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战阵(1/2)
帝都的生活节奏稍有些忙乱,却让张乘风这样的人找回了前世都市生活的感觉。
闹过刺客之后侍郎府八百侍卫死伤殆尽,当务之急是重组亲兵卫队。
张乘风是爱用精兵的人,刚一上任就大刀阔斧裁减了府中禁军铁甲剑士,转而从张氏出身的梁郡,嫂子黄英出身的辽南郡,招募了一批忠诚方面毫无问题的高手武者,每月给这些人开出优厚的俸禄。
一百余名高手武者,配以两百名铁甲精骑,两百箭手组成了侍郎府新的亲兵卫队。人数虽然比之前少了近一半,实力却是比之前强劲了几倍,还每天在张乘风的带领下演练协同,合击刺杀之术。演练了一阵卓有成效,张乘风自问除非是塞外四大高手中剩下的三个一起来了,这卫队总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百名武者多大来自梁郡的武陵剑派,辽南的灵蛇剑派。
张乘风的想法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从这两大剑派调集高手驰援,仿效先祖张烈建立一支精锐武者高手亲兵团,张凌云对此也是举双手赞成,给他拨了大笔的经费收买两大剑派,吸收两大剑派的武者高手充实到亲兵队伍里。
保卫工作也算是张乘风的本职,也终于可以让他一展所长,把斩首分队里的那一套活用到了这异世界。两百箭手相当于狙击手,两百铁甲精骑相当于移动防弹掩体,百名精心挑选的武者就是他最倚重的突击队。
这些武者大多身手矫捷,进可攻,退可守,也就相当于这时代的特种部队。
演练一月时间,侍郎府上下早就对他新奇的战术大开眼界,人人称赞。
张乘风还命人在梁郡兵器厂里打造了一批双刃大斧,将极火烈剑道里的砍劈招数改良之后,传授给这些武者。民间虽然有人用这种双刃大斧作为武器,军旅之中却是很罕见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这种双刃大斧重达四十斤,普通士兵很难使用,挥不了几下就把自己累虚脱了,然而落在这些自幼习武的武者手里却是能挥洒自如。这也是张乘风为了弥补突击队火力方面的不足,而想出来的奇招,这些双刃大斧就相当于班用机枪了,绝对是这冷兵器时代里的重火力武器。
平时携带在战马上或者马车上,战时用做武者亲兵队的主战武器,也是步骑两用。
这天午后,在侍郎府豪宅后院的大片空地上,亲兵卫队再次演练。
在张侍郎,夫人小姐,还有婉儿姑娘的瞩目下,五百亲兵士气更是高涨起来,在旗号指挥下展开进攻。先是两翼箭手蜂拥而出,各自占据位置组成张骑尉所谓的“交叉火力”,旗号再挥,两百铁甲精骑在箭手掩护下空群而出,组成铁甲战阵冲击数百步外的假想敌,百名武者轻骑也混杂在铁甲战阵里,借着铁甲精骑的掩护迅速靠近假象敌阵。
眼看精骑战阵冲进了敌营,混在精骑铁甲战阵里的上百武者,突然之间从铁甲战阵里蜂拥而出杀向正前方,人手一柄明晃晃的大斧,大斧上下翻飞轻易砍翻了面前大排草人,后面铁甲精骑也加速跟上,又很快护卫在这些轻装武者左右组成铁甲屏障。那种极其恐怖的杀伤力让张凌云这兵部主官,也看到凭空连打几个哆嗦。
转眼之间旗号再变,百名武者齐齐掉转马头,和两翼箭手,中间铁甲战阵互相掩护,交替撤退,先是轻装武者重新藏进铁甲战阵,整个战阵才缓缓后退,两翼箭手疯狂射箭掩护战阵,到战阵退到一定距离,马上骑士又纷纷从马上取下劲弩,回头掩护箭手撤退,如此交替撤退丝毫不乱。
到整个演练结束,张乘风才满意的打出休息旗号。
四周围看热闹的府中下人纷纷狂叫拍手,都被这支亲兵卫队精妙绝伦的战术刺激的热血澎湃,恨只恨自己不是其中一员。连静儿也看到眉开眼笑,拼命拍着小手叫好,人人脸上都带着痴迷笑意。
张凌云也大声叫了一阵好,赞叹不已:“好阵法,谁能想到如此普通的铁甲战阵里,居然会藏着这么恐怖的杀机,好一个奇兵制胜!”
黄英也在大声称赞:“这撤退之法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若是敌人不知内情盲目追击,恐怕也要吃上大亏!”
张乘风被兄嫂齐声夸奖,心里一阵得意也有些热血上涌,他身上最不缺的就是军事素养了,随随便便把特种部队的那一套照搬过来,就创出了如此厉害的阵法,试想如果那晚驿站之战的场景再现。区区两百余名白寒武士在这奇兵战阵面前,恐怕用不着一时片刻,就要被藏身阵中的双刃大斧武者砍杀的片甲不留了。
这就好比只有轻火力装备的游击队一头冲进了重机枪阵地,任你玄功再高能上天入地也绝对难逃一死。
兴致高涨的张凌云,仍在放声大笑:“乘风,我看你这阵法就叫奇兵斧阵,如何。”
张乘风也就笑着答应了:“谢大哥赐名。”
张凌云又观摩了半天,还想试着提起一柄双刃战斧,一试之下差点栽了一个跟头,才知道这大斧如此沉重,非武者高手实在难以使用。
张侍郎这时又一脸懊恼:“可惜这大斧太过沉重,你这奇兵斧阵无法用在大昭军中,否则我大昭铁军……可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