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2)
虎子点了点头,“恩,我知道。”
虎子愣是拉着裴夜去他家吃早饭,在村里跟在城市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早饭就跟中午饭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九点多将近十点才吃,而且也是大米饭,完全就是正餐。
裴夜和黑子说了一声之后,就跟着虎子去他家,虎子家距离黑子家也就四五百米的距离,两人走了几分钟就到了,虎子还没有结婚,家里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父母,两个姐姐已经嫁人,但是却是入赘的,所以一家人口还是挺多的。“
“赘婿”(即招郎),瑶语叫“纠千”。男到女家落户,通常要写“赘书”,内容为赘后男子的义务和权利、子女承祀、财产继承等条款。入赘者一般要改名换姓,按女家排辈,也有少数夫妻换姓的。赘婿还有另外两种形式,一种叫“两边走”,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承父姓,以此类推;另一种叫“明招暗讨”,这种婚姻多因女方父母年老,弟妹年小,家里无劳力,一旦上述条件改变,男则携妇归家,所生子女随父姓。女嫁男家的,主要在平地瑶中,妻保持原姓,子女随父姓。
结婚仪式男到女家入赘的,婚事由女家操办,新郎由一群未婚青年陪送步行,女家鼓乐半路相迎,晚间举行拜堂仪式,并遍接亲友(有的不请自来),“坐歌堂”通宵达旦。女到男家的,出嫁前,女家“坐歌堂”,出嫁日,新娘由父兄或娘舅背负出门,然后,本村姑娘陪送打伞步行到男家,举行拜堂仪式,接受亲友祝贺。
离婚与再嫁(赘)岭东高山瑶,妇女地位较高,婚后双方共同劳动,如感情不合,任何一方都可提出离婚。一般请村寨老人“喝茶”,提出离婚原因,经调解无效,就“判”离婚。夫妻拿一节竹筒到山上,一刀劈为两半,各执一半,相背而行,就此分手。入赘男子,如违反“赘书”条约,女即可“休夫”,财产全部归女方。寡妇再嫁不受限制,但严禁兄终弟继、姐去妹继的婚姻结合。解放后,瑶族人民按“婚姻法”规定办理手续。
哭嫁姑娘出嫁前,遍接至亲好友及村中姐妹,来家聚会,连续两晚,头晚茶点相待,夜晚设酒宴。宴后齐集堂屋,唱“女歌”、道私情或笑语逗乐,“坐歌堂”。新娘则按辈份依次向亲友“哭嫁”,亲友赠送“红包”。
打新郎婚后三日,新郎回门到岳家,女方村中妇女,相约而至,争打新郎,以示今后不可虐待新妇。有的村寨,则是婚后第一个春节,新郎到岳家拜年,村中青年男女,敲锣打鼓(有时还要耍龙舞狮),向新郎祝贺,新郎则回赠“红包”,这也叫打新郎。后来逐渐演变成全村妇女小孩索取“喜彩”钱,否则,便不罢休,有时弄得新郎大为尴尬。
虎子一家热情的将裴夜迎进了家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正坐在灶前的小马扎上烧着火,而灶后一个妇女正在炒菜。
虎子笑着将自己家里人介绍了一遍,基本上大家昨晚上都见过了,对于这个教虎子拳法的少年,大家都是十分有好感的,且不说还是单独猎杀大龙的勇士,虎子的妹妹小药不禁多看了几眼裴夜,尽管裴夜本身算不上帅气,但是裴夜细批嫩肉的,在村子里面绝对算是帅小伙子,而且还是独自一人猎杀大龙的勇士,更是让不少女子倾心,如果裴夜是瑶族汉子的话,估计早就被一群女子抢去做夫君去了。
虽然说是早饭,但是还是十分的丰盛的,虎子猎的山味,比如说那一盘龙虎凤,在城市里面就得卖上好几千,几乎没有任何的蔬菜,全部都是肉类,裴夜不禁笑道,这还是早饭吗?
众人围着一张巨大的桌子坐下,然后开始吃饭,不过让裴夜疑惑的是,不管是哪一道菜都必须是由裴夜先动筷子,这也弄得裴夜有点不好意思,不过,随后,只见虎子抱着一摊子米酒放在地上,拿起海碗给裴夜倒了一碗,裴夜不得不佩服众人的酒量,就连女人都是三大碗下肚都没有任何的醉意。
虎子的妹妹小药低着头扒饭时不时的看裴夜一眼,虎子见状,不禁叹了口气,”师父,要是你们咱们瑶族汉子就好了,我一定将你招进家门给妹妹做男人。“
虎子的话一出口,不禁让小药惹了一个大红脸,裴夜也被弄得有点不好意思,虎子见到两人的模样大咧咧的咧嘴一笑,“咱们瑶家人就是喜欢直来直去,师父你也别见外啊。”
裴夜笑了笑,“直来直去好啊,城里人花花肠子太多,让人觉得这个世界都变得不真实起来,每个人都带着厚厚的面具生活。”
虎子闻言,也不禁点了点头,“谁说不是呢,去年我去了一趟县里,刚下车就发现钱不见了,唉”
裴夜看着这一家子,虽然说家里贫穷了一点,但是却是生活的这么踏实,如果自己的父母当初没有丢弃自己,就算是一贫如洗的家庭那也会过得这般充实幸福啊。
PS:求收藏!!!求红票!!!大家给个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