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有朋自远方来(2/2)
大约对了。“怎么样个人?想起来地都跟我说说。”作为一个县丞和谢宝这种带着背景来补缺混资历的官员不同仕途之路天壤之别。谢宝是个实心眼以他的身份该是不屑于跟当地地芝麻官有交往。如今能记得一丝半点说明咱谢兄弟是个实干家。谢宝眼里
生该是个好官。没读书人地架子也没官员地矫情。修路的事与方户生有过一面之交。
作为父母官方户生为了修路上下都跑遍了。求爷爷告奶奶一点散碎银两就把方户生打回去。谁都没在意只当是扶贫。没想到半年多地时间方户生就动当地百姓开了工。等谢宝离开剑南的时候听说路已经基本修到尾声了。
“这么说这方户生是个能吏?”我最不喜欢能吏不好对付。尤其经谢宝这么一概况打心里对这方户生有了新认识。按经历来说孤身前往剑南游学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难以镇压。结合南晋昌的线报一整合一个既不怕死又不怕苦沉稳、精明……
一般来说这号人应该是我的交游对象才是。不该弄得这么血淋淋。不能小看别人以为自己是什么什么啦不把对手放在眼里。那就离死不远了。
和二女订了几个小计划。收买?可能性不大。仗势欺人?就怕对方不认我这号。而且这种人你不能让他心里有了计较。一旦他把你当了敌人敢有一天翻过身能整死你。就像刘仁轨收拾李义府一样。要我说李义府当年就因为手软了让刘仁轨这臭鱼翻了身。如今被人压着、骑着在朝堂上都失了威信。
用二女的话说这事儿不能交了下面人办。摸清底细上下都盘算好争取一次将其拿下再不给翻身的机会。说白了就是朝死里弄。
商洛那边没音讯。没个亲戚朋友的只能在他管辖的地界上做文章。通商这是朝廷鼓励的。但那地方靠吐蕃比较近难免出现些朝廷法度之外的交易。先不论这罪名有多大只要拿住了。作为朝廷官员一个里通外国的罪名就能收拾得他吐血。靠了桌子上正盘算下人通报:李义府大人求见。
老李气色不错心胸蛮宽阔个人。和刘仁轨明争暗斗这些年都处在下风。可面面上总是那么温和。仍旧是我拿去的卷宗如今却变得更厚实。看来老李这几天费不少心思。一杳杳放到我面前死活得让我过目。
“李老兄办事我这种不牢靠的就别掺和了。这么些字小弟认都认不全……”装模作样地谦虚着随手拿了一本翻开了。好字!李老兄不但把内容重新做了排列而且在每个条例下又加上了自己的注释。那个详细那个周全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往下翻。能人!说句心里话朝堂上就得要李义府这种角色。说什么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哪朝哪代不是那个样子?缺就缺既能溜须拍马又精明强干的官员。
李义府笑着将文案又推了回来。“王大人这就算过目了?在下还等着指教呢。多少给我李某人个说法。别让咱银监上的东西拿出去被人笑话。”
谁敢?手往文案上一拍“敢笑话让他弄出个更好的来。”
李义府笑着捋捋胡须“这可得子豪说了算。李某不过是按着自己的意思加了些看法罢了。总有曲解、误解之处何来周全之说。”
看着李义府笑了起来。“前后都与小弟无关。该曲解、该误解终究还得李老兄背着。往后递上去了朝堂上有人问、有人评论这可得李老兄你独自出面讲解。”咱这是个便宜话看似什么责任都不想担、什么活儿都不想干可咱知道老李心里面正乐着呢。这前后无非就是我把整个功劳都让给他你落了这好又落了这名至于什么责任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李义府挺高兴假情假意推让了几个来回。实在是觉得这情领得有点太大正色道:“子豪不该如此。李某我为官多年官场上的礼数多少有个把握。从没有子豪这般得情不得理的推诿。”
看来让老李有点不得劲儿了。这官场上送人好处的事儿不多。可多大的好处落多大的人情该拿回多大的本钱都是有个规矩的。在李义府眼里一旦过了三省审批这可是了不得的大功劳。我没有理由把这让他独占除非是我还有什么更大的图谋。
摆摆手正安慰李老兄宽心下面又来禀报;说庄上来了位吐蕃臭大爷声称与王家侯爷是故交正卡了府门上售卖土特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