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大旱(1/2)
清水镇,镇如其名,山色清秀,绿水环绕,好一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美景。清水镇北面临山,东西环水,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加上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年年风调雨顺,除了是南州市以及东海省内远近闻名的农家乐圣地,也是东海省的产粮基地。
往年,从第一声春雷响起到第一片初雪落下,清水镇上几乎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体验城市里无法体验到的农家乐的乐趣。爬山挑摘野菜,挽起裤腿涉水用网篓捉鱼,或是悠闲的到镇子南面的田地里采果子、割稻子。
一切在清水镇人看来事再平常不过的农家事情,那些穿着衬衫打着领带的城里人干起来的时候眼神里都会透露着无比的兴奋。就连喂猪这种又脏、又累、又臭的活,那些城里人却一个个抢着干。忍受着臭味,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着猪在食槽里吃食似乎也是一种享受。
难怪镇上的老人看着年轻后生们其仆后继的去城里打工的时候都会不住的摇头——城里人争着抢着来镇上,镇上人却一个个往里城里挤,这到底是为了那般啊!
不过随着农家乐成了规模之后,镇上就少有人去城里打工了。只要是稍微有些生意头脑的人家,都会利用自家的房子搞起农家乐。只要带着那些城里人山上转转,下水游游,田地里走走,把自己不愿意干的农活教给他们干就能换来大把的钞票,谁还愿意去城里打工?
靠着农家乐,清水镇早早的成为了富裕镇,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来二三层的小楼房,很多农户家里还买了小汽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就在清水镇人沉浸在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好日子中的时候,东海省这个临海的省份居然闹起了旱灾来,而且这一旱就是三年。旱灾在城里人看来影响不是很大,起码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不会受到影响,只要拧开水龙头永远都会有白花花的自来水流出来。不过对农村来说,干旱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
虽说东海省早就将自来水通到了每个村落,饮用水自然不会是问题,但是灌溉用水就成了大问题了。干旱来临,确保民生用水肯定是第一步,而农业用水自然就要排在后面了。这两年东洲省很多粮食产地都是歉收,有些干旱严重的地方甚至是绝收。
南州市就属于干旱严重的地区之一,当然生活在城里的人是感受不到这种严重体现在那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不会因为干旱而又任何改变,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夜生活照样过得精彩。但是清水镇上的人可就能切实感受到了干旱所带来的危机了。
连续三年的大旱让镇上的粮食产量年年减产,前两年靠着地下水以及镇子旁的春水河和秋水河还能勉强维持灌溉用水,但到了今年春天,井打到一百米都很难看得到水了,而秋水河和春水河因为上游无新水源补充,也几乎面临断流,很多地方的河床都已经裸露出来。要是再不下雨,今年粮食绝收几乎是肯定的了。
当然了,往年如果单单是粮食绝收,对镇上的人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大事,靠着农家乐带来的大笔收入,很多农户早都已经把种地当做副业,或者纯粹是给城里人当做体验生活用的。不过三年大旱,春水河和秋水河渐渐干涸,别说是捉鱼了,就是王八这种动物都难看到一只。而田地里干裂的口子甚至能踩进一直脚进去。就这样的条件,城里人再傻也不会来这里体验生活了,看不到青山绿化,果树环绕,难不成还来体验帮镇上人挑水灌溉抗旱?
从去年起,清水镇农家乐的生意就已经清淡了不少,到今年根本就看不到城里人过来了,没了农家乐这笔收入,种地的副业自然就恢复成了主业,毕竟种地虽然苦些,累些,但是起码还能换来钱。当种地成为主业,成为所有人唯一收入来源的时候,干旱让镇上的人无比焦急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天中午,镇子南面的一栋普通小楼里,南州大学大三的学生宗晓晨正躺在床上用手机看小说。虽说才五月的天气,但由于连续的干旱,外面的气温已经上升到了二十多度。中午的时候只要在室外稍微活动下就会热的不行。
这年头只要花些钱,上个大学根本不算个事,何况是南州大学这种三流大学呢。大三,学校里为了让学生早些准备大四一年的实习,所以才五月就放假了。什么成绩不成绩的都是浮云,只要你能找到工作,你就是好学生。
三年大学对宗晓晨来说完全就是混日子,除了去网吧就是在宿舍看小说,甚至连自己的任课老师都不认识几个。什么实习不实习,找工作不找工作对宗晓晨来说根本无所谓,他已经想好了,毕业后就回镇上好好经营自家的农家乐,一年轻轻松松十几万,比找份工作舒服多了。
宗晓晨正看小说看得入迷,突然就被什么东西砸到了脑袋。宗晓晨一惊,丢下手机四下一看,原来是一只白色的运动鞋不知什么时候从窗外飞了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