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开宝芝林(1/2)
书接上文。
听到林星要出银子为自己开医馆,黄其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推辞,他的理由很简单,道:“大人好意,草民心领了。要开一间像样的医馆,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不但要花大量银子,而且要寻找合适的馆址。最好是选在人多的地方,而且大门要改造成一般宅门的三倍,方便病人出入。除此之外,医馆内部也需要规划设计,内科和外科的病人,要分别对待。有些需要通风透气,有些则需要密不透风,总而言之,开医馆是一件烦琐之事。”
林星并不理会,只淡淡道:“黄师傅,我只问你,你是否有悬壶济世,普救众生的抱负?”
黄其鸿毫不犹豫道:“当然有!身为医者,这是最起码的医德。我从小出生于郎中世家,立下大志要广救天下病人,若非在潮州遭仇家追杀,我亦不会放弃行医的大好机会!”
林星觉得那就好办了,道:“这就是了!黄师傅刚才所讲的这些困难,不外乎就是费钱费力,这对于我来说,有何难度?没有!我虽不是很有钱,但这点银子还是有的,至于人手,那就更加不缺了。所以要在广州开一家医馆,根本不成问题。”
黄其鸿始终觉得不妥,道:“话是这么说,但这只是草民的个人小事,要劳烦大人打点一切,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公务员出身的林星,有个习惯,那就是对于民众有好处的事情,他都热心去做。这是他在穿越前养成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习惯,来到大宋之后,虽然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不一样了,他拥有敛财邀功的机会,但他那份为民谋福祉的心,却依然未变。
但这样的人民公仆,在大宋并不多见。
林星拍拍华强的肩膀,道:“华强,你来说服你表弟吧。”
华强欣然点头,正色道:“表弟,你听我一言。其他事情你若推辞,我不说什么,但你是郎中,救死扶伤是你的本分。你既有这份能耐,就应该多为百姓排忧解难。难道你就因为不愿领大人的情,就放弃给更多病人治病的好机会么?你说你开一个小诊所,一天能治多少人?外面还有大把的病人无医可看,若是延误了病情,导致病入膏肓,我想这也不是表弟你希望看到的局面吧?”
这番话说得上纲上线,给黄其鸿扣上一顶“延误病情”的帽子,黄其鸿明显犹豫不小,迟疑道:“这…”
林星趁热打铁,道:“别这那的了!黄师傅,就这么说定了。你明天画出规划图,我命人给你改造医馆,你就安心地在广州开馆治病吧。”
当下计议一番,商量一些琐碎。
此后几天,林星便忙于筹办医馆之事。新医馆选在东城闹市之中,面积差不多有州府那么大,这是将七间原来的商铺经过拆迁合并之后改造完成的。医馆设有多个分类,主要按照病症,分为骨科,头科,伤寒科,肺科,儿科,妇科等等,基本覆盖了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伤病。除此之外,黄其鸿还特设了一个疑难杂症科,专门研究各种棘手的病情。
有事话多,无事话少。
医馆很快办了起来。开馆之日,黄其鸿特定请林星到医馆参观,而除了参观之外,林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给医馆起名题词。
馆名如人名,也要起得响亮,才能声名远扬。林星回顾了一下历史上的著名医馆,忽然想起清朝时的黄飞鸿在广州开办了一家跌打医馆,取名为“宝芝林”,这是他一生中行医济世、广收门徒的地方。
由于黄飞鸿的事迹被多次搬上大荧幕,而且林星在穿越前恰好在看一部TVB拍摄的由刘璇主演的电视剧《女拳》,里面有提到黄飞鸿和“宝芝林”,因此印象深刻。
于是林星便在医馆的正门牌匾上题上“宝芝林”三字,并勉励众人道:“众位都是学医之人,身怀绝技。今日宝芝林开馆之后,希望众位恪守医德,施展医术,普救天下众生,将宝芝林的名号发扬光大。”
众人齐声道:“谨遵大人教诲。”
林星站在牌匾下,看着金光闪闪的“宝芝林”三个大字,心中感触良多。
宝芝林开馆之时,龙狮齐舞,锣鼓震天,鞭炮齐鸣,彩旗飞扬,好不热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