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1/2)
李白见此时皇上龙颜大悦,便含含糊糊地说道:“圣上……臣……身后这位执剑之人乃是臣新近结交之异士,剑术绝不下于臣,吾望皇……”
李隆基见李白的酒还没有醒,只觉又好气又好笑。不等李白说完,便抬手止住了李白的话,笑道:“这李太白什么时候也学会举荐认了?好!”李隆基双目微抬,仔细地打量着何寄桑,夜风习习,何寄桑负手执剑,身体也笔直地像一把剑,头上的雷巾随风微动,说不尽地俊朗潇洒,李隆基微微颔首,对何寄桑道:“李太白从轻易夸人,你竟能使他对你有如此评价,剑术必有过人之处。”李隆基动了动身子,换了个更为舒服的姿势,然后用手一指公孙姬:“敢不敢和她比剑?”
何寄桑低着头看了看李白,只见李白微微颔首,便也不多话,右手一划,将宝剑横至胸前。
李隆基本以为何寄桑不敢应战,借此杀杀李白的威风,毕竟公孙姬的剑术早已名满天下,不料何寄桑竟真有胆色与之比剑,不由暗道:“好一个气血方刚的少年。”
公孙姬年不过双十,剑术便已与李白齐名。自有些心高气傲,本来自顾身份不欲出手,见何寄桑应战,转头看看李隆基见其没有制止的意思,便秀眉微蹙,右手将剑斜引。左手捏起了剑诀。全身前倾。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站在原地,全身仿佛有流光涌动。
何寄桑转身刚与公孙姬对视一样不觉心头狂跳,只觉全身流光的公孙姬此时竟比杨贵妃还要美上几分,本就倾国倾城的容貌,再加上此时衣袂翻飞,流瀑轻飘,月光之下如一位下凡的仙子,不见一丝人间俗尘。
“在下何寄桑,今日斗胆试剑。请教姑娘芳名。”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对于一个江湖人。也许见了李白而不识。可是一定会认出公孙姬,因为她的特征太过明显,江湖上的女性高手本就屈指可数,一流高手更是凤毛麟角,可她偏偏还拥有世上最美的脸,握着世上最细最薄的剑。如果你还是认不出她。那当她露了这手“月兔捣药”之后,便一定会认出她。除了她,再也没有人可以使出如此优雅、清绝的剑法。何寄桑的话听在众人耳里,明显是一种挑衅。
公孙姬本来想使对手知难而退,不想何寄桑竟出言如此,这对高傲的公孙姬而言,无疑是一种侮辱。只听一声娇吒,公孙姬的长剑已刺到何寄桑面前。
何寄桑猝不及防身体紧急之中全力向右滑开半尺堪堪躲过这一剑,心下不由大惊:这姑娘好快的剑法!长剑刚要出鞘,公孙姬的剑已搭在了何寄桑的剑柄上。
若何寄桑换一柄寻常长剑,但这一式,便已败了,要么弃剑,要么断腕,可湛卢剑乃春秋古剑,并无剑锷。何寄桑迅速抽手,不仅避过了这一剑,湛卢也已出鞘。
湛卢出鞘,所有人都只觉寒茎一闪,何寄桑以快打快。三清剑法施展出来,二人眼前顿时爆出一片火花,二人一个剑法优雅清绝,一个剑法飘逸出尘,如舞蹈一般在假山草木间翩跹起舞。
先前李隆基闻何寄桑之言,怕公孙姬伤到何寄桑,本欲出言停止比剑。可当二人普一交手,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即使是不懂剑术的人,也绝不愿错过这样一场比试。
在公孙姬那纵横的剑气中何寄桑喉中突然发出一声长唳,身体跃起,右手高举湛卢,刹那间月光大盛。剑仿佛化做了月光当空照下,众人眼前便只余这一束光华。除了这月光,一切光亮都暗淡了下去。
月华收,二人的剑均已入鞘,何寄桑向公孙姬一抱拳:“姑娘剑法高明,在下心服口服。”
公孙姬脸色发白,盯着何寄桑看了一会,点了点头;“那一剑是什么名堂?我几乎倾尽全力才破了那一剑,你若内力再深一些,败得就是我了。”
“堕月散华,此式被破,我心服口服。”
公孙姬向何寄桑淡淡一笑,转身对李隆基说道;“圣上!臣先告退。”李隆基此时方回过神来,点了点头,长叹一声;“果真英雄出少年啊!”
公孙姬走到何寄桑面前道:“我叫公孙姬。”说完便转身离去。
李隆基剑公孙姬走了出去,点了点头道:“李太白,你所举荐之人果真奇人也!好!”又转头看向何寄桑“你叫什么名字?”
“何寄桑!”
“果真是一位少年英雄啊!你的剑可曾有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