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牛肉干和茶树菇(1/2)
出了机舱,每个人都是一哆嗦,好冷!从38度的杭州突然来到26度的昆明,温差还真有点大,而且外面还在下雨,幸亏大家都有带外套和伞。
“真是个凉爽的好地方啊!”大家感叹。
“传说中的鲜花接团呢?”众人开始到处找。
“啊,在那里!那个举牌子的就是!”一伙人赶紧跟上。
导游是个朴实的小姑娘,年龄不超过20岁,脸上有几颗可爱的小雀斑,手拿一束红玫瑰朝大家挥舞。
导游自我介绍姓杨,是大理白族人,是这次旅行的地陪。司机也是白族,是个稳重的中年人。
然后一群人如温顺的绵羊跟着导游走,上车发红玫瑰,每人一枝。林明早猜到是这样,后排的姑娘们哀叹:“我还以为是每人一束呢!”
发给林明的花,他笑着接过了,说了声谢谢,插在背包上。另一枝花让他代传,林明的手刚一伸,邻座的老郑如遇洪水猛兽,拼命捂着鼻子往后缩:“快把花拿远一点儿!”林明大乐。
老郑进学校的资历比林明早一年,年纪要大个六七岁,很照顾林明这个小老弟。老郑的鼻子对花粉过敏,巧的是昆明正是鲜花之城。每年杭城桂花飘香时节,老郑都痛不欲生,天天戴大口罩,一眼望去,绝对是可疑的怪蜀黍一名。
导游热情洋溢的开始介绍昆明的街景,大家好奇的向窗户两边看。巨大的黄花灯柱插在绿化带里,据说是路灯,有意思。导游盛赞99年园艺世博会给昆明带来的巨大变化,道路得到拓宽,建筑翻新,使昆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林明看着两边的居民楼,虽然不知道以前的老昆明是什么样儿,但是能深切感受到这位白族姑娘对本乡本土的热爱和自豪。
导游很热情的讲起“云南十八怪”中关于气候的两条:一是“这边下雨那边晒”,这点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刚下飞机还是阴雨连绵,进入市区后非常晴朗,阳光透过车窗,有紫外线的烧灼感。
饕餮在玉佩里盛赞“云南是个好地方!”,这次旅游会经过很多高海拔地区,够它好好享受日光浴的了。
第二条,是“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昼夜温差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短厚薄不一。还好大家衣服都带的足,有些人还带了羽绒服,准备上玉龙雪山用。
下午先参观东西寺塔和金马碧鸡坊。东寺塔和西寺塔是云南创建最早的古塔之一,文献记载为“南诏弄栋节度使王嵯巅建,大匠尉迟恭韬造。”两塔左右对称,以宽阔的条石大道联接。大道两侧店铺林立,可惜多数未开门,不知是何缘故。
东段街上有铜塑《赶马人》、《打更》、《补碗匠》、《鸡蛋拴着卖》、《对弈》等。大家很有兴趣的跟这些铜塑合影。街中部南侧建了一座仿古建筑近日楼,据说原为明代砖城的南门城楼。
塔为白色,外形近似历史书中的大理崇圣寺三塔。据导游介绍是四方形密檐式十三级空心砖塔。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制贴金金翅鸟,每只高约两米,故又称金鸡塔。林明举目远眺,见表面的镀金已经脱落,恢复铜鸟本色。
“为什么要在塔顶放金鸡?”有人忍不住问。
“佛经说金翅鸟能降龙。云南多山,山洪暴发,多成水患,所以古塔顶均置金翅鸟,以镇水患。据说这四只金鸡,以前在冬春多风季节会喔喔叫哦。大家猜一猜为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