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匿名恐吓(上)(2/2)
“呵呵呵,因为我更喜欢看电影,决定了吗?去不去?”她急切地催促我。
我有点慌乱,但是最后还是草草地经过大脑思考了一阵,回答说:“不出意外,我会去!”
听到我的回答,她又像一阵风似的飘回了自己的办公桌,并且很快参与到了肖玉华他们的谈笑中去了。
下午我外出了一趟,我是骑自行车出去的,我把车停在了我去办事的那栋楼的楼前,半个钟头后,我正打算骑车赶回报社。可这时我才发现我的车胎居然瘪了,我蹲下来仔细看了看气口,并没有什么问题,很可能是来的时候扎破了轮胎。我只好顶着日头把车拖到了附近的一个修车摊。摆摊的是个约摸五十出头的男人,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此刻他正专注地为一辆凤凰牌的新车修理链条。我和他说明了来意,他过来看了看我的车,一番简单的检查后,他说:“小同志,扎破胎了,这个修起来要点时间,你得等一等。”我于是站在一旁等待这个修车师傅能尽快帮我补好轮胎。
我正想从口袋里取出烟的时候,不远处一个身影忽然闯入了我的视野。那人骑着一辆黑色的自行车,身着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他的车兜里放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没错,是他,他就是Z大学光学实验室的负责人和指导老师——秦淮刚!
他从北京回来了?
我的脑海里顿时闪现出这个问题。
不知道彭警官他们知道他回来没有,现在只要刑侦队和他接触,案情将会有重大的突破。于是当晚我便给彭警官挂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他显得十分疲惫,说话的语气也不再利索,我知道这段时间案件像一潭死水,困扰着他,再加上上级的压力,不光是他,而是整个刑侦队都处于高压状态之下。
给彭警官打完电话后,我又开始构思下周将要在报纸上连载的故事了。过了好一会儿,我听见客厅的老式闹钟叮叮当当地敲了十二下,这附近的人这时候都睡了,我的父母也如此。在我的印象里,杭州并不是一个不夜之城,晚上十点左右最热闹的武林门一带也难见路人了。我放下笔,眨了眨眼站起身,接着又撩开窗帘,这时我发现对面马路旁的路灯下站着一个人,他的上半身埋没在夜色里,那人穿着一条群青色的裤子,在他的身旁停着一辆自行车。这时我稍稍放下了一点窗帘,但是我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个奇怪的“路人”。透过那盏路灯依稀的灯光,我发现那个人的手里正拿着一个双筒望远镜,而望远镜的镜头正对着我所在的这扇窗子。我的心猛地一紧,我的另一只手撑在书桌上,我再次撩起窗帘,让它透着一丝缝隙,但是很快那个人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目视了我所在的这个方向几秒钟,最后跨上自行车一瞬间消失在对面的小巷里。
这个人是谁?他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