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到1921年(2/2)
魏华知道,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如果随便拿出点什么出来,都可能打开了潘多拉盒,一定要慎之又慎。
前世的魏华,对这段历史并不十分了解,为了尽快了解现在所处的社会并融入其中,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必修的一些课程之外,就是泡在图书馆里,翻阅着书籍资料。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作为战败国,巨额战争赔款及战争中惊人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使经济几近崩溃,到处是失业的人们。德国的国内矛盾激化,由于犹太经济势力的强大,德国民众开始敌视犹太人。战败条约使德国的军事倍受限制,几乎丧失了国防能力。由于货币急剧贬值,原来留法、留英德许多中国留学生也在这个时期来到了德国。
魏华为了能够早日拿到博士学位,开始了剽窃。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在这个时候,都是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何况我们的魏华博士呢?
…………
1922年3月,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魏华终于完成了他举世闻名的三部曲。一是【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设想】,二是【关于粒子动量与位置测量的不确定性的讨论】,三是【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及波动方程】(这些在本科大学物理中都已涉及,是三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成果,)
另外还有二项附带的发明:一是荧光灯,二是磨砂灯泡。
这两项发明是因为魏华经常要熬夜,白炽灯的光线让他的眼睛非常不舒服。荧光灯的构造及发光原理非常简单,构造是灯管、镇流器和启动器(跳泡)。荧光灯管是一根玻璃管,管内充进一定量的水银,管的内壁有荧光粉,在灯管的管两端各有一个灯丝做电极。当通电后,首先是水银蒸汽放电,同时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管内壁的荧光物质而发出可见光。因为这种的成分和日光很相似,所以,荧光灯也称日光灯。镇流器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自感系数很大;原理简单的说就是:荧光灯开始点燃时需要一个高电压,正常发光时为管只允许通过不大的电流,这时要求加在灯管两端的电压低于电源电压。
磨砂灯泡那就更简单了:玻壳表面被加工成毛面,使之具有良好漫透射性能的白炽灯。
真实的历史是1925年,日本的不破橘三发明了内壁磨砂灯胆;1938年,美国通用电子公司的伊曼发明了节电的荧光灯。现在这些发明换了主人,属于了魏华。当然魏华在发明这些的时候并不清楚是把谁的发明窃为了己有。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