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那个美味叫火锅(2/2)
周芹和李小花看到陈钱这副模样,心中的怀疑早就打消了大半,各自夹了一筷子菜尝了一口,不出陈硕所料,两女一尝完,瞬间也被火锅折服,一桌子菜很快就被四人横扫一空,陈硕看着三人吃得满嘴流油,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句至理名言,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吃饱喝足以后,陈钱打着饱嗝问陈硕道:“硕哥,今天吃的这个美味叫什么名字啊?你怎么不早点请我吃这个,有这个我才不和你抢蒸饺呢。”
“这个东西叫火锅,是我从书上无意间看到的,火锅需要的调料比较多,一时半会凑不齐,最近好不容易准备的差不多了,才把你们叫来,”陈硕现在已经完全熟悉了撒谎的感觉,说起谎话来脸不红,心不跳。
“硕哥,这火锅简直比天龙楼许大厨做的菜还好吃,要是把在天龙楼卖这个火锅,那肯定能赚翻了,”陈钱美滋滋地想着,估计就这一会功夫,他已经在梦里赚了好几百银子了。
“能不能赚翻我不知道。但是大伯肯定不会同意让你去干这个,”陈硕的一句话将陈钱从幻想中拉回了现实里,周芹见陈硕和陈钱有话要说,便识趣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拉着李小花去了她的房间。
“硕哥,你再和我讲讲那书生安石的书生和书生范仲淹的故事吧,”陈钱突然提出的要求让陈硕不禁一愣,他当时也就上学学古诗的时候看了一眼这两人的简介,真让他详细讲,他哪知道王安石和范仲淹生平到底经历了什么,不过好在陈硕瞎编乱造的本领已经登堂入室,估计陈钱就是想听故事,只要编得不是太离谱,应该出不了太大的问题。
打定主意以后,陈硕缓缓地讲述起了两人地故事:“我就先从那名叫王安石的书生讲起,王安石出身于一个寒门百姓家,他爹是给城里的老爷做工的,他娘在他三岁那边便因为染了风寒撒手人寰,全靠他爹把王安石抚养成人。王安石小时候机敏好学,读书更是过目不忘,小小年纪便再村里有了神童的称号。但是王安石家境实在太贫困,平日里能吃饱饭已经不错,哪里还有钱去供他上私塾?付不起学费,王安石每日便在私塾外的窗户边上偷听私塾先生讲课,有一次听的太入迷,不小心被私塾先生逮到,私塾先生看他求学之心坚定,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准许他不交学费在屋子里听讲。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王安石不负众望,在科举中夺得状元,在殿试时更是被皇帝一眼看中,王安石从此摇身一变直接成了朝堂重臣,三年后王安石被安排到地方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但是他去了以后才发现,老百姓的生活远比他想象的要艰苦,再加上各种剥削和自然灾害,民怨早已越积越深。于是在返回朝堂以后,王安石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要施行变法,结果最终不仅变法没成,反倒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等到陈硕讲完,陈钱才从入迷状态回过神来,他认真地问道:“硕哥,你觉得王安石和范仲淹,他们做的一切值得吗?”
“值得不值得,自然有世人评说,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陈硕回答道。
“我觉得他们真的挺傻,”陈钱的一句话让正在喝茶的陈硕差点一口气喷了出来,小钱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正经,陈钱心里想着,
随着太阳开始向下落去,李小花和周芹一起走了过来,时间不早了,今天陈钱的书还没有读完,再晚些回去,陈钱又要被陈剑峰责罚了,四人就此作别,看着陈钱远去的背影,陈硕忽然觉得陈钱身上好像有了一些说不清的变化,但是仔细看了看,好像又没有什么变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