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纵论(2/2)
“如此说来,你又拿什么来证明你方才所说非虚呢?”郑大山反向诘问道,看来在他那张不显山不露水的平凡面相下,隐藏着一颗七窍玲珑的心,说辞既犀利,反应也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萧逸看着郑大山的面容缓缓地把晚唐才子杜牧的《过华清宫》念了出来。那语气幽幽的,蕴含着无限的韵味。
“这……”郑大山一时无言以对。显然在这个时候,唐玄宗为了博红颜一笑,不辞辛苦,不远万里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的事情已流传开来,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之中。
“好了好了,不要再争论了。要我说来呀,我们这里山高皇帝远的,当今皇上管不到我们这里,我们自家人也犯不着为了他的一些女人事情而争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的。再者说,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小逸他也如此。莫说他是准备去游学一番了,就是去入山行猎,下海摸鱼。或者颠沛流离,剃度化缘,抑或行乞要饭,偷鸡摸狗,只要亲家祖母不怪,小妹也支持。那也得由着他。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插话进来的是大嗓门郑大海,他说道最后看了看其他几个人问道。
“呵呵呵,二弟,你这说的什么话,好像小逸就那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样,要是被小妹听见了,还不得和你急呀。”郑大山倒也不恼,听闻郑大海的话调笑道。而萧逸则只是轻轻一笑,并没有接话。
“我有说错吗?我这是话糙理不糙。人家小逸都是已经成亲的大人了,有什么事情不能自己做主,还非得按照着别人设定的路来走?”郑大海说到这,偷偷地看了看坐在一端的他老爹,发现脸色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变化后又接着说:“人生匆匆不过百年,往长了说也就几十年好活,而要是往短了来说,也就打个盹那么长的时间。来这世上不快活地过着,还找罪受做什么?”
“你呀,虽说的不无道理。可我听着怎么觉得你不像在为小逸说话,而是在全为了你自己的打算呢?”郑大山看着郑大海朗声说道。
郑大海被大哥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再次偷偷地看了看一旁的老爹,有些讪笑道:“我能有什么打算呢。我可是一片冰心对明月,全为了我们的小妹夫着想呢。”说完自己都觉得不太好意思。
“爹爹,哥哥们,什么事情让你们说得这么热闹呢?”就在这时腰间系着围裙的郑润娘走了进来,和父亲兄长们打了个招呼。然后曼妙的俏眼给坐在一端的郎君送了个秋波,接着说:“现在午饭已经准备好了,娘亲吩咐说先吃了饭,有什么事情饭后再聊。”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先去吃了饭,这件事以后再议。”郑大汉做出了会议解散的决定,然后头也不回地朝后堂走去。
郑大海给萧逸递了个无奈的眼神后也就和郑大山一起跟着去了,只留下萧逸和郑润娘这对小夫妻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