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林然的烂书法(1/2)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常说短也不短,如果只是一般的穿越者,仅仅凭着两个月的时间,就想在科举上面大展身手,那绝对是痴人说梦话。林然的优势在于他后世所读的专业,他是读古代汉语学的。是的,这门学科在后世来说绝对是很坑爹的学科,除了做学问研究的,几乎没有多少前途,林然当初找不到工作就是拜其所赐。
当然这并不表示林然学的不好,就算他平时不是很努力,但胜在头脑聪明(若不聪明高考也考不上北大,更考不了研了)。而且书香门第出身的他从小就培养除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对学习古代汉语也是很有些兴趣。
而兴趣则是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果他连兴趣都没有,硬着头皮去学了也学不了。再则,学好古代汉语需要大量的古文阅读做基础,因为得培养古文阅读的语感,就像学英语一样,不大量阅读英语很难有哪种语感,林然当年从最基本的《古文观止》开始,再到一些难度比较高的先秦及秦汉文言著作,包括后面的隋唐宋元明清,都做个深入的研究。四书五经那自不必说,熟读那是必须的,连着那些史书杂文,也是多有涉猎。在记忆贮存量方面他是比不过那些寒窗苦读数十年的‘土著’们,但是对于经史的释义和见解,尤其对于策论,恐怕这些土著大多数是拍马都赶不上他的。而且跟随侯师古学艺的时候,这些功课也是每天都有温习,有名师教导,往日很多不解的东西一点就透,倒也受益良多。
这时候的科举,难度还不如明清时期那般大,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堪称变态,而这个时期的科举考试给了士子很大的发挥空间,没那么刻板死心眼,这无疑让林然又多了几分把握。
不过也不能说没有问题,问题有,而且还是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林然的字,对于后世人来说,那叫很差,对于这时代的读书人来说,那简直是不堪入目,这年头的读书人,就算字写得不算多好,但也绝对不会差,所以字的问题对于林然这个后来人来说,这就是个大问题。当然这也不能怪他,想想后世人就知道了,不说毛笔字写得好的有多少,光说会写毛笔字的就不多,甚至于连钢笔字写得好的都日趋减少,为啥,高科技了呗,比如林然,上大学时候除了考试和写请假条是用过笔之外,平时基本没怎么用着。话说,像他这样的人肯定也不少,只是他算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了,矬子中挑搞个的挑不上他,挑个小的就有他的份了。
林然小时候没少被父母教训过,只是他屡教不改,最后他们也只能不了了之,和侯师古学艺的时候,以侯师古那万古不化的表情,看到他的字后都忍不住要吐血,逼迫他练字,虽不能说是完全没有用,但也只能说是收效甚微。
现在要考科举,林然也知道他的书法必须要提高了——话说用“书法”这词太抬举他了点。大唐科举,书法也是很重要的考究,书法差能高中那基本属于扯谈,退一万步,就算中了,那还不是想当官就当官的,这时候殿试还不流行,省试以后一般还有一个吏部的选试。选试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先考书、判,也就是考其书写工整、文理通达的程度;然后再试身、言,即观察是否像貌端正、口齿清楚。谁说古人不貌相了,光这点就能看得出来,长得丑,影响市容的不要,口齿不清语不达意的不要,思路文笔不顺的,不要,写字太差的,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