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开启新时代(2/2)
维克多顺势提议道:“大人在视察白河领时,应当携带大批军队与官员,將声势儘可能造大,这样就能震慑奥托,让他不敢轻易骚扰白河领。”
“我当然会这么做,这次巡视也有整顿白河防线的目的,从现在到明年春季,我大概率会维持防守姿態,除非奥托真的调动全部兵力进攻谷地领。”
说著,林恩將视线投向办公桌右边掛著的地图。
那张他亲手绘製的北境地图上做了各种密密麻麻的小標记,有的代表城堡与城市,有的则代表军队驻地或是军队动向。
最为醒目的红色三角形標记则停在了科伦城上方,那正是敌军首脑奥托三世的標记。
而河湾堡的小城堡图標外围则画了一个红圈,此地正是林恩最优先也最想拿下的进攻目標。
维克多同样看向地图,思索片刻后分析道:
“奥托的那两万新军今年才组建完毕,同时他还面临缺粮问题,正分派军队在王冠领地各处搜集粮食,我认为他不会在今年就將全部兵力都押上赌桌。”
奥托要面临的可不仅仅是缺粮。
如果他真要大举进攻谷地领,怎样维持军队的粮食运输与供给才是关键。
谷地领到处都是山脉,当地贵族的城堡也大多依山而建,不仅易守难攻,交通还极其不便。
此前哈维伯爵之所以能攻占大半个镜铁领,主要是在当地劫掠到了足够的粮食。
可镜铁伯爵,哦不,新任谷地公爵瓦萨绝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他的镜铁领老巢现在已经实行了彻底的坚壁清野,几乎所有的领民都被疏散到了镜铁领的西边领地,只有十来座城堡还能见到活人。
反正谷地领地方大,多得是山沟沟让领民们躲藏。
没有了领民,自然也就没有了可供劫掠的粮食与牲畜。
奥托的军队到了镜铁领,都得自己解决粮草问题,这就会倒逼他建立一套能够运行的后勤体系。
而建立后勤体系无疑需要大量时间。
维克多亲自参与了不少政务部门的建立,他很清楚这其中的麻烦与险阻,因此能够断定奥托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发起大规模攻势。
这种情况自然也是林恩最乐於见到的。
敌人要想发育,那他就一起发育好了。
对他而言,时间现在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再给他一年半载的发育时间,他就会让奥托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残忍。
没几天,秘书部的公文就通过驛站体系快速传递到了白河领。
先是三河城市议会收到公文,再经由市议会將林恩的旨意送到了铸造行会。
当天下午,行会会长利纳斯就召集了行会中的主要工匠,並公开宣布了上头的命令。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后我们铸造行会將搬去北边的赤溪县,不仅你们要去,你们的家属也都要去!”
此言一出,立刻就有工匠一脸疑惑地问道:“离开三河城全家搬去赤溪县?会长,这算什么好消息啊?”
其他工匠也纷纷埋怨:“是啊,我们的父亲、父亲的父亲可都是三河城的市民,我们哪能习惯其他地方的生活?”
“都闭嘴,这可是白河伯爵的命令,你们敢不遵守吗?”
但隨著利纳斯搬出林恩的名號,这帮工匠就都熄火了。
对於铸造行会的工匠们而言,林恩简直就是再生父母一样的存在。
在参与铸造火炮之前,这帮工匠们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自治市里,收入水平与政治地位成正相关,收入低就意味著话语权低,在税收分配与承担义务等方面就会吃亏。
隨著火炮这一新兴武器的出现,铸造工匠们的收入顿时水涨船高,政治地位也隨之提升,会长利纳斯甚至都能在市议会里说上话了。
毕竟林恩从不会拖欠工匠们的工资,而且很捨得给钱。
镇住一帮工匠后,利纳斯一脸激动地叫嚷道:
“还有,你们都听好了,伯爵大人命令我们铸造行会来组建火炮部,等搬到了赤溪县,你们就是直属於伯爵的工匠了,而且伯爵大人已经娶了公主,很快就会正式加冕,到时候你们可就是王室工匠!
王室工匠,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含义吗?收入什么的我都不提了,光是这个名號就足以让其他行户羡慕到流口水!”
有工匠瞪大了眼,不可置信道:“王室.王室工匠?这是真的吗?会长,你没骗我们吧?”
利纳斯鬍子一翘,当即就懟了回去:“你小子要是怀疑我,现在就可以去市议会,伯爵大人亲笔签字的公文就在市长的桌上,你现在就可以去確认!”
这下工匠们不再怀疑,整个铸造行会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当晚就有一批工匠开始收拾行李与工具,並以最快时间登上了前往赤溪县的桨帆船。
至於那些尚未完全凝固的臼炮铸件,以及尚在阴乾的长管炮泥膜,则有专门的工匠留下照看,待到可以搬动后也会儘快搬往赤溪县。
与此同时,位於赤溪县的铁匠埃里克也收到了林恩的命令。
他倒是不用搬迁,毕竟全白河领的优质铁匠早就匯聚在了赤溪县。
这块曾经的小男爵领如今已演变为了白河领乃至整个沼地领的锻造业中心。
此地不仅有林立的烟囱与水车,在西边的深山里还有人数破万的矿工群体。
荒民俘虏与南境俘虏共同在矿山中劳作,用新鲜的铁矿石换取同样新鲜的粮食。
在山脚下的林地旁边,则是沼地领最大的冶铁场,居住著数以千计的冶铁工,他们將矿石通过块练法还原为海绵铁,再由水力锻锤褪去杂质,锻造成圆柱形的铁锭。
该县所生產的铁锭则通过水路运往各地,在镜铁领铁矿停摆的情况下,该地的优质铁锭逐渐成为了沼地领畅销商品。
而今,一座十余米高的黄色炉体耸立在冶铁场的西边,赤溪县的第一座冶铁高炉即將投入生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