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村庄(1/2)
一冲上陡坡,忽然发现自己居然是两手空空,以往没工作到无所谓,但参加工作后,在农村来说就已经是大人了,这走亲戚讲究一个面子问题,空手去,情何以堪?不讲究东西贵重,关键是不能空手,不然让邻居看见传出去不好听啊。
好在前面路边有个小卖部,不然就得杀回镇上去买东西了。
小店里没什好酒,挑了一瓶丰谷,一条子云烟,两包糖,这才继续上路,到老家的村子路程可不近,摩托车要五十分钟左右。
记忆中老家的村子是一个杂姓村,战乱的时候从其它地方搬过来落户的,也就不存在什么大族群,环境氛围都算不错。
方文在老家的亲戚不多,也就几户人家而已,祖上是从湖南一带迁移过来的,想着想着,摩托车就杀到了地头。
把车停在公路边上,也不担心有人偷,这车太显眼了,挡风玻璃上四个大字[中国动检]。
提着东西还要往山上走二十多分钟,山里的村子与外面有些不同,一般很少有扎堆的,即便有,最多也就十几户连在一起而已,因为山里地盘宽广,村民的房子也就显得有些稀拉,有些太过偏僻点的地方,估计连电线都没能拉上。
现在的时间是九月底,没错,过两天就是国庆节了,方文就是看准这个假期日,踩点到畜牧站里报道的,混几天带薪休假!
这个时节,村里的稻谷、玉米什么的也早就入了粮仓,至于红薯,还要等上十几天才开挖,国庆期间到是比较空闲,山里的气候不适合种麦子,至于其它农作物也就看各家的需求自己选择来种了。
用山沟两个字,刚好能形容出山村的地理位置,两边都是山,中间是公路和一小片农田,土地全都在坡上,山顶上也有一些土地可以种植。
这里面的土地比靠近镇子的地方荒地要少一些,而且土里依稀有一些青绿浓密的竹子,是一种青色的麻竹,前几年国家号召退耕还林,倡导村民种植的,头三年土里只要种了竹子,国家就会补偿粮食。
现在三年已过,估计村民又舍不得土地,砍了一些竹子,又开始种地。
“汪汪!”
小道上忽然冲出一条黑色恶犬,骨架子很大,正宗的[中华田园犬],也就是土狗,面貌很威武,只是腹部有些干瘪,明显生活不怎么好。
“去!”
方文叫了一声,弯腰装着去拣石头,果然黑狗吓得退了几步,把道路让了开。
农村的什么狗最恶当属拴养的狗,一般放养的狗虽然吼声吓人,其实是不敢下口咬人的,人只要胆子大点,完全不用在乎。
方文继续往山上走,路过的房屋也多了起来,大多数都还是小青瓦房,墙面是泥土建造,或是早些时候用石头堆砌而成。
现在即便是在农村要修楼房也不便宜,修平房,五间以上带个水泥坝子,大概五万块钱左右,如果要修十间以上的楼房,十万块钱才拿得下来,这还不带装修和家具,现在建筑工人的工价被房地产给抬高了,少了一百块钱一天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这与村民的收入完全不相符,要修楼房很不容易,而且修了又不能转手卖出去,住着每天都在贬值,还不如省下钱给儿子孙子读大学用,然后继续存钱给后辈在城里买房[交首付]。
其实有多少房奴的背后,都有一个农村的老家庭在帮着支撑……
“狗子,你表哥来了,快去接下东西。”
远远的听见三叔的叫喊声,狗子是他的表弟,大名叫方大军,今年大概十七八岁吧,记不太清楚了。
“文[蚊]子哥!”
上面的砖瓦房里冲下来一个黝黑的小青年,一米七的个子,板寸头,敦实。后面跟着三叔两夫妇。
“狗子,你这晒得也太黑了吧。”方文打趣了一声,把手上的东西递了过去。
这是农村的礼节,出门迎客,帮着提东西。
“三叔,三婶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