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解惑?(2/2)
⑤用户有义务保守有关本产品的任何信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否则,本公司将不会为此作任何解释。
(哼!哪来的OG公司,还真像那么回事。不过我也没打算把眼镜的事说出去。)
“友情提醒:
请妥善保管好本说明书,如有疑问,请登陆本公司官方网站WWW.”
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内容,说明书的底边似乎被撕掉了一小部分。管他三七二十一,先上网瞧瞧。走到房间的另一角,打开电脑,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输入网址,看着浏览器在缓慢地刷新中……几秒钟后,跳出了一张——
空白页面!
我反复刷新了N次,都没有结果。莫非需要代理服务器?对我这种常上网的“网虫”来说,这方面当然是“早有准备”了。用了几个可靠的“代理”(输入地址和端口号),结果还是一样——什么都没有。
我可没有这么快死心,尝试直接搜索“OG公司”。结果搜出来的都是些货代啦、染料啦、机械器材什么的公司,完全对不上号。
最终只好放弃了。我也就此明白了一件事:所谓的现代高速信息社会,纵然网络通天下,也有办不了的事。
回到写字台前,拿起那份说明书又看了一遍。忽然觉得身体有些燥热,窗台就设在写字台旁,我顺手打开窗户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迎面吹来的轻风很容易就抚平了我心中的紧张和不安。
然而好景不长,楼下一个穿深色夹克衫的男子再度使我的神经紧张了起来。由于视力不好的缘故,看不清那个男人的长相和表情,但从他的身形和举止来看,应该是个不相熟的外人。也不知道这人在我家楼下踱了有多久,忽然他抬起了头,刚好同我打了个照面。那家伙反应极快,没两步就走出了我的视线。我试着把头探出去寻找,可惜一无所获——他不是屁颠屁颠地溜走了,就是躲在某个我观察不到的“死角”那偷窥着呢。
这家伙的存在让我感到很不舒服。我扭过头,看到那副眼镜还摆在书桌上原来的位置,“高速缓存”的脑袋瓜瞬间运转起来——拿起眼镜戴上,朝那个男人先前出现的地方“捕捉”过去。
——看来这个男人至少12分钟之前就已经在那了(也就是说在我到家后不久他就出现了,也有可能是他一路尾随我到家),那时他嘴里还叼着一根香烟,抬头朝我这边的窗口张望了几下,又踱了几步后似乎有离开的迹象。不过后来的动作就非常可疑了,他毫不怜惜地丢掉才抽了一半的烟,从腰间提起一个巴掌大的“黑匣子”放到耳边(看“体型”因该是台对讲机吧,这玩意的联络范围很有限,没想到这年头还有人用它),听完后他转过身又仰起头,这回凝望了足有一两分钟,然后又点了根烟在附近踱了起来……
想必这家伙就一直待到现在,我没有继续看下去,摘下眼镜坐回椅子上。尽管心中疑虑重重,不过在这一刻“兴奋”占据了我的整个大脑:太好用了,这眼镜还真能够看到过去!
收拾一下心情,我开始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这个男人到底是谁?他在楼下干什么?显然他是针对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如今还会随身携带对讲机的无外乎是警察或者保安之类的人。警察!没错,这家伙十有**是警察。记得那个时候姓赵的警员有提到,我看到的车牌号是已经被注销掉的,当时急着离开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看来警方多半是把我列入嫌疑犯的名单里了。撞了人逃跑!驾的还是一辆失窃车!?证人口供又前后矛盾!他们一定认为我是“贼喊捉贼”,搞不好还和什么集团窃车案有关,想以我这边作为破案的切入口也不一定。我必须想办法应付,总不能把眼镜的事说出去吧——这东西,一旦明白它的妙用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极其危险。
我,傅毓明,十九岁,大学一年级生,主修工程管理专业。为人相对低调,表面安于现状,内心却有着非常强烈的战斗**,而且自负脑力过人,从不服输。
打开手机的翻盖,拨出号码——
“喂,阿晟吗?我,毓明啊。有件事想请你帮忙,电话里说不清楚,明天早上十点,南华路上,你家附近的那家‘星巴克’见。我买单!”
心中已经打定主意,整个人就轻松了许多,尤其是在持续的高度紧张之后,我甚至觉得自己好久没有这样“relax”了。
一个人往往会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注意到一些曾经被忽略的东西,我也不例外。这时候,我想起了口袋里还有一张名片。
掏出名片,仔细地对着上面的号码拨了出去——
“1—6—4—7—8—9—9—3”
“嘟……嘟……”
静静地等待着电话另一头的声音。
“咔——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