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披挂铁火拳(2/2)
这一拳,名为“帝焰”!
贞元王朝自太宗皇帝起,已历经三代。有开国四大将,分别为钟离皓、鱼俱罗、罗觉和孙铠。根据四位将军的性情和用兵方式,当代小诗仙苏渐的老师国子监祭酒曹学卿曾赞美他们四人曰:“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故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后人将这句话用在军事上注解为:“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因此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
钟离皓钟离老将军善射,一把神臂弓“飞凫”,一手追风神弧箭,曾经三箭定天山;罗觉罗元帅一对金锏有万夫莫当之勇力,每一锏挥出都有千斤之气劲,太宗皇帝赐匾:“金锏镇沧澜”;老泰山孙铠在四大将军中年纪最长,但他却练就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号“铁披挂”,刀枪不入,斧箭难近。而这三位均已不在人世,唯剩下老凉王鱼俱罗,这位刀之魁首,耳顺之年依然挺立在西凉,驻守边关。
老泰山孙铠的死因在一次反围攻中被叛徒下了毒,破了铁披挂的罩门,被后汉名将秦燕以箭雨万箭穿心。等当时还是偏将军的鱼俱罗赶到时,只剩下还在血泊中的孙伯符和几位随从。鱼俱罗亲赴北汉大营,以手中冷晖关刀斩杀叛徒,携其首级归来,为兄弟孙铠报了仇,从此收孙伯符为麾下义子,不仅指导他披甲门铁披挂的精髓运用,更是传授孙伯符他自创的“霹雳”刀意,才练就而成的铁火拳。
因此,孙伯符一人受开国两位老将的亲传,虽说他还停留在入神境界,但这一拳之刚猛,举世无双!
陈蜉蝣见对面的孙伯符如此毫无保留,自己也不敢懈怠,疾喝一声,“起!”,那根齐眉藤棍破顶而出,神光乍现,霎时握在手中。左手运气,右手画圆,真气贯通,以一招不周山顶天式棍拳相对。
孙伯符这一道至刚至猛的“帝焰”,内力攀升,混合气劲,呈一条火龙拳罡瞬闪而来,隐隐有破境界的迹象。陈蜉蝣棍头微微颤动,身体一侧,手腕一转。
四两拨千斤!
竟是和这一拳对上不落下风,因气劲的碰撞还在不断发出些许刺耳的声音。
普通人哪里见到这高手过招,除了八百燕山三卫伫立不动以外,其余人在太守郭泰的“带领”下,连滚带爬都躲得远远的了。
副将兼军师的单秀心知肚明,孙伯符并未占据上风,甚至隐隐有下坡的趋势。他脸色阴沉,横起扇头杵了一下还在发呆的尉迟虎,“憨子,发什么呆,上!”
说罢展扇附后,藏袖身前,涟漪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