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董侯刘协(2/2)
刘霜见到刘协很是亲热不过她谨守着宫廷的礼仪看起来董太后、刘宏等人反而最是不遵守宫廷礼仪的了他们真的就当作是一场家庭内的聚会般。
刘宏看看刘协对苏佩道:“国婿看协儿如何?”
苏佩笑道:“董侯皇室贵胄口含天宪自然很好。”
刘宏叹了口气道:“可惜不是长子。”
苏佩没有敢接茬董太后道:“长幼虽有序然我天家应择贤而立后。何况何后天性善妒其子也木讷不可雕琢如何能承接大宝?”
苏佩见刘霜听董太后如此说眼中透射出炽热的神情。苏佩知道她愤恨何后但想不到如此根深蒂固。眼见刘宏和董太后谈到了机密的事情于是苏佩便欲远离是非之地。苏佩起身拜倒:“苏佩还有要务在身若太后与圣上无其它事情苏佩便请告辞。”
刘宏略显苍白的脸上竟然透射出几分病态的红润:“母后你看咱天家这个国婿逢到紧要处便不为寡人分忧。本次西征皇儿本欲让国婿亲自出马不想他竟然推辞最后只好让皇甫嵩弹压各方。这次稍微议及立太子他便匆忙要告辞可惜母后对其眷顾优待了!”
苏佩想不到刘宏竟然这么爆出来俯身未敢立刻申辩。此时刘霜在苏佩身边跪下来:“父皇息怒国婿本便要准备西征事宜况天家之事其身处其中并不妥当故告辞避嫌还请父皇恩准。”
董太后还没有说话刘宏稍微嘶哑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国婿繁忙吗?繁忙着去白马寺去参加袁家的家宴?霜儿少点回护他让他自己说!”
苏佩听刘宏如此说话心下稍定。一方面刘宏并没有说出苏佩府中事情说得都是府外大庭广众之下生的事情;另一方面只要让他说话就好怕的是刘宏根本不让他自己辩解。
苏佩此时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然后抬起头来道:“太后、圣上在上请听苏佩一一道来。”他借此机会看看盛怒中的刘宏只见他狠狠地盯着自己。苏佩知道此时如果避开他的眼光反倒好像自己有亏心事一般。因此直接大胆地对上其眼光道:“圣上并非不知苏佩抛弃头绪纷杂的龙舒诸事迁居到洛阳的原由吧?”
刘宏道:“此事寡人已经揭过了国婿还有何话要说?”
苏佩道:“苏佩感激太后和圣上对苏佩的青睐并以女妻苏某。不过无论如何苏佩的恩眷也比不得太后和圣上身边近侍。有一人偶言苏佩叛逆圣上、太后不信。此人常言苏佩叛逆又或数人均言苏佩叛逆圣上、太后安能无动于衷保不定就信了。苏佩思量再三不如携公主离开封地在圣上眼前为妥。不想圣上竟然又要苏佩出征关西。此事责任重大苏佩收留闲散名士之疑尚未详言于圣上苏佩安敢再接如此重任?说实话因连年征战的缘故再加之瘟疫感染此次西征军队差不多为举国三分其一。倘圣上震怒其罪不容诛。此乃苏佩避嫌之想若圣上非要臣承担西征之事除非圣上对臣有专宠专信否则臣绝不敢担当此重任。”
董太后听明白了其中的曲折原由唤起刘霜道:“此事哀家也有所闻是哀家保我家霜儿及国婿不会有大逆不道之举的。不过国婿所言也有理国婿以医官监军也算允当。不过今日议此事虽是即兴之议此关乎国运国婿应当有所谏议才是不可如此妇人态。”
苏佩叩道:“皇储之事非是小事不可即兴而议此其一也;皇上春秋鼎盛不可在此时骤议序代之事此其二也;苏佩人微言轻此事须寻老成谋国之士计议而非苏佩此其三也。以此三者故苏佩不敢得闻。”
董太后被苏佩这么一顶长着脸拉着满脸好奇的刘协站在一旁听刘宏如何处置。
刘宏叹了口气问道:“许褚何人?”
苏佩身体一震道:“乃强力退黄巾之猛士如今屈居苏佩府中任侍卫而已。”
刘宏道:“我听说公卿子弟中袁绍举行宴会三公、大将军俱在歌舞升平罢临别三公和大将军均有歌姬见赠此事国婿可知?”
苏佩道:“圣上英明苏佩虽参加盛会然话不投机。并不知晓袁绍赠三公与大将军歌姬之事。”
刘宏颔道:“听说国婿在宴会上备受责难你没有得到赠送歌姬也属情理中。”
见苏佩俯不言刘宏道:“如今豪族林立公卿世族富比王侯。国婿不同流合污寡人甚喜。况国婿与公主有婚约在身虽然寡人允许国婿纳妾藏娇但若再接受豪族歌姬多少会让寡人不快。国婿手下强将林立且处处以皇族荣辱为念为国之柱梁此乃今日之谋能让国婿得闻之由国婿得不勉哉?”
苏佩叩道:“蒙圣上见爱苏佩感激涕零何能不粉身碎骨为汉室?”
刘宏道:“国婿之言也有道理立储之事寡人与母后虽有立协儿之意然此事终究要与三公庭议方可今日作罢。国婿请起西部还得国婿多为照应才是。朕便不再另行召见今日密赐尔专断之权遇事可便宜处置。”说着他从怀中取出印信交付与苏佩。
苏佩忙谢过。他接着跪奏道:“苏佩拟带公主同赴前线不知圣上和太后有何意见?”
刘霜听苏佩要带她一时喜上眉梢。董太后在一旁看到于是道:“此时皇上定夺即可。”
刘宏皱眉想想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国婿想好了吗?”
苏佩道:“臣以身家性命担保公主无事!”
刘宏道:“公主生于帝王之家逢此乱局出去随军观敌亦无不可。不过以公主千金之躯国婿需慎重照应才是。否则我君臣之义翁婿之情均难保。不过既然国婿府上有让满座皆惊的许褚想必能照料安全。”
苏佩应道:“是苏佩必会照顾公主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