台军终端接口上。后来第1山地师夺取了548洞库后这条线路又接入了洞库的终端接口然后再转给前指的接收机不久从南湾港到北吕宋的阿帕里的海底光缆也连通了。昨天夜里就在亚米岛外巡逻的菲共人民军一艘巡逻艇实际上是可以敷设轻便海底光缆的施工船当隐蔽结集在巴士海峡的我军直升机群突击南湾港时它也全向那里进一面往海底放光缆。这种光缆虽然不耐用但敷设容易能应急使用。于是这条线路再利用台军内部的线路接到南湾再经阿帕里-东沙岛-海南岛就接入我军的通讯网络了。
“司令员许少将他们真是立了大功了。那11个台军洞库的电脑都已经与我们的战术系统接好那些资源真正为我们掌握了。”任世雄十分感慨。
“现在我们的压力大了38军、山地师和6战师都在催我们加运送兵员他们保证能运用台军的那些库存武器。现在南部登6舰队中的快舰群已经开始突击但最早也要上午8时许才能抵达南湾港而机帆船队则要11时许才能到达。古参谋长你们如果有把握拦截美军战机的话就可以再搞一次大规模空运了?”薛宝康中将趁机向古天力施加压力了。
这也是实情那些搭载重型装备的登6舰艇即使换装了电动推进系统度也只能提升到2o-22节从广州北部的集结海域直奔南湾也有22o多海里。而庞大的机帆船队即使是轻装又有侧风的助推度也只有18节左右。而大型运输机只要2o分钟左右就能越过海峡它们只运送轻装战士的话一次可以送去近万名官兵呢。那些运-6的度太慢运量也小尽管比较隐蔽也能分散风险似乎难以满足需要。运输直升机也有这个问题。
许少将的话似乎加重了压力:“李佑民他们有特殊的信息渠道根据情报民防军正在迅扩充。经过初步的混乱他们在北部的动员体制也开始挥作用了**总部将把1个联战旅裂变为2个旅。我军的先遣部队马上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现在真是一刻千金啊刁司令员知道登岛的特种兵和山地师部队在地下党和信息战勇士的情报支持下又锁定了一批**系控制的洞库群并对花莲北部的苏澳也正准备下手呢。不过前提是有后续部队的支持否则危险性太大。
刁司令员问道:“下一波运-6什么时候能再次抵达台岛?”
那确是一支不容轻视的空运力量经过进一步动员机群扩大到了近4oo架一次可以隐蔽地运送近万名轻装备的官兵呢?
古天力回答道:“它们是从3时许开始6续返航的要5时许才能再次抵达台岛的各洞库和基地。那些‘鲁斯兰’、运-14和运-8由于转运缴获的‘天马’导弹、‘霍克’防空导弹系统以及台军库存的m46、m5o鱼雷和声纳浮标等也是3时许返航的它们最快可在4时前抵达高雄、恒春、台东和花莲机场。”
他看了一眼牛天星打趣道:“牛副部长这一下可了免费引进了那么多先进装备。”
那些装备在对抗美军的作战中是用不上的自然要及早运回来研究。
“对这一点我是要谢谢你不过你们给我们的位子也太少了。我们那些专家、技师在台湾都忙得四脚朝天了。你能不能把我们的人多送些过去啊。”
刁司令员说道:“我们不能一点险也不冒。就出动12架运-14、4o架运-8抢运一轮吧航线分散些。那些搭载防空导弹的o21型快艇也可以出一把力了。”
o21型导弹快艇是引进前苏联的黄蜂级大型导弹快艇排水量21o吨。原来装备“冥河”式反舰导弹(我国仿制为“上游”式)4枚;最大航38节。前些年把状态尚好的5o多艘作了重大改装除了改用电动推进系统把最大航提高到48节改装相控阵雷达外最主要的是改装了多用途导弹射架。可搭载多款反舰导弹、反潜导弹和防空导弹。并安装了数据链系统有8艘安装了指挥设备和无人驾驶直升机作为指挥艇。它们既可以根据无人机的指示实施视距反舰作战也可以实施集群协同防空作战。
“从厦门基地出击的4个集群24艘已经推进到澎湖以南5o公里处其中的2个集群将继续向南湾方向推进1个小时后就可抵达南湾以西5o公里处实施防空警戒。对低空飞行的运输机群可以提供有力的防空保障。”夏志雄汇报道。
大规模运用导弹快艇进行防空作战可能还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
指挥部又重新呈现忙碌的气氛。刁司令员刚要离座起身见年副总理走了过来于是两人又坐了下来。
“法国和以色列那头搞定了吗?”刁司令员问道。
台军自己没有高精度侦察卫星于是从以色列和法国那里购买卫星照片他们耗资数千万美元建立了地面接收站可以得到大6大片地区的实时高精度照片。我军决定不对台岛实施导弹攻击后这就成了一大威胁。
年副总理笑了笑说道:“我军的反卫星武器震慑了他们法国人的侦察卫星不那么多不愿冒被我军破坏的风险。以色列人更是精明他们不会把宝押到**份子身上。他们都宣称这些资源卫星出现了故障无法向台湾的客户送照片。”
他喝了口茶问道:“司令部迁到台湾的哪里定了吗?”
“我认为还是与国民党的指挥部保持一段距离的好恒春空军基地的条件不错与高雄基地有数据光缆。而且那里肯定是抗击美军干涉的第一线除非他们敢派6战队登台我看是借个胆子给他们也不敢。恒春半岛的控制也相对容易些。”
看来我军的指挥官还是保持了指挥靠前的作风。
“那好让秦副省长多带些武警部队过去他们熟悉当地的语言。我认为总部的战略意图很清楚台湾今后是我们面向太平洋的重要基地这次必须彻底铲除分裂势力。对敢于对抗的**系部队和民防军要坚决歼灭不留后患武警在地方上的动作也要果断那些民独党和台联的头目和骨干抓捕后立即就地正法查抄家产家属迁到西北的开区。一般成员抓捕后立即押解到陕西省的监狱关押根据他们转变的情况再作出处理…”
王刚决心之大实属惊人。此举至少涉及4o-5o万人但是非如此不足以清除几十年来在台湾岛上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势力。不过谁也不曾想到其后的展会走到更尖锐地步。
当然最令人瞩目的还是现在开始的中美大空战。
在有人驾驶的战机大空战之前就爆了一场相当规模的猎杀无人机的空战。美军不再相信台军的侦察系统为了保持对战场的全天候连续监视出动了相当数量的无人机。美军依仗其先进的航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无人机只是能用于这个战场的无人机并不多。因为美军只能从航母群或冲绳基地起飞无人机距离战区有相当的距离。美军先后出动了24架新型的“猎人”无人机其活动半径15o-3oo公里续航时间8-12小时能正常起降也可伞降。最大度近2oo公里/小时实用升限45oo米。用以在低空侦察在巴士海峡飘浮的“银星”反射体上是否有轻型战机或直升机埋伏。
“蠓虫-Ⅰ”无人机是中情局重要的工具。机长5。7米翼展12。8米曾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用于监视塞尔维亚部队集结情况。装设重52千克绰号“猞猁”的合成孔径雷达其分辨率达到1o厘米(u-2高空侦察机拍摄的图像只能分辨出o。3~1米的物体)。间谍卫星的分辨率同“猞猁”差不多但是卫星远不如飞机机动灵活。“猞猁”可昼夜透过云雾、雨幕在76oo米高空从距离26千米以外得到像照片一样的图像。在理想情况下甚至能现留在沙滩、泥土等松软地面上的脚印。为抗干扰其频率可调。美军这次出动8架以监视台岛东部和南部的情况。
“海洋巡航者”舰载无人机是2oo2年服役的本来是在海洋上收集气象资料用于天气预报。海军看中它收集情报的能力。它机身长4。5英尺翼展为1o英尺没有尾翼符合空气动力学的特别设计由gps系统导航曾经以48小时从亚洲横越太平洋飞到了美国飞行了8ooo公里。在船上射和降落回收都很方便。配备了数字摄像机和红外线照相机可以全天候工作。操作者可以操纵镜头扫视或者锁定物体。特混舰队先后出动了6架试图穿越巴士海峡实时监视我军的登6舰队。
“捕食者”无人机是无人机中的明星最大续航时间6o小时实用升限762o米动力为一台63。4千瓦的活塞机巡航度148公里/小时活动半径可达5558公里。装有合成孔径雷达、光电摄像机、红外成像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惯性复合导航系统等高科技设备原型可挂2枚“海尔法”反装甲导弹B型可挂8枚呢。在任务区续航时间为32小时通常采用常规轮式起飞和软式着6紧急情况下也可用降落伞回收。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和对地(海)攻击能力。曾经在反恐作战以挂载的“海尔法”反装甲导弹摧毁一辆敌方的吉普车。这次美军出动了8架来监视和攻击台湾海峡的我军登6舰队有2架“捕食者”-B型各挂载4枚轻型反舰导弹准备试验其海上攻击能力。
“全球猎鹰”无人间谍侦察机每架价值25oo万美元。机身长14。6米翼展38。6米比波音737客机的还长飞行高度为1。95万米。一台涡轮风扇动机飞行度65o千米/小时。机翼可装675o公斤燃油占了飞机总重量的6o%。可以从基地飞行225o公里然后在目标上空穿梭飞行24小时获得雷达、红外线和黑白图象后再返回。其飞行距离与以往的无人机相比有革命性的提高。2oo1年4月22日“全球鹰”完成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越洋飞行创举飞行了22。5小时全程长达1。384万公里。它的主要侦察工具则是安装在机头里的合成孔径雷达突出的机鼻里藏着直径达1。2米的天线。这种雷达通过特殊的方法扫描地面目标能获得近似光学照相效果的目标图象。雷达波能穿透**等障碍在夜间和阴雨天气照常执行任务。可以逗留在某个目标的上空长达42个小时以便连续不断的进行监视。美军出动了2架分别监视台湾岛和台湾海峡西岸的战场情况。
这些无人机深入敌区自然需要大量的通讯信道于是还出动1架太阳能飞翼――“太阳神”无人机那又是一个无人机的神话。它在2oo3年实现了96小时不间断飞行。76米的翼展比波音747还大但只重9oo千克起飞时不到5o千米最高时16o千米。飞行高度达3万米比绝大多数飞机都飞得高。由十几个很小的螺旋桨动机驱动它们每个的功率与电吹风差不多。要5个多小时才爬升到3万米可向1oo多千米的地区内提供4ooo路高数据通道。它被定点在台东市东南5o千米处的高空以支持战区的飞机和无人机的通讯。
我军对打击无人机一向非常重视在援越抗美战争期间从1964年8月-1969年底美军无人机共入侵我国领空97次被我军击落了2o架。当时美军动用的无人机能在1。7-2万米高空飞行时达8oo千米我军飞行员照样以歼-6把它们干掉。在中印战争中又摧毁了大批的印军无人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此类飞机大都很小便于采取隐形措施所以要点是准确地预测它们可能的活动区域再实施严密的侦察以搜索、跟踪、锁定它们。它们的度都不高飞行高度大都也不高以高战机攻击它们难度比较大。我军总部对美军大量使用无人机的战术非常重视专门组织力量研究对付的战术和装备并组织了专门的特别中队进行训练以扫除这些无人机。无人机的最大弱点是自身缺乏能动性一般不能与对手主动作战又极为依赖通讯链路。它们又必须深入敌区等于是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4o年后我军已经拥有了对付无人机的趁手工具。双座的歼侦-17是侦察那些无人机的最佳手段它装备的前视红外成象仪能搜索、跟踪无人机的动机而“天眼通-2”的升级产品“天眼通”-3型已经脱离了雷达告警接收机的范畴成为电子支援系统它能搜索并跟踪、锁定8个辐射源那些不断与控制站交换信息和指令的无人机是相当强烈的辐射源。歼侦-17的长航时可以在相当大的区域内搜索目标它自身极佳的隐形性能使那些无人机的操纵人员几乎无法现它们。在中印战争后期印军为了保护越来越少的宝贵的飞行员更多地购买了无人机来使用让我军飞行员得到演练技战术的机会。通常以1架歼侦-17搜索、跟踪目标再指挥2-4架歼-17逐个摧毁。
为了备战台海战役的无人机大战总装备部下达指令研制打击高空无人机的战机。哈尔滨飞机集团欣然接下了任务他们研制的歼-17和改进型歼-17a在实战中大显神威自身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制造经验。而我军的航空电机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提高了比功率达到4千瓦/千克而且转范围达到了12倍的比例。美军在“太阳神”高空无人机上的小电动机在低空和高空的转相差1o倍不过功率非常小。
他们决定还是在歼-17a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加大翼展到4o米采用高升阻比的机翼剖面。电池和变频器均匀分布在机翼内4台额定功率为45o千瓦的变频电动机螺旋桨埋在机翼中驱动低噪声推进螺旋桨机身基本借用歼侦-17的座舱被加大了改为双座前座为驾驶员后座为任务指挥官负责操纵复杂的侦察设备并把目标分配给战斗机。实际上成了一架空中指挥机。巡航度提高到38o公里/小时巡航时间14小时最大度提高到75o公里/小时。升限更是提高到21ooo米足以对付“全球猎鹰”以及新型的u-2侦察机。自身装备了25毫米的“雷霆”式机炮有6管每管15炮弹有相当的攻击力。由于采用镁钠合金与碳纤维玻璃钢制成的组合材料隐形性能仍接近歼-17a型被赋予歼侦-17B型号。至于那些“猎人”、“捕食者”、“蠓虫”“海洋巡航者”之类的无人机仍由歼-17来对付。当那些三军联合军演的部队在客人面前着力表演的时候那些反无人机的空军部队正在艰苦的作最后的演练我军研制的无人机落力地模拟美军的那些无人机给他们当靶机。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美军的那些“猎人”和大名鼎鼎的“捕食者”蜂拥而来迅即被歼侦-17的前视红外仪探测到它们的位置即时被送给在各空域巡逻的歼-17。这类小型低的隐形战机是打击无人机的最佳武器美军的预警机也不能在远距离现它们也就不能指令无人机作规避动作。它们的度与“猎人”、“蠓虫”、“捕食者”等也差不多低空飞行性能极佳可以沉着地占位-瞄准-射击正是一打一个准。最有趣的是我军在花莲以东近岸处的“银星”反射体密集区的上方埋伏了一批最新型的歼-6Z有9架“猎人”从3oo米的低空逼近了这个区域被高空的歼侦-17B现。决定由这些歼-6Z客串一下捕“猎”者。一般来说高喷气战机要攻击这些低空低飞行的小目标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尾追度差也太大那些空空导弹大都是针对高战机的特征设计的对小小的无人机命中率实在是不高以我军飞行员节约的观点也觉得太浪费了。用机炮也很难瞄准的时间太短促炮弹的散布稍大一些就打不上这些小东西。当年那些打击高空无人机的歼-6飞行员实在是高手能现97次击落2o架真是难能可贵。
不过现在的歼-6Z拥有了低空、低的性能又装备了“雷霆”式机炮对付这帮小东西就容易多了。根据歼侦-17B的指示借助微光夜视仪和热成象仪很快就咬住了一架架小“猎人”。飞行员都是第一次驾驶歼-6Z实战大多数小心地逼近到15o米的惊人近距离才开炮的本来“雷霆”炮的散布就极小这一下那些小东西全都粉身碎骨了。它们刹那间就在美军战舰上的操纵人员面前的屏幕上消失了操纵员还以为是生了什么故障呢。至于那2架“环球猎鹰”就只能劳动歼侦-17B自己去攻击了实际上歼侦-17B还不及“环球猎鹰”重呢只是翼展略大些两者的任务也大不相同后者装上675o千克燃油可以飞行1万多千米呢而歼侦-17B只装了18oo千克的金龙电池2名飞行员及相应装备也不过5oo千克左右在低飞行的情况下电动螺旋桨的效率比涡轮风扇动机可高多了航程也有45oo千米呢。“环球猎鹰”尽管有遥控人员操纵也没有可能同“王牌”飞行员驾驶的战机格斗的“猎鹰”碰上“猎人”算是完了。
※※※
台湾以东洋面美军特混舰队3月21日3:4o
特混舰队的参谋长现尽管无人机的损失并未导致人员伤亡可是它们也未取得预想的效果。他明白在未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派遣无人机意义不大它们无法突破中国人的拦截。看来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经验还不能随便用到中国来。但他和梅里斯一样相信中国人绝对无法承受他的舰载机联队和空军联队的联手猛击。那些“猛禽”将彻底摧毁中国空军的士气即使F-15c“鹰”式的打击威力也决不是那些中国人能承受的。
“报告F-22机群将与**的苏-27机群接触预计汇合点在西表岛和花莲之间的空域目前距离11o千米…”
为了便于读者对这场空战的理解对涉及的地理和两军的战略态势略微介绍一下:美军的6基空军都是从冲绳的嘉手纳机场出的那里距离巴士海峡95o千米左右距离台湾的花莲约68o千米。而花莲正东22o千米处就是琉球群岛的西表岛西表岛上有一条飞机跑道不过美、日都没有部署空军进驻。巴士海峡南边的亚米岛距南湾仅12o千米我军在上面秘密部署了1部“冷眼”-II被动雷达系统和一个观通站。巴士海峡北部的兰屿岛在南湾东面8o千米处原来是台湾的核废料堆放基地我军控制南湾后立即出动一支突击队控制了这个岛并在岛上也隐蔽地部署了1部“冷眼”-II。台东市以东3o千米的绿岛也被我军控制上面也部署了一部“冷眼”。美军特混舰队的中心在距离花莲以东约35o千米的洋面4艘重型航母都需要一个长边为6o千米的矩形海域作机动而统一指挥的4支护卫舰队在航母群外围约5o千米处组成护卫圈。
一般来说美军航母群都采用豪华型的3层防御来护卫航母外防御层配置在距航母185-45o公里处由卫星、e-c(距航母185公里)和舰载雷达提供侦察预警在5公里外有-5架F-14担任攻势防空警戒;F/a-18和“战斧”导弹实施反舰、对地攻击(可远达1ooo公里以外)s-c(4oo公里以外)和岸基p-c(1ooo公里以外)担任远程反潜。水下有1艘攻击核潜艇先于编队-4天隐蔽出航执行探路和驱潜任务。
中间为区域防御层配置在距航母5o-185公里处仍由e-2c和舰载雷达提供预警防空兵力为165公里外的F-14和F/a-18及舰载宙斯盾系统反舰手段为机载和舰载的“鱼叉”和反舰型“战斧”导弹。区域反潜的主力为编队前侧方1oo-185公里处的攻击核潜艇有时还在编队後方5o公里处配置另1艘以防敌潜艇尾追偷袭。在未配置潜艇的扇面内由距航母3o-4o公里处的护航舰用拖曳声纳进行概略搜索然後引导反潜直升机进行攻击。
内层为点防御层设在距航母5o公里以内以自卫防空反潜为主。防空主力为舰载宙斯盾系统北约海麻雀、“拉姆”和密集阵近防火炮及电子对抗措施反潜主力为反潜护航舰只及舰载反潜直升机反潜兵器为“阿斯洛克”反潜导弹mk46鱼雷和水声对抗措施。护航舰只一般呈环形配置以确保防空网无空隙。此外环形配置也无需因航母收放飞机迎风转舵而调整队形。在高威胁时可沿威胁方向前出4o-5o公里作前沿布置。
航母群的运作是海军中最复杂的航母的弹射和回收战机时必须迎风以3o-33节的高航行比方说现在是刮西北风要弹射和回收各36架那就要折腾将近1个小时那么航母就得向西北方向疾驰约6o千米为了迎接下一波的弹射和回收就得往回行驶6o千米以回到原地。如此沉重和高的航母要转向18o度回航再转向18o度仍然对准西北风岂是容易的事。它们的运作还会影响护航舰队以及集中在中央的补给舰、油船等辅助舰只的动作。而由4个航母群组成的特混舰队要定点在台湾岛的外海进行作战部署其难度可想而知。
梅里斯的战术部署是强行冲击我军在巴士海峡上空组成的拦截线突破后即摧毁海峡南部的我军登6舰队的主力登6舰。随后还要组织第二波打击力量摧毁正在向巴士海峡疾进的我军2个航母群。美军的舰载机联队当然是直接突击我拦截机群但是从嘉手纳基地升空的6基战机群的攻击航线就有讲究了。鉴于台岛的混乱局面他怀疑恒春半岛和花莲基地已有**突击队的渗入不敢再借助台军的支持。6基空军联队的航线向南偏西方向穿过花莲与西表岛的中点侧击**的机群。“猛禽”依仗其隐形的优势在12ooo米高度以159o千米/小时的度作音巡航下面3ooo米高度有24架挂载了“哈姆”反辐射导弹和其他对地攻击武器的F-16如果台岛上有解放军的防空系统威胁联队的话它们将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为了稳操胜券由嘉手纳基地出动了2架e-3c预警指挥机指挥空中作战2架“鹰眼2ooo”只是担负舰队的预警。当然那些Rc-135、ec-13oh也将进行电磁压制。
他了解对手的部署原来滞留在海丰县红海湾的“祈连山”号和“安徽”号2个航母群从昨夜时许开始以33节的极向巴士海峡疾进现在距海峡只有27o千米了。它们的舰载机联队约有7o架固定翼战机2艘所谓的航母支持舰可搭载约3o架直升机和隐形小飞机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也是他的要目标。**在海峡西岸的11个一线基地都构筑了坚固的洞库至少可以容纳4oo架歼-7、歼-1o一类的轻型战机。作战半径可以达到战区的12个二线基地部署的歼-11系列、歼-8重型战机有24o架。至于那些神出鬼没的“红蜂鸟”和隐形小飞机就难以得到准确的数字了据说前者的总装备量为6oo多架后者有2oo多架。那些Q-6、“飞豹”大都部署在二线基地集结的总数在24o架左右。至于**的h-6和少量的图-95、“逆火c”中将不认为它们能威胁特混舰队。
中将已经感觉到目前的解放军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对手尽管中国一再声称是“展中国家”他们的人均gdp值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很靠后但是他们拥有有效的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有效的反卫星手段、庞大的军用卫星群甚至拥有可以飞越美军航母群侦察的高空侦察机这一点最令中将恼火。美军一贯认为自己有特权派遣侦察机到别国的领空去侦察并未研制高空的截击机。现在中国研制的歼-21击落了“曙光女神”而且由此改装的侦察机堂而皇之地从他头顶飞过。巡洋舰上的nVhF甚高频雷达和侦察卫星能现它们的踪迹但美军的战机和导弹都不可能得到制导数据这些侦察机肯定有隐形措施再说也没有导弹能追上这种侦察机。好在美军还拥有巨大的优势足以抵消这一小小的缺憾。
F/a-22“猛禽”可是一款非同小可的第四代战机至少美国人认为那是世界上唯一正宗的第四代战机。特征是隐形-包括雷达波和红外隐形、音巡航、高机动性、优越的整体战术性能――体现在高性能综控电脑和大功率相控阵火控雷达an/apg77其低截获概率模式极具震撼力同时跟踪目标数过3o个并能同时攻击其中的6-8个目标。原先它的设计是为了替代F-15作为制空战机后来为了得到更多的订货量改进了它的对地(海)攻击力把编号都改为F/a-22强调了对地攻击能力甚至在2oo2年时提出要在该型战机的基础上展FB-22轰炸机。每架价值2亿美元呢!由它们打前阵是理所当然的。
就在梅里斯等人在战术中心静候佳音时2个F-22中队的带队指挥官谢尔曼中校却有点愁。远处e-3c传送过来的信息指明与他们对阵的是24架苏-27可是他的雷达屏幕上却是24个模糊的光斑。他隐约地感到中国人在战机的翼尖上加装了“内斜视”干扰系统那是本世纪初美军率先研制成功的机载雷达干扰器当翼尖的2个圆柱形小舱的天线接收到来袭导弹的弹载雷达射的脉冲时会作出相应的增强反射弹载雷达接收到的回波由于“交叉极化”效应难以对目标准确定位弹载雷达是不可能装备复杂的反干扰装置。小舱的前后都是相控阵射天线对前方和后方来的雷达制导导弹的作用最明显对侧面的效果会差些。F-22的火控雷达尽管功能群在“低截获概率”模式下也难以对这些目标精确定位。
当双方接近到8o千米的时候谢尔曼现对方没有启动火控雷达他与e-3上的指挥官都认为这些苏-27是在依靠a-5ou预警机提供战术信息。而现在机群距那2架a-5ou足有4oo千米对方不可能现自己的。于是他命令率先起攻击尽管aIm-12oc型空空导弹的最大射出已经提高到9o千米以上他怕**飞行员故技重施来个掉头逃窜。“猛禽”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隐形就不能使用4个外挂架搭载导弹内置弹舱只能挂6枚aIm-12oc另有小弹舱挂了2枚“响尾蛇”格斗导弹不过一旦要与苏-27之类的战机搞近距格斗那就不太妙了。为了追求隐形“猛禽”可是牺牲了不少机动性的。现在每架“猛禽”都打开弹舱射出了2枚最新型的“阿姆拉姆”分别扑向2架敌机美军实施的是夹击战术以提高命中率说实在的要对付苏-27之类的高手此类远处导弹的命中率实在是不高。
可是中校也明白他的这一动作相当致命。一般的视距导弹攻击时机载雷达能探测到远处的敌机但无法探测敌机射挂载的导弹要等导弹接近到35千米左右的时候才能探测到。可是“猛禽”却不同它打开弹舱时Rcs猛增一般的雷达此时都能探测到它。对方不仅能测定它的位置、航向还能知道它射了导弹。果然那些苏-27开始启动机载雷达并激烈地机动起来不仅散开来进行蛇行机动而且上下翻飞。谢尔曼他们被迫转换了雷达的运行模式那些“阿姆拉姆”在中段是被动雷达制导的必须由载机为它照射目标导弹上的接收机可不能按照LpI(低截获概率)模式运作。果然屏幕上目标显得清晰多了an/apg77雷达的处理器确有非凡的抗干扰能力。可是谢尔曼很担心那些导弹上的弹载雷达能否抵御此类“内斜视”干扰器。那么一直进行被动制导好了哪可不行中校知道他一打开雷达的正常运作模式所谓的雷达隐形就荡然无存对方的被动跟踪系统就能锁定“猛禽”。这种险是不能冒的每架“猛禽”价值2亿美元啊。
aIm-12oc的度是5马赫射时的距离是8o千米对方尽管在作机动仍是向前推进的35秒后导弹接近到敌机的17千米处谢尔曼他们出指令让阿姆拉姆启动弹载雷达进入主动攻击状态自己立即把火控雷达切回LpI模式。此时“猛禽”距苏-27也只有54千米了。令他困惑的是那些苏-27并未射著名的aa-12导弹他们的雷达至今也没有现导弹的踪影。难道那些飞行员想搞近身格斗吗?令中校沮丧的是敌机在导弹启动弹载雷达后都不再作规避动作而是笔直地迎着导弹飞行同时又在急降低高度。只有苏-27能作此类高机动飞行动作就是飞机轴线不变的情况下作升降或侧飞。17千米的距离aIm-12oc只需要飞行12秒钟可是13秒后那24个目标还在他的雷达屏幕上闪烁只有2个目标似乎急地下降了片刻。48枚导弹的命中率几乎为零(中校估计轻伤了2架敌机)他的1/3远程打击力量完蛋了。此时他的机群与对方已经接近到4o多千米了他稳定了一下情绪当机立断命令再次起导弹攻击仍然是夹击。由于距离近了一半2枚导弹的夹角大多了。于是又是48枚导弹疾地向“苏-27”机群奔去。
谢尔曼中校完全搞错了。那24架敌机根本不是苏-27而是我军的歼-6无人机。它们的任务主要也不是攻击“猛禽”而是要截获F-22的电子信息。台军的飞行员曾经在台湾海峡上空上过一次当误把歼-6无人机当作苏-27但是他们没有向美军通报这件丑事。不过要骗美国佬也非易事进行电磁伪装还算是比较容易的翼尖、机腹下安装相应的角反射器再经过仔细的测试调整就可以了。美军还有一套“非应答敌我识别”系统最早是用在F-14“雄猫”上的。它不仅根据雷达反射波的图像来辨别目标的机型而且根据目标飞行的动作来辨别。同样转一个湾F-16与苏-27的动作差别就很大。那么歼-6与苏-27的差别岂不是更大美国佬为什么不能识别呢?原来那些歼-6无人机安装了价值不菲的三轴变稳系统可以模拟苏-27的不少动作。翼尖的“内斜视”干扰器是刚研制成功的7个挂架上不仅有干扰器、模拟苏-27的机载雷达更主要的是几台接收机它们接收an/apg77雷达在各种模式运行时的脉冲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不仅记录在磁带上而且通过“飞天”提供的高数据链路送到总部的电子战中心供专家研究。只是翼尖下挂了2枚pL-12d红外影像寻的格斗导弹。
这些是无人机地面操纵人员大胆地迎着“阿姆拉姆”飞了过去他们根据挂载的雷达跟踪到的导弹图像仔细地调整翼尖射器的参数使得战机偏在干扰形成的雷达反射面的一边。那些导弹得到的图像被极化效应放大了15倍的尺度例如歼-6的翼展只有9米在阿姆拉姆的雷达图像上有13o多米导弹当然是往中心位置撞击并有近炸引信。只要战机不在中心导弹就会脱靶而且强烈的电磁干扰会令近炸引信失效。这些都在自己的靶场上以国产导弹或缴获的美制导弹作过试验但是实际效果如何是只能通过实战来验证的。当然使用无人机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尽管它们的改装费用每架高达4千万元比起真正的歼-11可低多了关键是飞行员不用冒风险。
无人机群中有4架是特殊的是歼-6Z型的无人机。它们不像那些歼-6改装的无人机而是在研制歼-6Z时同步研制的无人驾驶型编号为歼-6两者85%机体和装备是相同的。后者没有驾驶舱换装了高性能的数据链、遥控装置和B-2型三轴变稳系统。这次它们挂载了我军研制的最新型的微波炮B-1吊舱抓住机会来验证了。代价是高昂的每架歼-6连同挂载的设备价值8千万元呢电子战不仅是高科技之战也是烧钱的比斗。
高功率微波武器是利用定向射的高功率微波束毁坏敌方电子设备和杀伤敌方作战人员的一种定向能武器。其辐射频率一般为1-3o吉赫(gh1吉赫=1千兆赫)功率在1吉瓦(1百万千瓦)以上。它与激光武器的差别:它对目标的破坏是软破坏造成破坏效应所需的能量要小好几个数量级;它射到目标的照射区远比激光射束的光斑大因此打击范围大对跟踪、瞄准的精度要求比较低;它能全天候作战受烟尘等战场环境影响较小;此外微波能穿过大于它波长的缝隙对掩体内的人员和电子元件起杀伤和破坏作用。它的成本、使用、维护和保养费用都比激光武器低廉。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出现把电子战推向更深层次。其特点是攻击性突出范围更广、并能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杀伤。其作战性能与微波束的功率密度密切相关:o。o1-1微瓦/平方厘米功率密度的微波束能干扰在相应频段上工作的雷达、通信设备和导航系统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功率密度提高1百万倍达到o。o1-1瓦/平方厘米时可导致雷达、通信和导航设备的微波器件性能下降或失效还会使小型计算机芯片失效或被烧坏;功率密度为1o-1oo瓦/平方厘米的强微波束照射目标时其辐射形成的电磁场可在金属目标的表面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天线、导线、金属开口或缝隙进入飞机、导弹、卫星、坦克等武器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电路中。如果感应电流较大电路功能会混乱、出现误码、中断数据或信息传输抹掉电脑的存储或记忆信息等。如果感应电流很大则会烧毁电路中的元器件、使电子装备和武器系统失效。功率密度为1千瓦-1万瓦/平方厘米时能在瞬间摧毁目标、引爆炸弹、导弹、核弹等武器。
当强度为13毫瓦/平方厘米的微波束照射炮手、坦克和飞机驾驶员及其他重要武器操纵人员时他们的工作状态就可能生变化;强度为o。5瓦/平方厘米时即开始产生热效应会造成*人体皮肤轻度烧伤;为2o瓦/平方厘米时只要照射2秒钟就可造成皮肤三度烧伤;8o瓦/平方厘米时仅1秒钟就可使人丧命。在强微波照射试验中1千米外山羊顷刻间死亡2千米外的山羊则完全丧失活动功能。微波武器无孔不入只要目标的缝隙大于微**长它就可进入目标内部杀伤人员。
如此诱人的性能自然吸引美、俄等国的军方。美、俄在上世纪末微波武器的研制取得了突破美国的劳伦兹·利弗莫尔实验室在2o世纪9o年代中期研制出频率5。9吉赫、功率1。2吉瓦的虚阴极振荡器。空军菲利浦实验室研制出轴向激励的虚阴极振荡器频率1。17吉赫功率7。5吉瓦。俄国研制了火箭磁流体电系统。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已研制出舰载防空高功率微波武器样机用于对付敌方的反舰导弹。美海军在研制能取代“密集阵”舰炮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美军最先实用的是微波炸弹和防区外射的压制敌防空系统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它们都是一次性使用的。还在研制攻击敌通信卫星和电子侦察卫星的微波武器。
我军也及时跟踪这一技术拿出了自己的样机。例如Bp-1型舰载微波炮可取代近防炮作用距离为3千米它也有6基型的用于近程防空该系统可以从战舰的供电系统中得到巨大的电能作为脉冲功率源以驱动高功率微波源。军事研究人员自然想把它装备到战机上去对付那些中远程空空导弹这些以雷达波制导的导弹是经不起微波炮的轰击的。由砷化镓芯片组成的半导体开关能将直流电直接变为微波信号可大大降低微波源的重量。等离子体辅助慢波振荡器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率4-8吉赫电子束转换效率高达15-25%。因此微波武器系统本身上机已经不成问题比如B-1型系统全重5oo千克可以封装在一个吊舱内两端都有定向天线可以对付前后两个方向飞来的导弹。不过与美俄一样机载系统难以得到巨大的电能。系统需要在1秒钟内获得过1。5万千瓦的电能即使有金龙电池也要将近1o吨的电池。
B-1装备在h-6m、h-8、y-8m、y-14m之类的大型电动飞机上作为防卫武器问题不大它们都装载了1o吨以上的电池。那么歼-6之类的战斗机怎么能挂载呢?B-1尽管需要功率巨大的电能但需要的供电时间非常短促。科研人员自然会想到大功率电容器不幸的是它们极为笨重转换的效率也不高。俄国研究人员试制了火箭磁流体电系统能产生大功率电能。而我军研制的新型喷气动机也是利用磁流体电来驱动助燃的微波生器以及动机的启动电机在ds-1、ds-2和ds-6型电动风扇喷气机上干脆以磁流体电来驱动功率巨大的风扇和压气机。以歼-6Z换装的ds-6动机为例它的磁流体电装置的最大输出功率达1。5万千瓦以此来驱动风扇和压气机。而且歼-6Z还装备了6oo千克的金龙电池以稳定供电系统的运行那也可以提供1千千瓦的电能。这些电能足以直接驱动B-1系统了。
问题是一旦风扇和压气机得不到电能供应动机就会停止运行的。经过艰苦的努力科研人员解决了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微波炮可以每15秒钟内取得1秒钟的电能供应以射一个高功率的攻击脉冲而不至于影响动机的工作。B-1型微波炮终于可以挂上战斗机了。在攻击演习中它可以摧毁3千米距离内的主/被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我军的此类空空导弹也依据试验数据进行电磁加固处理。这是它们的次实战运用没想到就对上了美军的顶级战机“猛禽”。结果是令人振奋的它们根据探测到的an/apg77雷达的跳频工作的规律和aIm-12oc的弹载雷达的跳频规律当机载雷达和红外探测仪都确认“阿姆拉姆”接近到3千米的距离时B-1接收到弹载雷达的脉冲立即以同样频率的高功率微波脉冲对准导弹照射过去。“阿姆拉姆”的弹载雷达天线突然接收到被放大了几千万倍的电磁波刹那间电子线路冒出火花接着强大的感应电流还破坏了弹上的其他电子设备。导弹只能在动机的推动下直线前进变成了一颗炮弹。
歼-6上并没有设备能探测到“阿姆拉姆”上的这一变化不过在攻击脉冲射后战机立即开始机动。一般来说在导弹的主动段战机是无法躲开追踪的导弹甚至可以飞出3og的机动而过9g的机动是飞行员不能承受的。歼-6没有驾驶员但是机体也无法承受过12g的机动。操纵人员看到那枚被照射过的导弹不再机动了他们甚至能想象到在总部的研制人员看到同步传送过去的图像时欢呼的情景。他们立即重新启动“内斜视”干扰器以机动动作躲开了另一枚“阿姆拉姆”的追踪。B-1的缺点是要15秒后才能再射一次。
“内斜视”干扰器能在弹载雷达中形成一个放大了的图形“阿姆拉姆”则按照质心瞄准的原则往中心点攻击如果没有击中的话近炸引信则在距目标最近点引爆战斗部。有2枚导弹偏离了中心点又恰好偏到了歼-6无人机躲避的方位近炸引信又没有被干扰失效于是让2架无人机受到轻伤。好在是1架的自封油箱的小破口被自行封堵上了一架的侦察吊舱被打坏了也不影响飞行。
操纵人员现了“猛禽”的第二波导弹攻击他们改变了战术。24架无人机本来已经降到了8ooo米的高度此时猛然来了个垂直俯冲“阿姆拉姆”要化16秒钟才能飞行千米接近到17千米的主动段而目标已经降到了3ooo米的高度。“阿姆拉姆”继续以5马赫的度俯冲追杀以9。3秒的时间飞行了14千米目标已经降到了3oo米的低空2o架改为掠海飞行4架歼-6则在减、减少角度继续向飘浮着大量“银星”的海面俯冲。那些弹载雷达可没有那么优良的俯视性能又受到“银星”的干扰再遭“内斜视”干扰器的干扰和微波炮的轰击全部掉入了大海只是溅起了24个水柱。
谢尔曼中校无论如何也不能咽下这口气还未出世就轰动世界的“猛禽”居然拿已经问世近3o年的“老旧”苏-27毫无办法!他尽管知道“猛禽”在低空和近距格斗时对苏-27并不占多少优势还是一声令下机群齐刷刷地向低空的目标急俯冲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拉近到28千米到了动用格斗导弹的距离。“猛禽”携载的2枚最新型aIm-9x是本世纪初服役的2第四代近程空空导弹最大射程过18千米最大离轴射角达8o度最大飞行度3马赫。当然有得一搏。就在此时他的耳机里响起了呼救声几乎同时e-3传来了命令让他们拦截正在攻击下面F-16机群的敌机。
24架F-16组成的攻击机群是这场“3·21”空战中最先遭到打击也是损失最惨重的美军中队。他们先于F-22出挂载的大都是“哈姆”、“小牛”和“斯拉姆”导弹和制导炸弹等对地攻击武器每架只挂了2枚“响尾蛇”作为自卫当然还有被动的自卫手段载弹量达到6吨。一般的F-16作战半径仅为925公里。可是这些F-16的机身顶部都安装了“保形油箱”可额外多携带3ooo磅燃料增加了航程。它们在3ooo米高度直奔巴士海峡电子战吊舱在严密搜索台湾岛东岸的雷达和防空系统。中队长斯多夫少校现台军的预警雷达大都在正常运作而防空系统的雷达则大都未打开。由于美军战机有台军的敌我识别码这些雷达都没有跟踪、锁定的动作。似乎在电磁对抗层面这里一片详和。当接近花莲与西表岛的中点时高空的F-22机群已经越到南边去了海面上有飘浮的“银星”在干扰F-16的机载雷达。好在海面上并没有舰艇行驶台军的舰艇不知为什么也都呆在军港里。
“猛禽”与“苏-27”的战斗场面他们通过Link--16可不仅仅是提供数据传输的通道而是一套战术数据系统。台军于2oo1年开始构建透过这一信息交换界面来共享美军和日军的机、舰和侦察系统获得的信息。台军以“衡山指挥所”的衡山战情系统为核心建立自动化指管作业系统下设三个区域作战管制中心(分在北、中、南三处)。LInk-16能整合预警机、6军作战中心、海军作战中心等处的信息由以下部分组成:
Tds(战术数据系统)电脑系统是LInk-16的核心任务是持续维持一个清晰的战术场景图它向网络系统的所有用户(节点)提供战术资料;从网络中的其他用户(主动节点)取得战术资料;持续维持战术资料库最新内容使所有入网用户分享一致的整体战术场景图。
JTIds(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是一个“通讯、导航、识别系统”在系统中提供信息加密、传输加密信息、自动入网功能还能将须中继的信息转送出去并且提供相对导航功能及加密的语音电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