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告别(1/2)
绢儿回屋,二姐已是醒来,气色好了些,旁边柔儿将堂上之事正跟二姐一一道来。
二姐闭眼听着,不说任何的话语。柔儿见二姐一副难受的模样,知她胸口痛楚未好,自是不再多说了。取了团扇在二姐旁边扇风,也好让二姐稍凉爽一些。
绢儿旁听着柔儿将事情又叙述了一遍,却越听越感觉犹如在梦中,脑海中全是茫然。
二姐中毒之事便算是水落石出了吗?银珠一直叫着冤枉,说不得是真冤枉?
而且对于大姐与中毒之事牵连是否更多还未查清,丁妈妈便不再继续查下去,难道真是因为往日的情意,不想细查了。
绢儿满脑子问号,失魂落魄地出了内屋,见外屋有一位婆子正在收拾着银珠的物事,忍不住回想起与银珠曾经的相处,心中有些道不明的痛楚,便偷问了婆子,银珠会被如何处置。
那婆子爽快说道:“如今她关在柴房里,只等牙婆带去转卖了,横竖她还要五六年才满契约。”
“不送官府?不动私刑吗?或取她性命吗?”绢儿问得极小声,看来受小说中封建制度吃人血的观念自是很深了。
那婆子很不解绢儿的话,道:“你这丫头休得乱说!下人做了错事自要用家法罚他,但这只是罚而非刑,他若是犯了滔天的大罪自是用不了家法,直接让官府抓去便是。大家皆是父母亲养的人,怎能私自动刑取人命,这般伤天害理的事,只是想都让人心寒。前几日,官家还专下了敕书,好像说主人就是殴打本身有罪的下人致死,也是要判死罪的,除非遇大赦令,才保住性命。”
绢儿一听,细回味了一番,好像懂了其中一二。宋时的主人竟不像有些残酷的朝代完全视下人的性命为畜生轻易取之,至少还保有一份人性与人道。
婆子见绢儿一脸天真,就当她不懂人事,便细细告诉她道:“如今二姐未有性命之忧,府上自是不必报官抓拿犯人,弄得庄中上下鸡犬不宁,家宅不安,倒是坏了事。既然已确定银珠做错事,而大姐也有所牵连之事,主人也不必再罚她们了,自是将她们各自打发了,也算是她们自作自受,同时也敲打了一番庄中他人,提醒她们识大体,毋犯错。”
绢儿一听了然。丁妈妈对银珠她们地惩罚倒像是杀人未遂比照既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为罪不致死地人留下一条活路。
绢儿知道银珠性命无忧。舒了一口气。却越发想弄清事情真相。银珠与大姐真是凶手吗?这件事若弄不清楚。自家寝食难安。想到这里绢儿便自告奋勇要帮婆子将这包衣物带给关在柴房中地银珠。
世上无不透风地墙。虽丁妈妈严禁庄中议论早上发生地事。却也拦不住有些女使们私下议论或猜测。光是去柴房地路上。绢儿便见了二三次几几人围在一起窃窃私语。听不见大部分地话语。但也有顺风飘来关于某人中邪或有难之类地只言片语。
绢儿到了柴房前。正听见柴房门口二位守着地婆子在聊天。
一位婆子惋惜道:“大姐也是命苦。一出生亲娘便出去世。未满九岁她家地爹也走了。转手便被自家继母卖到丁家当女使。如今她回了家。还在服侍她家地继母和弟妹。即使大姐有上好地针绣手艺。生活也是十分艰难。比不上在丁庄衣食无缺。”
另一位婆子也咂口摇头道:“说得也是。我家娘子向来惩罚分明。对下人极有情意。既然娘子说过准备早放大姐自由。那绝对是言出必行。到时若是大姐愿意离开也可。不愿意离开她还可在丁家庇护之下。接些针绣私活赚些钱两。比起如今被赶出丁庄地生活自是天壤之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