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润娘归宁(2/2)
听着金秀如数家珍,如倒豆子一般把一个个形容夫妻间和睦相处的四字成语说道出来,萧逸不禁愣住了。这个年龄不大,心气不小的山野姑娘是如何懂得这么多学识的?难道这年代的女子都如此高深莫测,非同凡响?思索至此,萧逸不禁把目光放到了处在金秀身后的郑润娘身上。就其外表看来,郑润娘比之金秀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一身妇人装束,更是给其增添了一股成熟婉约的气质。虽然相处不过一日之久,但是听其言观其行,萧逸还是知道郑润娘是一个典型的外柔内刚的女子,心性必然也不比金秀低。如此,萧逸不禁疑惑,难道这也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姑娘?
喜读史书的萧逸自然知道,唐朝还不曾走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此时的女子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就拿婚嫁来说,此时的男女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恋爱,如果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私定了终身,那么不管男方的家长还是女方的家长都是不能拆散他们的,因为唐律中有明文规定。不过如果女方不中意男方,而男方想霸王硬上弓,使生米煮成熟饭,造成既成事实来成就美事,则会受到严厉的刑罚。另一方面,如果女方发现男方有十分越轨,不利于家庭和谐的行为而女方不欲与其继续生活下去,那么她可以提出离婚。而且离异或者寡居的女子再嫁在当时也很自由,没什么忌讳或者非议什么的。这从李唐皇室多位公主一再改嫁就能看出来。
至于女子识文断字在唐朝更不是什么奇异的事情,武则天当政时曾设有女官,其中最为后人所知的女官便是一代才女上官婉儿。而另一位虽然名声不甚好的才女则是鱼玄机。所以纵然郑润娘以及金秀之流熟读诗书,萧逸也是能够认同的,之所以会惊讶是因为濂溪村是个小村子,郑润娘娘家所在的郑村也如此一般,萧逸奇怪的是她们的学识从何而来。
“好了,别再打趣金秀了,要知道人家在你受伤昏迷这一段时间里可是好生把你照料了的,否则你还不知道睡何年马月呢。”看到金秀有些薄怒的郑润娘赶紧出来圆场。
“还是润娘会说话,不像某人,哼!”说道这,金秀还不忘白了一眼一旁的俊秀少年,接着说道:“没大没小也就罢了,竟然还没心没肺。”此时听闻过郑润娘说的话后的姑娘早已雨过天晴。“不过润娘你这个新娘子真是天赐福泽的人,没想到刚成亲这小子就醒过来了。现在村里的人都认为你是个很旺夫的媳妇哟,她们还说娶了你这么一个媳妇,小逸子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的。”
“哪有你说得这么好呀。”
“好了,我也就是代我娘过来看看,既然他没什么事了,那我就先回去了。”金秀说完看也不看萧逸一眼就抬腿往外面走去。
“不留下来吃了午饭再走吗?”郑润娘看着金秀就要离去,马上招呼道。
“不了,看到某人就有气,在这里气也叫人气饱了。”看来金秀说然表情已是红红的艳阳天,但是其中还是隐藏着晴天霹雳的。
看着金秀远去的背影,房子里的两个人不禁相视而笑。
“你呀你!”
“我怎么了?不就是说了几句……”萧逸说着说着似乎连自己也觉得不是很妥当,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悄不可闻。
“一个黄花大闺女要是被认作了干娘,还不人耻笑了去?”
午饭吃完后,当郑润娘正在洗涮碗筷的时候,老妇人对一旁翻着一本已有些时候的线装书的萧逸说道:“萧逸,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是你们成亲后的第三天了,你准备准备和润娘一起回去。”
“润娘要归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