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出兵 酸枣(2/2)
朱越,谭林,**大声应诺,上前接过令旗,侍立一旁,颜良继续说道:“文丑,赵云,高览,朱灵,夏侯兰。”
文丑,赵云,高览,朱灵,夏侯兰起身答道:“末将在。”
颜良开口说道:“令汝等领步卒六千,骑两千,弓箭手两千,随某家前往酸枣会盟。”
文丑,赵云,高览,朱灵,夏侯兰大声应诺。
颜良见部署妥当,当下更是对朱越,谭林,**言道:“吾等讨贼,常山就有劳三位了,烦请诸位费心了,万可使吾等如浮萍,飘荡在外,某家在这拜托诸位了。”
朱越,谭林,**虽说不想讨董,但对颜良的看重还是很感激的,当下更是对天盟誓,但有三人在常山,必保常山不失。颜良也知道火候到了,在说下去就显得做作了,当下便道:“既如此,还请诸位下去安排部署,明日三更造饭,四更启程。”诸人齐声应诺,转身下去安排去了。
还在中军的颜良,兴奋的直搓手心,心中大喊,壮阔的三国,某颜良来了,势必要与三国英豪一争长短,想着曹操,刘备,孙坚,袁绍,袁术等一批三国俊杰豪雄,颜良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颜良自己对自己道一定要再这史书上重重的留下一笔,不负枉生一场,心中执念一放,顿感自己心中轻松了许多,颜良多年的瓶颈松动一丝,颜良自信,假以时日,突破这丝瓶颈,颜良必定成为吕布那样的存在,颜良心中竟然隐隐期待,突破后的自己与吕布的单独一战。
四更的常山国,四处静谧,远远的似有打更之声传来,万物休眠,人们都在熟睡当中,常山国西城,整装待发的大军静静的矗立在那,毫无声息,静谧异常,只有不时发出的马嘶声,能告诉大家,这里有一支军队矗立在那。这时只听一声豪迈的声音说道:“出发。”矗立的人群慢慢的启动起来,只闻‘恍恍恍’铠甲互碰的声响和不时的马嘶声,其他的完全没有声响。
西门‘嘎吱’一声开启,随着守卒推开城门,已经启动的大军慢慢的通过城门,鱼贯而出,整齐的步伐,显得这支部队分外精锐,颜良,文丑领着大军一路穿州过府,直下赵国,魏郡,入兖州东郡,下陈留直至酸枣,一路上也有不少义兵加入,颜良本着人多势重,且之后粮草有人负责这一情况,对于加入的义兵全都照单全收,另外一路之上所有山寨,全都剿灭,一是练兵,加速义兵与正规军的磨合,二是清剿粮草,财帛,维持开销,所获财帛除赏赐外全部用来购买粮草,直到酸枣颜良已经算的上是兵精粮足了。兼且在赵国颜良还收服了占山为王的吕旷吕翔兄弟二人,此二人也算是在青史留名的人物,令颜良惊喜的是遇上了自河间国组织义兵的张郃,张隽乂,张郃听闻颜良也是南下讨董,更是一郡太守,遂举兵相附,这下河北四庭柱算是让颜良给筹齐了,颜良更是感慨,历史上袁绍的本部将领,他到是得到了一小半了,被袁绍依仗为左膀右臂的河北四庭柱全给颜良包圆了,以后也不知道袁老板要靠什么拿得出手的武将来撑场面了。
酸枣大营,曹操从去年竖旗招兵,先有有一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操皆留为帐前吏。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惇,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不数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时至今日距离发矫诏已经有四月有余,先后已来了十余路诸侯,曹操作为发起之人,与地主陈留太守张邈共同迎接诸位诸侯,安排诸位诸侯营帐驻地,划分驻地防区,忙得是不亦乐乎。
这一日,曹操迎来徐州陶谦的兵马,曹操上前与陶谦会话,还未聊上几句便听到斥候来报,渤海太守,祁乡侯袁绍领兵三万前来会盟,曹操拉住陶谦说道:“恭祖,本初领兵远来,吾等前去迎一迎。”
陶谦笑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极多,应为诸侯盟主,引领吾等共讨董卓。”
曹操笑道:“恭祖所言不差,盟主非本初莫属,走,我等前去迎一迎。”随即又转头说道:“子孝,前去告知张使君,就说渤海太守本初公来了。”长相儒雅的曹仁一点都不像武将,反倒更像文士,可就是这样一位儒雅的猛将却是曹操帐下,未尝败绩的猛将。曹仁应诺策马飞奔入账,像张邈报信去了。
曹操和陶谦引领数十骑像东北方向疾驰而去,出迎不到十里便见远处,旌旗遍野,只是中军打的旗号是颜,曹操和陶谦有点纳闷了,此是何人?难道是公孙瓒帐下先锋?观此军伍绝非义兵可比,煞气凌人,气势可比边军,难道是北平太守公孙瓒到了?为何曹操会疑此为边军呢,因为诸位诸侯当中郡兵居多,虽夹杂不少新兵,但从气势上看,与此军伍相差太多,面前的军伍绝非寻常郡兵可比,是以曹操以为是边军到了,而当今天下三大边军,凉州军是讨伐对象,并州军在吕布的率领下亦是被讨伐对象,现下能举边军而南下者,除公孙瓒外再无他人。
是以曹操和陶谦急忙迎了上去,在离大军一箭之地,曹操朗声喝问道:“可是北平太守公孙瓒将军到了?”
曹操问完,只见行进中的队伍猛的一停,就那么的矗立在那里,再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除了偶尔传来的马嘶声,完全感觉不到声音,曹操感叹了声道:“好雄壮的军伍。”刚刚感叹完,便听见‘踏踏踏踏’传来一阵马蹄声。
只见为首一将,头带紫金冠,体挂百花袍,身披连环铠,绣袍金甲,腰系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执掩月刀,身后随侍五六将,皆雄壮之士,曹操又是一番感叹,来人策马奔驰,离曹操四十步外立定,高声喝道:“某乃常山太守颜良颜公骥,来者何人?”
曹操和陶谦听罢一惊,什么时候郡国兵有如此煞气了,骤闻颜良自称为常山太守,可二人所知常山太守可不姓颜啊,曹操狐疑的一行礼,然后说道:“某家沛国曹操,曹孟德,此乃徐州刺史陶谦,陶恭祖,见过颜将军。”曹操和陶谦在马上行了个礼。
颜良听闻曹操和陶谦,神色古怪的看了一眼两人,历史上的俩冤家,怎地此刻居然如此亲密?颜良也是回了一礼。
曹操看着颜良古怪的眼神,越是觉得颜良有点古怪,便问道“常山太守非是陈懿陈公伯么?何时便成颜将军了?”
颜良愤愤的气道:“陈公伯枉为汉臣,食汉之禄,值此共讨国贼之时,却不思社稷,出兵讨贼,反倒想袭取冀州,断诸军粮草后路,吾等汉臣,窃耻之,遂杀之以谢天下。今颜某不才,领本部及义兵两万前来助战,还请代为引荐。”
曹操和陶谦听闻高声相和,言颜将军杀的好,此等逆贼人人得而诛之,颜将军值此国难,不屈于陈贼淫威,出兵相助,真当义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