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诗会(二)第四更(1/2)
第二轮算是全部过关,没有人被淘汰出局。第三轮还未开始,众人就各自聚成一伙一伙,闲聊起来,苏言拉着林然,给他介绍杭州的各位公子哥。没一会,孟浩然也寻了过来,抱拳道:“适才不识林兄,多有得罪,望林兄海涵。”
林然赶忙回礼,连道不敢,说到底,自己毕竟是仗着后人所学,眼前之人,方是真正的大才,李鬼碰到李逵,倒真令他惶恐不安。
两人互相谦虚着,这时,苏言的自来熟就起了作用了,很快,二人便和孟浩然熟络起来。
“寒雨兄,你可知那位老人是谁?”林然忽然问道,这位品评的老人让他印象很深,此人虽是迟暮之年,华发苍颜,但没有龙钟潦倒之态,历尽沧桑的脸上带着睿智沉稳之气,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此老可是大有来头!”苏言道:“他是杭州书院的客座西席,自称愚山客。”随即苏言看了看周围,低声对二人:“此老尊号少有人知,但知之者无不起敬,他就是骆临海。”说着,苏言脸上带着几分肃穆。
“骆临海!”孟浩然低呼一声,一脸不可置信。
林然稍微思索一翻,也想到了此人,脸上也是惊讶万分。骆临海,就是是骆宾王啊!也是唐时的一尊文坛大神级人物,可以说是教父级别的任务,作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在文坛中的声望可是极其高的!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早年落魄无行,诗文却早有名,平生只做过主簿一类的小官,参加过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义兵,还为此起草了《讨武氏檄》,据说兵败后,与徐敬业一起投了江,各种猜测都有,反正最后他是不知所终。后人多以为他早已亡于战乱中,没想到竟然隐迹于这小小书院中。林然后世所学会的第一首诗就是他七岁时所作的咏鹅诗——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林然三人正感叹间,第三轮开始了,题目由杭州书院的人商议而出,题目就为《钱塘湖春行》。
林然一听这诗题,顿时挠头不已,不是诗有多难,而是这诗对他来说,太熟悉了,若不是现在只是开元六年,他还真以为白居易也在此地呢。现在他倒是纠结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也是名传千古,但是一日之内,连抄几位大神的名作,自己也感觉过意不去,这到底是抄呢?还是不抄?
犹豫了好久,白居易的这首诗绝对是描写西湖的诗里的经典,若是拿出此作,自己必可声誉大涨,对于立足于这个世界,有莫大好处,可是欺名盗世,自己又如何心安?
罢了罢了,反正既已当了婊子,就不立这牌坊了,再窃他一回吧。不过还得稍作变动。
孤山寺北南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时的西湖,贾亭还没有建,林然就用南亭代之。南亭,乃是西湖一景,后世没有了这景点,并不是它的景色不好,相反它的景色在西湖诸景里也是相当出众的,或许是后世被拆除了吧。
品评时候,一位先生看到此卷,大叹不已,并高声念了出来,听罢,又是满园皆惊,人人称叹,即便是骆宾王,也是颔首不已,而那柳渐,也是满脸妒嫉之色。
“林兄,好诗啊!我看此次诗会头名非你莫属了!”苏言赞叹不已道。
“寒雨兄说笑了。”林然确实是愧不敢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