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杭州改编(2/2)
他简要介绍了杭州军的情况道:“目前杭州军有三千人,分为六营,每个营有五都,每个都一百人。这三千人当中,起码有一半人是抽调过来的临时兵,思想腐化,武艺低下,平时抓几个山贼或许还行,上阵杀敌是力有不逮。所以,我打算进行严格的挑选,将杭州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精兵强将,大约一千五百人左右,另一部分是散兵游勇,也是一千五百人左右,各自三营五都,重新划编。”
曹安边说边看着林星的反应,见他表情有些凝重,猜到他的顾虑,于是出言补充道:“当然,为了不让朝廷有迹可循,也为了不影响军队士气,此事我会妥善处理,秘而不宣。我会找个借口,举行一场军中比武,然后借机重新划分各营,划分完之后,表面上和以前没什么两样,但是训练和任务则有不同的侧重点。主力军配备精良武器,勤加操练,演示阵法;杂牌军配备较差的装备,多派出去维护治安,扫荡山贼。总之一句话,我不会搞得这么明显,让士兵们看出我将他们分成两派。”
林星点点头,道:“这一点我相信你可以办到。其实就算士兵们意识到自己被分成两派,也没有关系,你只需偶尔安排几个轮换,隔三差五的集合起来搞搞活动,看起来还是一团和气的样子,也就行了。”
曹安点头称是。
阿三有些疑惑问道:“但是要如何挑选优秀的士兵呢?曹指挥使,你也不可能每个士兵都认识吧,你怎知道哪个是精兵,哪个是熊兵?”
曹安哑然失笑道:“阿三,你说皇上是不是每个知县都认识?他怎知哪个是清官,哪个是贪官?呵呵!当然不需要这么费劲!军队和官场一样,都是从上到下,等级分明,当权者不需要事必躬亲,只需要控制下属即可。对我而言,我不需要了解每一名士兵,我只需要了解听命于我的营一级的指挥使,这就足够了。我可以从六名指挥使中挑选出三名得力干将,再让他们从都一级的指挥使中,挑选出自己觉得得力的干将,再让都一级的指挥使,去挑选手下的精兵,如此层层筛选,可保万无一失。”
阿三大感有理,不知点头道:“是是是!有道理,每一个将领,都对自己的直接下属比较了解,隔了一级的下下属,则不甚了解,这样上选下,下再选下下,可以保证都是得力的。”
林星则想得更深入,道:“不但可以选出得力的下属,更重要的是,自己选出来的,都是自己的绝对亲信,忠诚度绝对没有问题,这可以有效防止有人变节,酿成大祸。”
曹安道:“大人言之有理。我们选出精锐部队之后,武器配备和物资调运,都会向他们倾斜,可以说,这些就是我们新杭州军的希望,打仗就靠他们了。”
林星想了想道:“精锐是精锐,但是只有这一千多人,似乎有些少了。”
曹安也是有些头疼,道:“确实是有些少了!但杭州军中只能挑出这么些人,再放宽标准的话,挑出来的就是些鱼目混珠的乌合之众了,我看还是宁缺毋滥。”
林星叹口气道:“要是能够公开地招兵买马,就好了。”
这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曹安闻言一震,喜道:“大人,你这个主意,我看行。我有一个一石二鸟之计,大人听听看可行?我们可以向朝廷上奏折,说方腊势大,发展迅速,杭州军难以应付,请求朝廷支援。我了解皇上,这道奏折一上,朝廷肯定以敌未动,我不动为理由,让我们不要贸然进攻,只需严守待命,巩固城池即可。等到方腊真正揭竿起义,再做消灭。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招兵买马,充实军力,用得又是朝廷的银子,何乐而不为?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方腊知道我们招兵买马,势必有有所收敛,那些原本要投奔方腊的人,到头来进了我们的大营,此消彼长之下,对于制约方腊,大有裨益!”
林星听得心花怒放,颔首笑道:“高!实在是高!曹指挥使这一计,一石二鸟,高!”
阿三则是兴冲冲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组建一支全新的队伍!”
曹安有些心驰神往道:“大人,何不给这支全新的队伍取个新名字,从而有别于杭州军?”
林星想了想,道:“就叫红军吧!”
红军?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