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碰撞(1/2)
青阳守军为112师第334旅第667团一部和配属的民团,他们在花山炮群的掩护下英勇反抗日军的进攻。青阳阵地面前同样布满了壕沟、铁丝网和地雷阵,不过,这里毕竟过于突出,侧翼掩护不及。所以说,青阳这里只是一道开胃菜,丢失与否并不太重要,反正好戏都还在后头呢。
在花山炮台的支援下,青阳阵地硬是坚持了两天时间,至少消灭了一个多大队的小鬼子。更让荻州立兵恼火的是,师团配置的二十四辆坦克全部被报销在青阳阵地之前。不过,守军同样损失惨重,不得不沿锡澄河东岸北撤南闸防线。
此时,日军第十军命令第13师团在无锡以北集结,等待后面个师团跟进。不过,恼羞成怒的荻州立兵并没有执行这条命令,而是亲率第13师团主力向花山阵地的两翼运动。
李卫霖在江阴的时候,他暗中利用潜艇在长江水道遍下了大量的磁性和非磁性水雷。再加上江阴江防舰队一直在江面游弋,江侧安全上面暂时没有太大的问题。于是,要塞司令许康命令炮台调转长射程要塞炮的方向,配合前沿阵地炮台炮击不知天高地厚的第十三师团。
李卫霖很早之前就告诉许康他们不要担心炮弹供应问题,“你打一年我供你一年,你能坚持十年我就供你十年炮弹。”有了这种底气,许康还有什么二话,轰呗。
结果,荻州立兵就悲剧了,向前进攻,被炮火阻击;向后转进同样被要塞炮拦截,搞地第十三师团只能被动挨炸。结果,二十四日这一天时间,第十三师团至少被炸飞了一多半,当晚利用夜色从花山阵地前逃走的日军不足万人。
第十三师团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重型装备更是丢地干干净净。气地柳川平助咆哮如雷,劈里啪啦狠狠地给了荻州立兵几耳光。
二十五日,日军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率领众将官在要塞炮射程之外亲自观察了江阴防线,然后一行人返回无锡城共同商讨下一步作江阴战计划。在激烈争辩之后,参谋部决定对江阴地区的作战策略进行调整。柳川平助认为“江阴要塞之敌军顽强,不必迅速攻占,仅予封锁即可”。
所以,柳川平助决定以再次补充兵力的第13师团一部以及新由骑兵第、9、17、101大队组成集成骑兵队向江阴方向迂回,截断江阴与南京之间的呼应态势。
柳川的这个决定颇为明智,名面上江阴地区有要塞与两个未经重创的步兵师布防,实际上何止这些点兵力。李卫霖为江阴防线那是花费了无数的资金与精力,哪里那么容易就打下来的。在柳川平助的眼里,在南京的外围防线中,江阴这里是一个兵力较为整齐的坚固阵地,强攻根本不可取。
但是刚被痛打的第13师团却并不这样认为。在荻州立兵看来,只有攻占江阴杀光那里的守军才能够雪耻!所以,荻州立兵不断向军部呼吁强攻江阴,并提议以第十三师团为前锋。当军部拒绝他的提议之后,荻州与沪战时期许多躁进的日军军官一样,决定向军部发出“**正在撤退”的假讯息,以诱使军部同意对江阴的攻掠。
其实第十军的战略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对江阴只采封锁,争取守军侧背,则江阴要塞很可能成为一个孤岛,并不能威胁京沪线。说不定头脑发昏的蒋校长因阵地突出而主动放弃江阴。这样,日军至少也能省下数万人的伤亡。
事实上军委会已经料到这个可能性,所以先有了江阴要塞撤退的准备。结果,第十三师团的蛮勇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非但如此,他们还把重藤支队拖下了水。
二十七日,回复血量的荻州立兵亲自率领第十三师团并联合重藤支队再次对江阴防线花山阵地发起进攻。与此同时,日军第十一舰队和第十二、十三航空队亦受命配合荻州立兵的这次军事行动。
不过,许康及其手下的将士亦不是吃素的,各炮台只用了三十多发炮弹就重创安宅号、鸟羽号等军舰。其它日本军舰为了躲避要塞的炮火,不时引爆部署在江中的水雷,他们的结局更加悲惨。欧阳格亦率领自己的江阴江防舰队痛打落水狗,结果,至少有六七艘日舰沉入冰冷的江中,无数的小鬼子在那里练冬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