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晴天霹雳(2/2)
费祎虽很是不解,仍然只得奉诏离去。
成都城中,谯周府邸。谯周与一人密谈中。不多久,那人拱了拱手:“此次叨扰谯公了,望事已办妥,却是不便久留。”
“那子初一路多加小心,我不便远送。”
等到那人远去,谯周却是喃喃道:“吾此举甚是对不起汉室,对不起昭烈帝呀。不过曹魏势大,魏吞蜀乃是必然之事,纵使孔明得了长安,也不过是徒增干戈而已。”
却说那与谯周密谋之人是谁?却是那遁入岐山的司马望。当日司马望功亏一篑,未能攻破关兴的防御,致使魏兵大败,自己逃入岐山之中,孔明却不屑也不愿以大军搜山来找这个无名之辈。而这司马望也是个人物,昔日游学于荆南,同崔州平、石广元为友。这崔石二人虽不比孔明,但孔明却也认为他们能治理一郡之地,可知其不同凡响。
这司马望也是一胆大之人,在岐山之中,寻思着无破蜀军之法,竟孤身前往成都。路上艰险自不用提,也是这司马望好运,不仅到达成都,还偶然间结交了谯周。谯周本就不是立场坚定的臣子,昔日刘备入川时,谯周力劝刘璋投降;历史不改变的话,几十年之后,邓艾兵临成都,他还会劝刘禅投降。司马望很敏锐地发现了谯周的不坚定,果断以情动之,以利诱之,以势逼之,愣是说服谯周降魏。随后,司马望以钱帛贿赂刘禅近侍杨荣,令其说服刘禅取孔明回成都。
转回孔明军中,此时长安已近在咫尺,孔明距离自己梦想实现无限接近!蜀军自然也是士气高涨,姜维等自上次大战所受的伤也早已痊愈,每日勤练武艺,只等时机到来,便要一举拿下长安。
这个时候,费祎到来。
孔明率众迎接,费祎当众告诉孔明来意:“丞相,陛下此次差祎来,却是要丞相即日返回成都,祎与众将驻守于汉中,这是陛下的诏书。”随即宣读起诏书来。
听到费祎念完,孔明本来蜡黄的脸色竟蒙上了一层死灰色,问道:“陛下这是何意?眼见我军即将获胜,长安旬日可下呀!”
费祎闭口不言。
这时,魏延等将也是反映过来,惊疑不已,眼见即将功成,却为何出这等事?
孔明自转入帐中,良久方才出来,却似苍老了十岁。只听孔明下令:“文长伯约可在?我命你二人各领五千军,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追击我军,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当自走,亦不可追。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伯恭(张翼),你带三千军先赶去修理剑阁,备我军归路。”“伯瞻(马岱)安国(关兴),你二人各领兵五千,为我军断后,可找偏僻处隐藏,等我军退尽,你二人再收兵。”“子远(吴懿),你率三千军去陈仓等地,将百姓迁入汉中,能迁多少就迁多少。”
众将一听,已知孔明欲遵旨收兵,尽皆黯然,却又别无良策,只得领命退下。
姜维出帐,喟然长叹,看来这蜀汉真是不可扶!联想到得到的记忆中刘禅所作所为,顿时起了一丝别样的心思。遥望长安城那恢弘的轮廓,姜维暗暗发誓:我会回来的,一定!下次我可就没这么容易打发了。
不几日,蜀汉大军缓缓撤退,每日退三十里便下寨。魏军之中,司马懿,曹真皆惊疑不定,却也不敢出击,唯恐中了孔明之计。
眼见蜀军已撤回岐山,将至散关,司马望才到长安,谓孔明撤军是因刘禅急招。魏军追击不及反而被姜维、魏延吓走,又被马岱关兴伏击,虽未损兵多少,却也扔下辎重无数。至此,蜀军此次北伐,结束。
PS:本章的刘禅和杨荣,对话什么的貌似很是小白,但是算是一个大坑,勿急