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五原城(1/2)
“呵呵,绥远可是好地方哦,煤、铁、石油等资源都不缺,确实是个发展重工业的优良基地。”郑宇天笑道。
“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要完全控制绥远省。我们现在已经投资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总不能辛辛苦苦几年下来却为他人做嫁衣。”
“呵呵,老李,我早就知道你小子对绥远不怀好意。要不然,你也不会老早就向塞外基地派遣部队和迁移民壮,暗中把整个阴山地区控制自己手中。”
“我说老郑啊,咱这可是为了抗日大业,又不是搞什么自己的自留地。”
“老李,真要如此的话就需要你亲自去绥远坐镇。为了缓解君山基地的压力,未来这一地区的工农牧业生产将齐头并进。打仗我没有问题,搞建设我可比你差远了。所以,还是你老小子出马。”
郑宇天的说法当然正确,单凭眼光来讲,哪个有李卫霖看地那么深远,更别提他本来就是一个集万般宠爱与一身的科研人员。所以,当天晚上他就动身飞往大青山基地。
此时,驻扎在大青山基地的民十一师与民十二师已经前移归绥城。他们正在民壮的帮助下,依托阴山山脉大规模地修建钢筋混泥土为主的防御阵地。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他们不得不燃煤烘烤那些混泥土。
随后,李卫霖通知郑宇天紧急向绥远空运钢筋、水泥等物资,以弥补塞外基地产能不足部分。结果,一个礼拜下来,二十多万吨建筑物资转运到绥远省,大大加快了防御工事的施工进度。
在些期间,李卫霖安排人员对绥远一带的民众进行了甄别,清除了一大批立场不坚定的潜在卖国分子和日本以及其它势力的特工人员。这些成员当然只能在暗无天日的矿井中度过余生,当地人手缺乏地很呀。
与此同时,大批记录良好的民众被转移到五原地区。那里,将是塞外军团最大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五原开发工作早在八月份就已经开始实施。为了给君山集团提供一个稳定的物资供应地,以缓解君山基地的生存压力,张灵甫所部一直都在组织人员迁居五原,其数量远远超过南下君山的那一部分。
在李卫霖看来,建设一个体系完备的重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需要的人力资源怎么都不可能是个小数字,随随便便几百万人总是需要的。所以,李卫霖不但把黑手伸向了冀察鲁等省,同时还借助晋北的战事大规模地转移那里的普通民众。结果,搞地很多地方杳无人烟。不过,相对于山西上千万人口来讲,损失三两百万根本没有多大问题。
为了加快山西境内的移民工作的进程,君山集团不得不动用武力强制民众迁移。好在绥远方面已经承诺赔偿他们的损失,并且答应每家五十个大洋的搬家费,最终这项工作还是坚持下来。这个时候民生困苦,普通人家能存下几个大洋那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所以说,君山提出的移民条件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结果,消息传出之后,临近几省的路上就没有断过迁移过来的民众,大家的目的地都是五原。
实际上此时绥远省境内亦有两百多万民众,象归绥就有二十多万之众。不过,塞外军团很快就把绥东地区的民众迁往五原及河套一带,包头以东地区除了军人几乎就没有普通民众。可以说,李卫霖已经把坚壁清野工作做到了极至。
与此同时,包头至临河的铁路、公路亦开始动工,临河至兰州的铁路亦已提出解决方案。估计穿越阴山进入南戈壁军事基地的铁路、公路修通之后,临兰铁路亦会开工建设。
虽然是冬天,无数的民众仍然活跃在绥西大地上。除了进行道路建设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投身于城市建设、厂矿企业建设和水利工程。当然,更多的人力资源被安排到五原及河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上,争取就地解决一部分生活物资方面的需求。
此前五原县虽然只有五万来人,不过,粮食产量可不少。这一地区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拥有近三百万亩可耕地与待耕地。只要利用这个冬天建设好灌溉水渠网,来年就可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绥远人民绝对会享受到那份丰收的喜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