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战局(1/2)
五天后,金陵。
海船缓缓靠岸放下运货的梯子,张乘风下船后踩在结实的地面上,感受到江南之地的温暖如春精神为之一振。莫如良一帮人却是第一次来到江南,环顾左右秦淮河上一片歌舞生平,密密麻麻的大小画舫,都忍不住大声赞叹江南之地,可真比帝都还要繁华天气又如此温暖,令人惊奇。演戏演全套,张乘风还是随着骡马车队住进神医会馆,神医之后的身份也是个不错的掩护,在医馆中休息了一晚。
白长喜也带回来了最新的消息,蒙国大军十日前终于发动了。
数十万蒙军于三日前,攻占了北军八大重镇中的太平,太楚两镇,两镇北军五万守军大多战死,少数被俘。蒙军攻占两镇后却又按兵不动,反而加强城墙防御意图坚守,令人费解,朝中兵部侍郎张凌云,禁军统帅贾章坚决主战。北军统帅谢铮,德太妃,还有一众文官坚决主和。
连番争执过后,昭宁皇帝还是下旨议和,去蒙国议和的使者应该已经出发了。
如此重大的消息让大昭天下震动,大昭帝国在经过一百五十年的和平之后,战乱又起。
张乘风也命人找来了山川地理图,躲在房中细致分析蒙军意图。
身边莫如良按捺不住,小声骂道:“五万重兵固守坚城,才只守了七日夜,如此窝囊,这还是我大昭无敌天下的铁军?”
白长喜也在跟着叹气:“唉,大昭朝有一百五十年没动过刀兵了,再强的铁军也早就懈怠了,金陵城中人人都在议论蒙军势大,就怕不会接受朝廷议和,金陵离北境虽然远隔万里,城中可也是人心惶惶的。”
张乘风分析过蒙军动向,却突然轻声说话:“蒙军会接受议和的。”
莫白两人听到对看一眼,又觉莫名其妙,显然是弄不懂他为什么如此肯定。
张乘风看着大昭山川地理图,态度仍是十分肯定:“冬天用兵是兵家大忌,粮草补给都十分不便,蒙军出兵攻占北军八镇中最突前的太平,太楚两镇,此举目的是为了在大昭境界建立两个桥头阵地,呃,就是据点……有了这两个据点坚城作为依托,后续兵员源源不断,最不济也可以顶住北军反击。”
白长喜听的一头雾水,莫如良却有点明白了,又一面愤然:“如此坚城,丢的容易,再想拿回来可就难了。”
张乘风分析战局,就好象一个睿智的统帅:“蒙国国力有限,实力绝对吃不下四十万北军,李秋道此人用兵如神,没有必胜的把握绝不会冒险跟北军决战,所以必定会接受和谈……蒙军占据两镇之后按兵不动,是在等待后续支援。”
话一说完,又引起莫如良的怀疑:“蒙国弹丸小国,此战恐怕也是全军出动尽了全力,哪来的支援?”
张乘风眼睛眯起来,拳头重重的锤在山河地理图上,大昭北方大片空白,却又十分辽阔的极寒之地。
莫如良思索过后如梦方醒,失声惊叫:“七国联军,我的老天爷,蒙军在等北方七国联军的支援!”
张乘风心里也痛苦的呻吟一声,他最担心的局势终于发生了,北方七国蛰伏了一百五十年后,终于在李秋道这不世帅才的号召下,组成联军。可以想象一旦度过天寒地冻的冬天,到了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也就该到了七国联军发动总攻的时候,脑中想象着百万之众,甚至数百万的蛮族骑兵跨过长城,所过之处血流成河。
好消息是,北疆极寒之地冬季十分漫长,地面到了明年夏季才会解冻,大昭百姓起码还有半年好日子过。若他是李秋道也根本就不会着急,在这半年时间里一面精心布置,一面跟大昭谈谈打打,牵着大昭朝廷的鼻子走,半年时间足够他把北军八镇坚城逐一攻下来,作为七国联军进犯大昭的坚实基地。
大昭帝国幅员辽阔,徐徐图之,方是上策。
坏消息是,李秋道计划的恐怕比他更为详尽,野心也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