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吞龙(2/2)
我不就酿个酒给你喝,居然避免了天下大乱?刘秀在心中翻起白眼。
“紫洋真人,却不知这次谶语是何?”
“这次的谶语有意思了,是“吞龙”二字。你们儒家书院向来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如果要吞龙的话,天下必然大乱,治平又从何谈起啊。”紫洋真人继续说道,“现在的皇帝孺子婴仅是一个过渡的皇帝,儒家也希望能够在王莽的辅佐之下寻得一明君。儒家弟子也都贯彻了治平二字,协助君王治国平天下,然而却绝对不能称帝。甚至在入学院之前,皆立下神魂重誓,不得成为君王,否则自摇光宫开始,七宫皆会爆裂。故哪怕王莽称为假皇帝,也不能再向前踏出一步,而有这位儒家弟子守在这里,谁人又能成功的吞龙呢?”
此事确是如此。天下三十六书院,以岱宗书院为尊,也是因为岱宗书院走出了王莽以及刘秀两位师兄。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莽,却与少年一般,在九岁进入书院成为书院弟子的时候就已由书院山长监督,立下神魂重誓,儒家弟子治国平天下,不得成为君王。此誓自至圣先师传下,未有违背,儒家弟子也从未有称帝之人。
拜谢了紫洋真人并且承诺研究怎么酿制绿色的缥玉后,刘秀便快步回到了自己和大哥的屋子。大哥刘演正在房间里焦急的等着他。一见刘秀回来,刘演赶忙过来问到,“文叔,山长找你什么事情?”刘秀便把山长叫去与师兄见面的来龙去脉和大哥说了一遍。
大哥刘演今年十七岁,身材上比刘秀更高大结实,修行上也比刘秀强了不少,已经是开了天权宫的中二境高手了。因此在书院大哥刘演读书勤勉,名望颇高,也被认为未来很有机会入朝为官,封侯拜相。
“对了大哥,紫洋真人刚才告诉了我这次的谶语,是吞龙二字。”
“吞龙……坏了!这两个字明显的说明有人将取汉而代之。而两位师兄现在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然我们儒家弟子无法称帝,那么称帝之人必定另有其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称帝的话天下必将大乱,两位师兄位极人臣也必定遭受灭顶之灾。”刘演一边说着,一边来回踱步。“山长有什么表示吗?”“没有听说,我听到紫洋真人和我说的谶语就赶紧回来了。”“哎,我们急也没用,还是先完成今天的修炼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还只能修身,希望能为大汉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