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五年计划(2/2)
于是,后来顶顶大名的摩根银行就在1869年成立,比原本历史提前了两年,合伙人也换成了南洋财团。
就在这一年,秦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提前完成。
秦国新兴的工业从一开始就是资本密集型的,而不是劳力密集型。菲律宾群岛和婆罗洲都缺乏劳动力,技术劳力也十分缺乏。但是自然资源丰富,再加上南洋华人勤劳,所以都很富裕。而且早先富裕起来的南洋华人注重教育,国民的教育和文化水平高,虽然受儒家文化影响,但因为处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处,再加上自身惨痛的历史,非常热心于西方文明的研究,涌现出许多发明创造和可以制造机器设备。
同时由于人口密度低,土地廉价,可以开发的区域广大,在建国后拥有经济实力的各大家族热衷投资,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更加供不应求,客观上促进了清国移民的到来。而劳动力的短缺和相对昂贵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工艺技术的改革,以便用更多的机器来代替人力。
与短缺的人力相比,主要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和森林,则正好相反。水利是纺织厂的动力,木柴和易于开采的露天煤矿是汽船、火车头和一些工厂的蒸汽机的燃料。森林也为机械、船只、铁路枕木和汽车及其它许多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的建筑材料。就像土地廉价而形成的雄厚资本刺激资本密集型农业那样,丰富的原材料和动力刺激了资本密集型工业。
同时,秦国十分注重企业管理与创新,由政府机构牵头有各个家族智囊以及社会贤达在政府提出的企业体制进行讨论,如质量全面管理、事业部等机制。同时也在自己特定的文化内,结合结合民族文化特征、传统经营管理优点和现代生产发展要求,同时兼收欧美企业管理模式的合理内核,进行了创新,形成具有秦国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诸如现场改革、岗位轮换、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等组织创新。这种组织创新在制造业中效率非常明显,在企业生产中保持连续、稳定、高速和适度的流量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因而生产现场诸环节的紧密协调极为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企业要求工人和管理人员尽量具备整个系统的知识,从而形成了“岗位轮换制”,以降低信息在不同层次传递的高昂成本。对于产品质量则是通过质量管理小组这种吸纳了不同环节生产和技术人员的横向组织来保证。在制造业中,还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看板式生产计划体制,这种体制常常被称作是及时生产系统。这是一种以分工和横向协调为核心的组织模式,能够将企业的生产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于秦国的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实行政府提出的福利制度和政策,最后按照中国五千年来的商业传统,形成了股东给予职工终身雇佣、职工以努力工作回馈股东的“隐含福利”。所以员工看上去工资很低,实际上很多的生活成本都被企业承包了,企业垮了,员工也会失业,福利也就不复存在。实际上就是将员工利益与企业结合在一起,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同时公司内部鼓励创新,专门设立基金主动为员工的发明提供便利,并帮助他们申请专利,员工也会与公司共享自己的发明。
由于人力资源的缺乏,公司要发展,就不得不组织清国国内的华人移民秦国,但这些人教育和文化水平低,并且培养一个熟练的技工,精通全部工艺需要相当的时间,需要几年时间。这种种问题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
但这些难题,不久又被政府给化解了。
由政府出面组织各个公司的专家,设立顾问处,把整个生产流程,分成了几十个工序,把现有精通各项工艺的几十位技工排了队,每人专门负责一两项工艺,每项工艺配备十几名新手,专门培训,只精通这一项工艺,各个工艺分段验收,组装时也分段进行,成品例行检验、抽检比例都做了说明。
仔细盘算了生产计划,各个公司发现只需招收不算太笨的新手加以培训,就可以完成生产计划。而且,不用担心技术流失。当然,比起熟练技工来说,价钱也很低了,一个熟练技工的薪金,可以雇上几十个新手,要是学徒就更多了。
采用了流水线生产,产量和加工精度在极短时间内就提高二十几倍。原本培养一个熟练的技工,精通全部工艺需要相当的时间,需要几年,现在培养一批只精通几项生产工艺的熟练工,只需要几周,或者更短,也就是说,支付学徒的薪金就可生产出与熟练技工一样合格的产品,而产量还要更高。
几百学徒招进来了,分到了各个技工手下。一个月后学徒开始考核,正式顶班就拿全部学徒工资了,那他的师傅也就开始拿津贴。从这天起,公司就没断了人,师傅徒弟几乎都住在公司里。
企业还实行工序定量,个人计件制,在保证合格率的基础上,越快奖金就越多。加班加点那是正常的,谁不愿意多做点、多挣点。
随着本土工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越来越多,原来的人才不够用了。还好自从爪哇招聘到的一批数百位工匠和学生到兰国后,各种熟练工匠有志学生中都不乏慷慨悲歌之士,从南洋各地开始往秦国聚集。学校不缺师资力量,已经一扩再扩,一年工夫,又扩建了两倍的教室。
政府更是乘机推广教育,宣布实行义务教育,所有入籍秦国国籍的平民,六岁即可免费入学,免费学制九年,补助学制六年。就是说小学中学免费,高中大学有补助。
免费教育设立诗书等中国治世经典西方科学数、物、化,还有陶冶情操的礼乐,中学增加‘御’也就是驾车、驾船,‘射’就是火器使用和箭术,再有就是传统武学枪术、刀术、棍术和白手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
同时,各厂矿设立代职进修的专业学院,开设造船、航海、机械加工、冶金、采矿、建筑、军事、农学、林学、渔业、纺织等专业。
也就是说,十年以后,小学、中学和进修学院的学生就可以颇具能力,成为中坚力量。
除了在工业和教育上,政府对科技创新也十分鼓励,为此专门创立了基金会,奖励社会上的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