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派武学(1/2)
华夏历2075年,跨国大型武侠虚拟游戏《武魂界》开服三周年庆典,武魂界十大主城之一的洛阳城演武台,两个都是身着古装,却一青一白的游戏玩家正遥遥对峙,相向拔剑。
只不过,着青衣的那名玩家一身清华,衣衫无半分点尘沾染,手持长剑,意兴飞扬,英俊无暇的脸上一双星目朗朗溢辉,望上去就知此人正值意气风发之时。
而在他对面的白衣玩家则就不同,本该是无暇胜雪的白色武生装此时却已条条块块,破烂不堪,仅仅在其背后,三条足有尺长的大口子就袒露在台下无数正在观战的玩家眼里,使人直觉其狼狈非常。
“阿阳,我早就和你说过,凭你的根骨和韧性,在这武魂界十大武学体系,数百家大小宗派,上千种绝技功法,你任意选上哪家修炼哪种都可修炼出名堂,成为一流高手挤入人榜地榜乃至天榜,在江湖中赢得一席之地与无上声望。
可惟独有两种武学体系是万不可选,万不可练,那就是古派武学与温派武学。这两派武学体系杂听上去风光无限,被选列为十大武学体系之一,与金、黄、梁等七大武学体系并立。但事实上,这两大武学体系修炼到中后期却都是只重意境,不重功法,连一个起码的修炼层次都不具备。
就如你现在练的剑神神剑,只有一套万梅剑法可以练到“略有成就”的地步,可在接下来的“功法大成”阶段就再没有功法传授,只要你去领悟什么万梅意境,吹雪意境,领悟到了才可以突破,领悟不到就止步不前,全要人靠那些虚无缥缈的意境才可以突破,这让人怎么练?无有半点脚踏实地之处,简直就是开玩笑。
且这还是好的,起码剑神一脉还有一套剑法可以让你炼到二流高手,我听说那李寻欢一脉的飞刀神技更是让人崩溃,只给你一套勉强能练到“初窥门径”的飞刀功法就算授艺完成,接下来的八大层次却要玩家领悟什么“仁者、大爱”等等之心”才可以一一突破,我的天啊!简直就是让人半点看不到希望。
当日在万梅山庄时我就要你和我一起自废武功,自逐师门,然后去找别派宗门去重新学艺,如今三年已过,当日你还曾略胜我一筹的万梅剑法还是在“略有成就”的层次上打转。而我呢!磨刀不误砍材功,现今我的怒蛟剑法已经练到了“技冠群雄”,眼见就可突破到“震古烁今”,即将在今次擂台战十大高手中占有一席之地,回去更可得神级宗师浪翻云亲传“覆雨剑法”。如何?比你在那万梅山庄内苦苦守着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剑神西门吹雪岂不是强得多?
兄弟!听我的吧!把你那虚无缥缈的万梅剑法废了算了,到怒蛟岛来重新拜师学艺,凭你的心性毅力,用不了半年就又是一位一流高手,到时候我们两兄弟携手同心,也去寻上一块“建帮令”自立帮派,创下大大一片事业岂不是好?”讲到这里,那青衣玩家更是目光及其恳切的直望着白衣玩家,意态诚诚。
原来,这台上已经彼此拔剑动过手的两个玩家,在台下及现实中却正是一对交情及其深厚的好友,兄弟。
而再看那白衣玩家,听的对面的兄弟如此当着整个武魂界内几亿玩家的面苦口婆心的劝说自己,满面苦笑之下,心中不由得也有些意动。
不错,他自从进入武魂界中开始习武后,一心向往与选择的就是上个世记曾在华人武侠世界中光耀一时的古派武学,一心想修炼出如同那个号称鬼才的武侠大家作品中人物一般的神技,如什么万梅神剑,灵犀一指,乃至于传说中的小李飞刀等等,想像那些传说中的人物在武魂界中留下重重一笔。
可是没想到,三年的一心苦练下来,结果正如对面的好友所说,古派武学的修炼之路属实是太难走了,只有意境而没有功法,这让人怎么练?任是再有韧性的人,在这种全都看不到半点希望的氛围之下,也不免要心志动摇,尤其是今日在擂台上与对面的好友兄弟对战,自己苦练了三载未曾懈怠的万梅剑法,竟然连兄弟的三招都未接下,这对于他来说,属实就成为了压在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令他原本坚韧无比的信念彻底崩溃。
于是,苦笑过罢!李阳终于是微微点了点头,向着对面的青衣少年说道:“行了阿辉,你也不要再废口舌了,你的话我会慎重考虑了,现在先下线了。”然后再一点头,一阵白光闪过,少年的身形已经不见,下线去了
而他因心情不好直接下线,对面的青衣少年却正是心中大喜,他对自己这个兄弟是再了解不过了,阿阳既然说考虑,那么就一定已经是下了决心,再上线时多半就是自废武功转头师门之时,两兄弟并肩奋战的日子已是不远。
想到这,阿辉更是意气风发,转身向台下大喝一声:“还有谁想上台一战…”更是雄心勃发。
暂不说阿辉在武魂界为那擂台战的十大高手而奋斗,再说那少年阿阳从武魂界中退出之后,从自家卧室中的一座游戏仓内出来后便直接躺在了旁边的大床之上,随手拿过枕头边上的一台掌上电脑把玩着,脸上尽是沮丧。
“叮……”
书本大的掌上电脑屏幕下方上绿灯一闪,一个圆滚滚胖呼呼的Q版卡熊猫出现在屏幕上,用着也是Q声Q气卡通声音说道:“阿阳主人好,圆圆一号为你服务,请问阿阳主人你要调哪部书观看?”
……
不错,正是观看,而不是阅读。却是因为本世纪以来科技高速发展,尤其是光脑的诞生,使得在上个世纪很多做不到的事情如今都成为了现实。例如书籍作品,原本在上个世纪受限于科技的发展,故无论你是阅读实体作品,还是倾听有声读物,但总归还都是通过声音或文字来接受和理解作品。
可到了本世记五十年代,由于光脑及虚拟技术的逐渐成功,人们便有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就是采用一台光脑与大脑连接,然后再去阅读光脑中的作品著作,到时光脑便会同步在阅读者面前生成作品中的人物、景物等等详尽内容,以虚拟技术让阅读者宛如身临其境的观看。而且因为每个人对作品内容理解的不同,光脑所生成的人物景物也会随之调整,直至完全符合阅读者所理解的景象为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